崖柏品鉴网

村民盖房遇梦境警告,房子风水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 2024-08-30 00:39

村民盖房遇梦境警告,房子风水有哪些注意事项?

【民间故事:村头怪梦】

"老赵啊,你这新房子盖得可真够气派的,比咱村头那老槐树还高出半截呢!"李大爷叼着旱烟袋,眯缝着眼,瞅着赵家新砌的砖瓦房,一脸羡慕。

赵四爷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嗨,这不都是为了娃们嘛,想着多挣俩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说罢,他转身望向新房,眉头却不经意地皱了起来。

自打这新房开建以来,赵四爷的老父亲,赵老爷子,连着三夜做了同一个梦。梦里头,有个声音低沉而清晰,反复念叨:"你房子压着我了,你房子压着我了……"那声音透着股子寒气,让人心里直发毛。

第一天赵老爷子醒来,以为是自己年岁大了,梦多不稀奇,也就没往心里去。可连着三晚,同样的梦,同样的话,让他心里头犯了嘀咕。

"爹,您这阵子怎么了?总瞅着新房出神,晚上还睡不好?"赵四爷见父亲神色不对,关切地问。

赵老爷子叹了口气,把梦里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赵四爷一听,心里头也是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这年头讲究科学,哪儿来的鬼神之说八成是老爷子想多了。

"爹,您别多想,兴许是累着了,明儿个我给您请个郎中瞧瞧。"赵四爷安慰道。

可这事儿,村里头传得比风还快。不到半天连隔壁村的王半仙都听说了。王半仙,人称“活神仙”,平日里专给人看风水、解疑难,虽说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赵四爷心里头还是犯起了嘀咕。

"赵四啊,你家老爷子这事儿,我听着悬乎,不如让我去看看,兴许能找着门道。"王半仙不请自来,一脸严肃。

赵四爷本想拒绝,但看着老爷子日渐憔悴的脸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王半仙围着新房转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最后停在了后院的一块空地上。他蹲下身子,扒拉了几把土,眉头紧锁。

"赵四啊,你这地界儿,以前怕是个坟头吧?"王半仙抬头,目光如炬。

赵四爷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当初买地的时候,就图个便宜,哪成想还有这档子事儿。

"那可咋整?房子都盖起来了,总不能拆了吧?"赵四爷急了。

王半仙沉吟片刻,说道:"拆是不用拆,但得做个法事,超度亡魂,让他安心离去,别再扰了你们。"

赵四爷虽半信半疑,但为了老爷子能睡个安稳觉,还是依了王半仙的安排。

夜幕降临,王半仙在新房周围布下法阵,点上香烛,口中念念有词,一番折腾后只见一阵阴风吹过,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离去。

自那以后赵老爷子再也没有做过那个梦,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村里人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但赵四爷心里却明白,这事儿,信则有,不信则无。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村里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天夜里,村里的小狗突然狂吠不止,村民们纷纷点亮油灯,出门查看。只见新房旁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身影,模模糊糊,看不清面容。

"谁在那儿?"赵四爷壮着胆子喊道。

那身影缓缓转身,月光下,一张苍白无血色的脸露了出来,正是梦中那个声音的主人!

村民们吓得四散而逃,唯有赵四爷站在原地,愣住了。

"你……你是谁?为何缠着我们不放?"赵四爷声音颤抖。

那身影缓缓开口,声音却异常平静:"我本是这村中的一介书生,因战乱而死,埋骨于此。你家新房,恰好压在我的坟上,让我无法安息。如今得你超度,我本该离去,但有一事未了,特来相告。"

赵四爷一听,心头一震,连忙问道:"何事?"

"村西头的那片荒地,埋有无数战死沙场的将士遗骸,多年无人问津,冤魂难安。你若有心,便为他们立碑修坟,让他们得以安息,也算是积德行善了。"说完那身影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夜色中。

赵四爷愣在原地,半晌没回过神来。第二天他召集了全村人,将昨晚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村民们听后无不震惊,纷纷表示愿意出力,共同为那些无名将士修建陵园。

数月后村西头多了一片庄严肃穆的墓地,每一座墓碑都刻着“无名烈士之墓”。从此,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而赵家的新房,也成了村里最安稳的地方。

至于那个梦,和那个梦中的人,仿佛成了一段传说永远留在了村民们的记忆中。话说那无名烈士陵园建成后村里人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变化。原先夜里头那嗖嗖的阴风,还有时不时传来的呜咽声,全都没了影儿。村里的老老少少,走起夜路来也踏实多了,心里头那股子怕劲儿算是彻底散了。

可赵四爷心里头啊,还是揣着个事儿。他老琢磨着,那梦里头的书生到底是啥来头?为啥偏偏选中他家新房地基?还有,他说的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回事儿?

这天赵四爷跟李大爷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晒太阳,俩老头儿边下棋边扯闲篇儿。

“四爷,您说那事儿,邪门不邪门?好好的新房子,愣是盖出了个冤魂来。”李大爷落下一子,眯缝着眼说道。

赵四爷嘬了口旱烟,吐出个大烟圈儿:“邪门归邪门,可那书生说的无名烈士,我总感觉不对劲儿。咱们村祖祖辈辈住这儿,咋就没听谁提起过这事儿呢?”

李大爷一拍大腿:“哎,您还别说我记得我爷爷以前提过一嘴,说村西头那片地,早些年确实不太平,老有怪事发生。可后来村里人集体祭拜了几次,这事儿就慢慢淡了,再后来也就没人提了。”

赵四爷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合着这事儿还真有根儿!他决定,得自个儿去探个究竟。

第二天一大早,赵四爷揣着干粮,悄没声儿地溜达到了村西头。那陵园经过几个月的修缮,已经初见规模,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赵四爷绕着陵园走了一圈,啥异常也没发现,正准备打道回府,却瞅见墓碑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动。

他走近一看,嘿,原来是块不起眼的石碑,半埋在土里,露出的部分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赵四爷心里头一动,费了老劲儿把石碑挖了出来,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泥土。

这一擦,可不得了!石碑上竟赫然刻着一段记载,讲述的正是数十年前一场惨烈的战役,以及无数将士牺牲后被草草掩埋于此的悲惨往事。赵四爷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他慌忙将石碑放回原处,掩好土,匆匆离开了陵园。一路上,赵四爷心里头翻江倒海,这石碑的出现,无疑验证了书生的话,也让那段尘封的历史重新浮出了水面。

回到家,赵四爷把这事儿跟老爷子一说老爷子也是唏嘘不已。爷俩一合计,决定把这事儿告诉全村人,让大家一起来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

当天晚上,赵四爷就召集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开起了大会。他手捧着那块石碑的拓片,一字一句地念出了上面的内容,听得村民们是唏嘘不已,眼眶泛红。

“乡亲们啊,咱们脚下这片土地,可不光是祖祖辈辈耕耘的地方,更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宁之地啊!”赵四爷动情地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村民们听后无不动容,纷纷表示要重新修缮陵园,为那些无名烈士竖立更加庄严的纪念碑,还要把这段历史告诉给后人,让他们永远铭记。

正当大会开得热火朝天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只见一个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的武将模样的身影,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风驰电掣般冲进了村子。

“让开!让开!”那武将大声呼喝着,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村民们吓得四散而逃,赵四爷也愣在了原地,心里头直犯嘀咕:这唱的是哪出啊?

那武将径直冲到赵四爷面前,猛地勒住缰绳,马儿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将赵四爷掀翻在地。

“你是何人?胆敢在此放肆!”赵四爷稳住身形,大声喝道。

武将跳下马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乃是当年战死于此的副将李豹,特来感谢赵公子及乡亲们为我等将士重建陵园,让我等得以安息。”

赵四爷一听,惊得目瞪口呆,这不就是那书生口中的书生嘛!咋一眨眼变成武将了?

“你……你是那书生?”赵四爷指着武将,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武将微微一笑,解释道:“实不相瞒,我生前乃一文弱书生,因战乱被征召入伍,不料战死沙场。死后因心有不甘,化为怨灵徘徊于此。幸得赵公子及乡亲们超度,又得知陵园之事,特来致谢。”

赵四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书生与武将竟是同一人,只是死后形态不同罢了。他连忙扶起武将,连声道谢。

武将又说道:“我此来还有一事相求,望赵公子及乡亲们能继续追查那些遗落他乡的将士遗骸,将他们一并安葬于此,让我等得以团聚。”

赵四爷一听,顿感责任重大,当即应承下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那些英烈,更是为了村里人的心安。

从那以后赵四爷带领着一群热心的村民,踏上了寻找遗骸、重建陵园的漫长道路。他们走遍了周边的山山水水,访遍了老一辈的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数百具遗骸找回,并一一安葬在了陵园之中。

而那座陵园,也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成为了村里的圣地。每当清明时节,村民们都会自发地前来祭拜,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而那些关于书生、武将和无名烈士的传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村里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至于赵四爷和他的家人,更是因此事而得到了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们知道,是赵四爷的勇气和坚持,让那段尘封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让那些无名烈士得以安息。而赵四爷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一世,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岁月悠悠,转眼间赵四爷带着村民们为无名烈士寻找遗骸、重建陵园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村头的大槐树下总会聚集着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讲述着那些英勇悲壮的故事,仿佛那些英灵们就在他们身边,静静地聆听着。

然而就在陵园建成后的第五个年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陵园中一座座庄严的墓碑。村民们大多已熄灯入睡,只有赵四爷家的灯还亮着,他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狂风暴雨,心里莫名地感到一阵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赵四爷开门一看,只见几个村民浑身湿透,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外。

“四爷,不好了!陵园出事了!”一个村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赵四爷心头一紧,连忙披上雨衣,跟着村民们直奔陵园而去。一路上,风雨更加猛烈,仿佛连老天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变故而愤怒。

当他们赶到陵园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陵园中央的几座墓碑竟然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掀翻在地,泥土四溅,墓碑上的字迹模糊不清。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翻倒的墓碑旁,竟然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裂缝中隐隐透出幽蓝的光芒,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这……这是怎么回事?”赵四爷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村民们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声音从裂缝中传来,那声音充满了悲伤和愤怒,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我等英灵,本应安息于此,为何又要遭此劫难?”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质问着每一个人。

赵四爷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走上前,对着裂缝大声喊道:“英灵莫怒,我等定当查明真相,还你们一个公道!”

话音刚落,裂缝中的光芒突然大盛,紧接着,一道人影从裂缝中缓缓走出。那人影身穿战甲,手持长枪,面容威严,正是当年那位副将李豹。

“赵公子,你终于来了。”李豹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等英灵本已安息,但近日来,有一股邪恶力量侵扰陵园,试图打破这里的平衡,让我等不得安宁。”

赵四爷闻言心中大骇,连忙问道:“那股邪恶力量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李豹沉吟片刻,说道:“那股力量源自一处古老的邪灵封印之地,因年久失修,封印松动,邪灵趁机而出,欲祸乱人间。若要平息此事,必须找到封印之地,重新加固封印,方可保一方平安。”

赵四爷听后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连忙召集全村村民商议对策。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决定由赵四爷带领一队精壮青年,前往寻找封印之地,加固封印。

次日清晨,赵四爷一行人带着干粮和水,踏上了寻找封印之地的征途。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处荒凉的山谷中找到了那处古老的邪灵封印之地。

只见山谷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繁复的符文,散发着淡淡的灵光,将一股股邪恶的气息牢牢地镇压在地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碑上的符文已经黯淡无光,封印之力也日渐式微。

赵四爷见状立刻组织大家合力加固封印。他们找来石块、泥土和树枝,按照李豹的指示,在石碑周围布置了一个复杂的阵法,将一股股纯净的灵力注入其中,以增强封印的力量。

经过一天的艰苦努力,封印终于被重新加固,那股邪恶的气息也渐渐地消散了。赵四爷和村民们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山谷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反转发生了。只见石碑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只枯槁的手从裂缝中伸出,紧接着,一个身披黑袍、面容狰狞的邪灵从石碑中缓缓走出。

“哈哈哈……你们以为加固了封印就能困住我吗?太天真了!”邪灵放声大笑,声音中充满了狂妄和阴冷。

赵四爷和村民们大惊失色,纷纷拔出武器,准备迎战邪灵。但邪灵的实力太过强大,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手持长枪,身形如电,瞬间冲到邪灵面前,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苦战,李豹终于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将邪灵重新封印回了石碑之中。

战斗结束后李豹的身影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他回头望了赵四爷和村民们一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赵公子,多谢你们让我等得以安息。如今邪灵已除,我也该离去了。”

说完李豹的身影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了风中。而石碑上的符文也再次亮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将邪灵彻底镇压在了地下。

赵四爷和村民们望着李豹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他们知道,是这些英灵们的守护和牺牲,才换来了他们今日的安宁和幸福。而他们也将铭记这段历史,将英灵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