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8 17:34
商人归家,见老父亲吃馊馒头,他跪地磕头躲过一劫
在古时候,南方有个叫临安的府城,此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临安城外有条官道,官道两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临安府往南五十里,有个名叫柳树村的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赵铁柱的汉子。
赵铁柱是个商人,他自幼丧母,由老父亲赵老汉一手拉扯长大。
赵老汉是个木匠,手艺高超,在十里八村很有名气。
赵铁柱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不仅木匠活儿做得好,还有一股子闯劲。
二十岁那年,赵铁柱告别老父亲,带着全部积蓄,踏上了经商之路。
起初,赵铁柱走南闯北,做些小本买卖,赚了些辛苦钱。
后来,他结识了一个叫李四的商人,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做起了丝绸生意。
短短几年时间,赵铁柱便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临安府有名的大富翁。
赵铁柱虽然发了财,但他始终不忘老父亲,每隔几个月便回家探望。
赵老汉见儿子有出息,心里乐开了花。
不过,他深知儿子在外打拼不易,每次儿子回家,赵老汉总是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然后催促儿子早早回城,生怕耽误了儿子的生意。
这一年秋天,赵铁柱像往常一样,带着一些贵重礼物回家探望老父亲。
他风尘仆仆地赶回柳树村,刚进村口,便见几个村民聚在一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赵铁柱心中一紧,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急忙上前询问。
村民们见是赵铁柱回来了,纷纷向他行礼问好,其中一个村民叹了口气,说道:“铁柱啊,你不在家这段日子,你爹可遭了大罪了!”
赵铁柱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追问详情。
原来,自从赵铁柱离家后,赵老汉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
起初,赵老汉只是偶尔咳嗽几声,后来竟卧床不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村民们见赵老汉可怜,纷纷伸出援手,有的送米,有的送面,但赵老汉总是婉言谢绝,说自己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
赵铁柱听完村民的讲述,心中五味杂陈,他快步来到自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院内静悄悄的。
他轻轻推开大门,走进院子,只见屋内昏暗,老父亲正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
赵铁柱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他快步走到床前,跪在地上,握住老父亲的手,喊道:“爹,孩儿回来了!”
赵老汉听到儿子的声音,勉强睁开眼睛,见到儿子归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挣扎着坐起身,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儿啊,你回来了,爹这就给你做饭去。”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阵酸楚,他按住老父亲,说道:“爹,您别动了,孩儿给您做饭。”说着,他起身来到厨房,打开锅盖,只见锅里空空如也。
他又打开橱柜,只见里面只有几个干瘪的馒头和一小罐咸菜。
赵铁柱心中一痛,他知道,老父亲一定是舍不得吃好东西,才把粮食都省了下来。
赵铁柱强忍泪水,生火做饭。
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了,他端着饭菜回到屋内,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扶老父亲坐起来吃饭。
赵老汉见儿子如此孝顺,心中十分欣慰,他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然后皱着眉头,把馒头吐了出来。
赵铁柱见状,心中一惊,他拿起馒头一看,只见馒头已经发霉,长满了绿毛。
他心中一酸,泪水再次涌出,说道:“爹,您怎么能吃这馊馒头呢?”
赵老汉苦笑一声,说道:“儿啊,爹老了,不中用了,这馒头还能吃,别浪费了。”
赵铁柱闻言,心如刀割,他放下馒头,跪在老父亲面前,说道:“爹,都是孩儿不好,让您老人家受苦了。
孩儿发誓,以后再也不离开您了,孩儿要在家侍奉您老人家。”
赵老汉闻言,心中一阵感动,他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儿啊,你有这份孝心,爹就知足了。
不过,你刚做的大生意,不能半途而废啊。
爹这把老骨头还硬朗,能照顾好自己。
你放心吧,爹等着你下次回家。”
赵铁柱闻言,心中十分纠结,他既想留在家里照顾老父亲,又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生意。
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等老父亲身体好转后,再回临安城。
然而,就在赵铁柱准备收拾碗筷时,突然,屋内刮起一阵狂风,吹得门窗砰砰作响。
赵铁柱心中一惊,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披黑袍,头戴黑帽,脸遮黑纱的怪人,不知何时站在了屋内。
怪人身材高大,浑身散发着一股阴森之气,令人不寒而栗。
赵铁柱见状,心中一紧,他握紧拳头,大声问道:“你是谁?
为何擅闯民宅?”
怪人嘿嘿一笑,说道:“我乃地府鬼差,特来捉拿赵老汉的魂魄。”
赵铁柱一听这话,心中大惊,他急忙挡在老父亲面前,说道:“你休想伤害我爹!”
怪人冷笑一声,说道:“赵老汉阳寿已尽,我奉命行事,你休要阻拦。”
赵铁柱闻言,心中怒火中烧,他大喝一声,挥拳向怪人打去。
怪人侧身一闪,轻松躲过赵铁柱的攻击。
然后,他伸手一抓,便朝赵老汉的魂魄抓去。
赵铁柱见状,心中一急,他扑倒在地,抱住老父亲的腿,大声喊道:“爹,您不能走啊!
您走了,孩儿怎么办?”
赵老汉见儿子如此孝顺,心中十分欣慰,他说道:“儿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爹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赵铁柱闻言,心如刀绞,他泪流满面,说道:“爹,孩儿不孝,不能侍奉您老人家终老。”
就在这时,怪人再次伸手,朝赵老汉的魂魄抓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铁柱突然灵机一动,他想起小时候,每当自己犯错时,总是跪在老父亲面前磕头认错。
于是,他扑倒在地,砰砰砰地磕起头来,一边磕头一边喊道:“爹,孩儿知错了,孩儿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求您别离开孩儿!”
赵老汉见状,心中一阵感动,他说道:“儿啊,你起来吧,爹不走了。”
就在这时,怪事突然发生了,只见怪人浑身一颤,然后化作一股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铁柱见状,心中一惊,他抬头一看,只见老父亲面带微笑,正看着自己。
赵铁柱心中一喜,他急忙扶起老父亲,问道:“爹,您没事了?”
赵老汉微微一笑,说道:“没事了,儿啊,多亏了你的孝心,才让我躲过了一劫。”
赵铁柱闻言,心中感慨万千,他紧紧抱住老父亲,泪水再次涌出。
他知道,自己这次回家,不仅见到了老父亲,还意外地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他更加珍惜与老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再也不离开他了。
赵铁柱跟老父亲赵老汉相拥而泣,过了好一会儿,爷俩的情绪才平复下来。
赵老汉看着儿子,叹了口气道:“儿啊,你这次回来,是不是看出爹有啥不对劲儿的地方了?”
赵铁柱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道:“爹,您的脸色不太好,我原以为是累的,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赵老汉苦笑一声道:“其实,爹早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只是没告诉你。
爹不想让你担心,更不想耽误你的生意。”
赵铁柱闻言,心中更加愧疚,他说道:“爹,都是孩儿不好,没有早点发现您的异样。
孩儿发誓,以后再也不离开您了。”
赵老汉闻言,心中一阵欣慰,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儿啊,你能有这份孝心,爹就知足了。
不过,你刚做的大生意,不能半途而废啊。
爹这把老骨头还硬朗,能照顾好自己。
你放心吧,爹等着你下次回家。”
赵铁柱闻言,心中依旧纠结,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刚才那个怪人,便问道:“爹,您知道刚才那个怪人是咋回事不?”
赵老汉闻言,叹了口气道:“儿啊,其实那怪人不是啥鬼怪,而是你娘的阴魂。”
赵铁柱一听这话,心中一惊,他说道:“我娘?
她不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吗?”
赵老汉点了点头道:“没错,你娘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她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她嘱咐我,要好好照顾你,把你抚养成人。
我答应了她,也做到了。
可是,你娘的阴魂却一直没法安息,她放心不下你啊。”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阵酸楚,他说道:“娘,孩儿让您担心了。”
赵老汉继续说道:“你这次回家,你娘的阴魂感应到了你的孝心,她知道你不想离开爹,也知道爹的身体不好。
于是,她就想出这个办法,想把你留在家里。
刚才那个怪人,就是你娘的阴魂变的。”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阵后怕,他说道:“幸亏孩儿机灵,用磕头的方式救了自己和爹一命。”
赵老汉点了点头道:“是啊,你娘的阴魂虽然想把你留在家里,但她也不想伤害你。
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你,她一直在你身边,守护着你。”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阵感动,他说道:“爹,我想给娘立个牌位,每天给她上香,让她能安息。”
赵老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点了点头道:“好啊,儿啊,你能有这个想法,你娘一定会很高兴的。”
于是,赵铁柱和赵老汉一起,在院子里给赵铁柱的母亲立了一个牌位,每天给她上香,祈求她能安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赵铁柱在家里陪了老父亲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爷俩一起做饭、一起聊天、一起散步,过得十分开心。
赵铁柱发现,老父亲的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赵铁柱心中十分高兴,他知道,这都是母亲的阴魂在保佑着他们。
于是,他决定再陪老父亲一段时间,等他的身体完全康复了,再回临安城。
然而,就在赵铁柱准备继续陪伴老父亲的时候,临安城突然派来了一个伙计,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
原来,赵铁柱和李四合伙做的丝绸生意,最近出了一些问题。
李四因为贪心,私自购买了一批劣质的丝绸,结果被人揭穿,导致生意一落千丈。
现在,临安城的客户都要求退货,而仓库里还积压着大量的丝绸,卖不出去。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惊,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回去处理,这个生意就彻底完了。
于是,他找到老父亲,跟他商量此事。
赵老汉闻言,叹了口气道:“儿啊,你去吧,爹能照顾好自己。
你娘也在天上保佑着你,你不用担心。”
赵铁柱闻言,心中十分感动,他抱住老父亲,说道:“爹,您保重身体,等我处理完事情,马上回来陪您。”
于是,赵铁柱收拾了一下行李,告别了老父亲,踏上了回临安城的路途。
回到临安城后,赵铁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他一边安抚客户,一边想办法处理积压的丝绸。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铁柱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挽回了损失,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然而,就在赵铁柱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一个消息,说老父亲病危。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惊,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骑马往家里赶。
当他赶到家里的时候,只见老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躺在床上。
赵铁柱扑到老父亲身边,握住他的手,喊道:“爹,您醒醒啊,孩儿回来了!”
老父亲听到儿子的声音,勉强睁开眼睛,看着赵铁柱道:“儿啊,你回来了,爹就放心了。
爹知道你孝顺,但爹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把生意做大做强,别让爹失望。”
赵铁柱闻言,泪水夺眶而出,他说道:“爹,您别说了,孩儿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把生意做好的。”
老父亲闻言,微微一笑,然后闭上了眼睛,安详地离去了。
赵铁柱抱着老父亲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
他知道,自己再也听不到老父亲的声音了,再也看不到他的笑容了。
处理完老父亲的丧事后,赵铁柱变得更加努力,他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成了临安府有名的大富翁。
然而,无论他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回到柳树村,给母亲上香,给老父亲扫墓。
他知道,他们一直在天上看着自己,守护着自己。
赵铁柱成了临安府有名的大富翁,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柳树村,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他时常回想起小时候,跟老父亲一起在田地里劳作,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河边玩耍。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但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赵铁柱都会独自坐在书房里,拿出那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跟老父亲、母亲的合影。
照片上的他们笑得那么灿烂,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已经被遗忘。
赵铁柱看着照片,心中一阵酸楚,他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他再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赵铁柱知道,他必须面对现实。
他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不仅扩大了规模,还开了分店。
他的丝绸在临安府乃至整个大江南北都享有盛名,人们都以穿上他的丝绸为荣。
虽然生意忙碌,但赵铁柱始终没有忘记给母亲上香,给老父亲扫墓。
每当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的日子,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柳树村,亲自为父母扫墓、上香。
他知道,这是他对父母的思念和敬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赵铁柱渐渐发现,他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什么。
他虽然拥有无数的财富和地位,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孤独。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放弃陪伴老父亲的时间,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财富和地位。
有一天,赵铁柱在书房里翻阅着一本旧书,突然看到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的内心。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了无数的财富和地位,但却无法再陪伴在父母身边,无法再听到他们的声音,无法再看到他们的笑容。
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赵铁柱决定,他要放下手中的生意,回到柳树村,陪伴那些真正关心他的人。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手下的伙计们,他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于是,赵铁柱开始着手处理生意上的事情,把分店交给了信任的伙计打理,自己则带着一部分资金,回到了柳树村。
回到柳树村后,赵铁柱重新过上了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他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酒馆,每天跟村民们一起喝酒、聊天、听他们讲述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
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时光。
有一天晚上,赵铁柱坐在酒馆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他仿佛看到了父母的身影,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能够闻到父母身上的味道。
他知道,这是他的幻觉,但他却不愿意醒来。
就在这时,酒馆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赵铁柱定睛一看,竟然是李四。
李四看着他,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赵铁柱也笑了,他说道:“李四啊,你怎么来了?”
李四叹了口气道:“铁柱啊,我听说你回来了,就想来看看你。
当年的事情,是我错了。
我不该贪心,私自购买劣质的丝绸。
害得你差点儿失去了生意。”
赵铁柱闻言,摆了摆手道:“都过去了,别提了。
咱们都是兄弟,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现在咱们都好好活着,比啥都强。”
李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说道:“铁柱啊,你真是我的好兄弟。
我这次来,是想跟你一起干。
我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卖了,凑了一些钱,想跟你一起开一家丝绸厂。”
赵铁柱闻言,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是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好啊,咱们一起干。
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把丝绸厂做大做强。”
于是,赵铁柱和李四一起,在柳树村开了一家丝绸厂。
他们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丝绸。
他们的丝绸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畅销,还远销到了海外。
赵铁柱和李四也因此赚得了盆满钵满。
然而,对于赵铁柱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财富和地位。
而是他重新找回了那份久违的快乐和温暖。
他每天跟村民们一起喝酒、聊天、听他们讲述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
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明白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
有一天晚上,赵铁柱坐在酒馆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满足。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父母在天之灵的保佑和眷顾。
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父母在天堂里能够安息,也希望自己的生意能够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赵铁柱在柳树村度过了他余生的时光。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他也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都无法替代亲情的温暖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