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2-14 10:0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闻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丝丝、袅袅、缕缕的香气,虚无缥缈,百转千回。
轻拂一过,沁人心脾。
挥袖而走,不留痕迹。
每一种不同的香,细嗅起来,都仿佛有一段故事。
冬日的柑橘香,橙子对半切开,清新的柑橘香气顿时迸射而来。
巷口的烤红薯、炒板栗铺子,远远走过,都能闻到温暖的香甜。
居家煮茶,茶香萦绕,咕噜咕噜的煮茶沸响中,香气逐渐弥漫出来。
此情此景,哪怕还没喝上热茶,光是闻着这么动人的茶香,就足以让人心驰摇曳!
香气作为好茶的灵魂点缀,不可或缺。
如果发现煮茶期间,茶香表现出现各式各样状况,肯定会让人郁闷。
比如下面提到的3个例子。
《2》
一、煮出来的白茶怎么喝着不香?
前两天有茶友反映,为什么他尝试煮白茶之后没香味?
“都说煮茶比泡茶更入味,但今天拿2017年的茶饼去煮了3分钟(水开后再煮三分钟),煮出来的老白茶汤色是琥珀色,确实好看,滋味也更浓了,但问题是原来的药香、枣香一点也没了,是煮的方法有问题吗?”
这确实奇怪。
同样的老白茶,盖碗泡茶喝,香气表现力十足,药香馥郁,枣香悠扬。
怎么煮茶就没了香气?是不是煮茶时间太长了?
考虑到这点,立马向茶友求证:
“在煮茶期间,你有闻到香气飘出来吗?还是从头到尾一点也不香?”
得到的答复是,煮茶时飘出浓郁枣香,坐在一旁能清楚闻到。
这下真相水落石出了。
煮茶导致茶香消失的真正原因,是煮茶时间太长,香气流失。
通常情况,一壶茶煮沸就可关火,等待余温散去,汤面不再剧烈滚沸,就可倒出饮用。
煮沸后再加热3分钟,显然是煮过了头。
长时间高温加热下,会加速茶香挥发。
缕缕茶香,随着沸腾的水蒸气飘走了。
才会出现最终倒出品尝时,茶味浓郁,但茶香离奇失踪的怪状!
对此,针对措施是调整煮茶时间。
适当适时煮茶,更能挽留老白茶的悠扬茶香。
《3》
二、将老白茶煮着喝,为什么药香变成粽叶香?
解锁煮茶的方式,共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煮,另一种是煮叶底。
上个周末,有茶友在家尝试了煮泡开过的老寿眉叶底。
2018年的特制款春寿眉饼,撬开后先按照老方法,用盖碗冲泡。
110毫升盖碗,5克茶,特意将茶饼撬成片状再投茶,减少碎茶渣。
沸水冲泡,没有坐杯,快速分离茶水。
连续泡了7冲左右,临时处理手头杂事,耽误了一个钟头。
想着盖碗内的茶叶还没泡完,略有些浪费 ,就放进煮茶壶里煮茶。
冷水下锅,将叶底全部投入,烧沸后就关火。
倒出茶汤后,细啜品尝,茶味照样甘润绵柔。
经过一前一后的对比,那位煮叶底的茶友,观察到这样的变化。
那饼2018春寿眉用盖碗泡茶时,药香闻着很明显。
盖香闻到的,以及茶汤里喝到的水香,都是药香。
但煮出来后反倒有点类似粽叶香,即新鲜粽叶下锅焯水煮熟时闻到的香味。
这是怎么回事?老白茶本身表现得好好的药香,怎么就突然转变成粽叶香?是因为煮茶影响吗?
根据经验,这和煮茶没有必然联系。
首先,优质老白茶的香气多元。
一饼好的寿眉,香气不该单一化。
同时出现药香、枣香、粽叶香、花香等诸多香型,并不奇怪。
其次,茶香表达有先后之别,类似喷香水的前调、中调、尾调。
同一款老白茶,先冲泡后煮茶,泡出来的香气,大多以主调的药香为主。
但随着大量茶香茶味被消耗,会逐渐显露出植物纤维本味,闻起来更类似粽叶香。
最后,即便最后不煮茶,泡到十来冲后,老白茶的尾水出现粽叶香的几率也很高。
只不过在高温煮茶加热下,在煮出来的茶汤里,粽叶香更清晰罢了。
《4》
三、为什么有的老白茶,煮着喝才有枣香?
曾经在直播间,看到一饼枣香老白茶。
按主播的推荐做法,将这饼茶买回去后,最好是煮着喝。
啊,那盖碗冲泡不行吗?
“亲,盖碗冲泡也没问题,不过最好闷一闷味道更好,出来的枣香更足。”
“当然,最好是放进煮茶壶里,开火慢慢煮,煮出来的枣香更浓郁。”
情况不对劲。
从这寥寥简单两句,不难捕捉这样的信息。
按照主播的言外之意,如果没有闷泡和煮茶,而是照常快出水冲泡,这饼老茶很难泡出枣香。
就算能泡出来,香气也会偏淡,这太不正常了。
从何时起,老白茶的枣香会变得这么含蓄?
“老白茶要煮着喝才有枣香”,这句话压根经不起推敲。
说白了,还是因为内在品质不足。
茶味物质积累有限,负责提供枣香的芳香类物质,含量不高。
于是在冲泡时,快速出汤,短短浸泡时间内,茶香茶味寡淡。
药香、枣香、以及其余香气,一概淡寡,微不可闻。
只有换成长时间的闷泡与煮茶,才能勉强出现一丁半点茶香茶味。
响锣不用重锤,好茶不必久煮。
优质白茶的枣香,不需刻意煮茶,但干茶阶段,端起整饼茶认真闻香,也能感受出缕缕清甜枣香。
沸水冲泡,快速出汤,趁热揭盖闻香,也能清晰直观闻香。
与此同理,落水香、挂杯香、叶底香里,特征性的枣香也不会缺席。
真正枣香馥郁的老白茶饼,不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去闷泡、慢煮,也能轻松闻香!
《5》
冬天煮茶喝,部分茶客会选择“加料同煮”。
之前还从一位茶掌柜那,听来一个煮茶新主张。
点进视频一看,不过如此。
对方讲解的煮茶教程,无非是在常规煮茶期间,再往老白茶里加入两、三颗红枣。
“老白茶甘润醇厚,与红枣的清甜软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熬,将红枣煮烂最好。加入红枣能去除茶汤的苦涩,增加甜味,带来回甘,提升口感。”
看完这个不到一分钟的短视频,有些话不吐不快。
老白茶的枣香是天然形成的,在优质陈年寿眉饼里最为常见。
本身就有枣香的老白茶,再去加红枣提香,反而有损原味。
另外,红枣滋味太甜,偏甜腻。
与茶叶的清甜、甘甜,回甘,截然不同。
真正的好茶,煮出来的茶汤不会又苦又涩,而是香滑软糯细腻无比。
完全用不着利用甜腻的红枣味来“遮味”!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煮茶闻香,也是“天然香”远胜人为再次添加!
煮茶时加陈皮更有味,银壶铜壶煮茶口感好?这些煮茶误区你还犯吗
大开眼界,从风炉煮茶到电陶炉煮茶,煮好一壶茶,茶具该怎么选?
冬季宜煮茶,白茶、红茶、岩茶、普洱茶,谁才是日常煮茶的首选?
白茶怎么煮更好喝?村姑陈总结4大煮茶误区,煮茶一点都不难
玻璃煮茶壶、粗陶煮茶壶、铁壶,谁才是冬季煮老白茶最好的选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