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针对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疗法:疏肝解郁,泄热止痛!

发表时间: 2024-11-05 15:35

针对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疗法:疏肝解郁,泄热止痛!

慢性胆囊炎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作时往往伴随着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及乏力等不适症状,且该病多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

在常规治疗中,许多医生倾向于使用苦寒燥湿类药物,旨在清热利胆、泻火解毒,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多年的临床实践,我观察到此类疾病在中医中多归属于肋痛症范畴。患者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情绪欠佳,情志抑郁成为导致肝郁气滞的主要因

素。肝郁气滞进一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胃不和,气血运行受阻,久而久之则郁久化热,形成“气有余便是火”的病理状态

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对于此类“火郁发之”的治疗策略,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肝胆内郁之火能够随气机的宣畅而得以疏散。

在临床实践中,我常用解郁清胆汤治疗此类患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例如,46岁的王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他的右胁肋下侧反复胀痛,甚至牵及右侧肩膀和后背。每当饮食不慎或情绪不佳时,疼痛就会加剧。经过多次B超检查,发现他的胆囊壁增厚且毛糙。尽管他四处求医,但效果甚微。

今年2月,刘先生来找我求治。当时,他因食用油炒鸡蛋后,右上腹出现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胀、呕吐、恶心、厌油腻、食欲差、乏力、口干口苦以及便秘等症状。观察他的面色萎黄,巩膜无黄染,说明病情尚未危及胆囊本身。但他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萎黄,脉弦细,这些都是肝郁气滞、疏泄失司、胆汁瘀滞的典型表现。

针对他的病情,我为他开具了解郁清胆汤,并酌情加入了山楂、白术和干姜以增强疗效。王先生在服用6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经过后续的微调治疗,他基本痊愈。为了巩固疗效,我为他改制了散剂进行调治,持续2个月后,他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我叮嘱他要减少情志刺激,以预防复发。6月后的B超复查显示他的肝胆功能正常,半年后随访,他的病情再未复发。

解郁清胆汤中的柴胡枳壳甘草茯苓等药材具有解肝胆瘀滞的功效,作为臣药;而鸡内金、麦芽广木香则能消食导滞,作为臣药。全方共同作用于疏肝解郁、行气泄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往往与情志不畅、肝胆瘀滞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还应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必要的精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