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丈夫被展览,妻子留下的遗愿是什么?深度解读

发表时间: 2024-12-01 07:45

丈夫被展览,妻子留下的遗愿是什么?深度解读

72年,被展览了整整72年!死了都不放过,这要换谁都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塔斯马尼亚岛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了整个塔斯马尼亚土著族群的灭绝。这个过程像是一场慢慢上演的悲剧——一边是英国殖民者口口声声的“文明开化”,一边却是原住民的血泪与死亡。塔斯马尼亚最后的土著女性楚格尼尼(Truganini)在她短暂而多灾多难的一生中,经历了亲人的死亡、家园的沦丧、被迫的婚姻,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安宁——她的遗体被英国人分尸、展览,直到100多年后才得以入海安息。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真相绝不只是“殖民”两个字能概括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殖民者的贪婪与冷血,把人当工具

在殖民者眼中,塔斯马尼亚人和岛上的资源没什么区别——都是可以被开发、榨干的“财富”。英国人最初对岛上原住民还算“客气”,因为他们忙着挖矿。但随着殖民者人数越来越多,土地、资源的争夺让这些“客气”逐渐变成掠夺。塔斯马尼亚人被赶进狭小的活动区域,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没了。殖民者甚至悬赏抓捕原住民,不分男女老少——成年人五英镑,孩子两英镑,活脱脱一场“狩猎游戏”。这种冷血的逻辑,直接导致了塔斯马尼亚人的人口锐减。而更荒唐的是,当原住民数量减少到不足百人时,殖民者才突然“想起”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性,开始鼓励“异族通婚”。但这哪里是真正的包容?当时被迫嫁给流放囚犯的原住民女性,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被压迫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楚格尼尼的三段婚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2. 当“科学”成了殖民主义的帮凶

19世纪是西方“科学”大行其道的时代,但科学的光芒并没有阻止殖民者的罪恶,反而成了他们的帮凶。楚格尼尼死后,殖民者不仅没有按照她的遗愿火化遗体,反而将她的尸骨挖出来,分成几份,送到不同研究所“做研究”。他们用所谓的“科学”名义,将塔斯马尼亚人“分类”“研究”,甚至公开展览。在他们眼里,塔斯马尼亚人是“低等种族”,是“活化石”,是供白人观赏和研究的“标本”。但这些“研究”背后,实际上是对塔斯马尼亚人文化和生命存在的彻底否定。更讽刺的是,英国人展览楚格尼尼遗体的理由竟然是“纪念”她和她的民族。但这样的纪念,真的是对死者的尊重吗?这更像是对殖民暴行的炫耀。

3. 把“绅士风度”挂在嘴上,却干着最不绅士的事

英国人给自己的标签是“绅士”。说到灾难时,他们会喊“女士优先”;谈到文明,他们会自诩“开化世界”。可是看看他们在塔斯马尼亚岛干的事,简直是把“绅士”两个字踩在脚下。楚格尼尼的丈夫威廉被害后,遗体被制作成“标本”,展览在博物馆里,这是一种怎样的羞辱?楚格尼尼自己临终前的遗愿也被无视,遗体被掘出展览长达72年。这样的“文明”,让人不寒而栗。英国人用绅士的外衣掩盖了殖民的暴力,但细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赤裸裸的野蛮。

楚格尼尼的一生,是塔斯马尼亚人灭绝的缩影。从殖民者的掠夺,到科学的冷漠,再到所谓“绅士风度”的虚伪,这场悲剧背后,是一整套殖民体系的运转。楚格尼尼最终的归宿——被火化、骨灰撒向大海,似乎是一种迟来的尊重,但这尊重来得太晚。英国人用她的命运写下了一段“文明”的讽刺,也让我们看清了殖民主义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