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老白茶饼茶的优势:为何更多人选择它?

发表时间: 2020-03-17 21:38

老白茶饼茶的优势:为何更多人选择它?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久前,新买了个主人杯。

斗方白瓷的造型握在手上,特别小巧。

釉面是单色的,至洁白的素瓷。

当然,细细拿起来观赏,它仍是有着朴素的暗纹。

这是在釉烧之前,专门手绘上去的几笔花草。

风格简单朴素的品茗杯,专门用来品尝鲜醇的白茶,正好合适。

有一年,还是刚接触白茶的时候。

上山去看S师傅制茶,刚好是秋高气爽,天气渐凉的时候。

一筐筐的嫩绿油亮茶青,带着嫩嫩的芽头与叶片,被采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摊晾、日光萎凋⁩、收起来继而再烘干。

亲眼见着那些鲜嫩的芽与叶,没几日功夫就快速的脱水与干燥。

它们制成雏形后,干燥的茶叶们依旧保持着当初舒展的身姿,在一路精心细作的呵护下送进了仓库。

S师傅和我们说,这就是白茶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原生态,工艺简单,茶叶养分保留多。

相信这点,同样是不少朋友喜欢白茶的原因。

《2》

不过,没过多久。

再一次上山的时候,居然发现S师傅他在压饼。

把去年的白茶,从仓库里搬出部分来,将其压成茶饼。

原本已经干透的散茶,为了压饼的需要,被蒸软,恢复一部分韧劲。

然后茶叶们逐一经过称重后,放进布袋内,被团了起来。

后来才系统的
了解到,这一步,称之为“包揉”。

包揉结束后,要经过压制定型。

压饼技术好的师傅,能将茶饼压的状态不松‌也不紧。

定型结束后,一块茶饼就已经初步成型了。

再经过陆续的烘干,让茶饼内部的水分干透了,含水量达标了。

合格的白茶饼,就能制出成品了。

压饼的时候,整间厂房内弥漫着浓郁的茶香,香得醉人。

那股子极浓极郁的天然茶香,简直比所有闻过的大牌香水,都要好闻。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

“不是说白茶工艺简单吗?为什么还要压成饼?”

和气的S师傅解释说,“没办法,有的客人就喜欢喝饼。特别是喝普洱过来的人,就喜欢饼那种熟一点的味道。”

“新茶的散茶有股清香,很多人觉得偏生喝不来,压饼后就好多了。”

原来将白茶压成饼,最主要的根源是市场需求。

《3》

这天,又一位茶友过来提问。

“我看见老白茶里,散茶那么贵,为什么还要压饼?”

一时间,让人想起了上一段的往事。

是啊,白茶经过多年的陈化后,散茶的身价要比饼茶高。

比如我们现在去买2015年的高山秋寿眉。

在同样年份真实的情况下,散茶的形态要比寿眉饼,高出一截。

既然散茶的身价能更高,为什么当初茶农要选择压饼呢?

提到这茬,就不得不从白茶的后期仓储说起。

白茶散茶,尤其是梗叶粗大的秋寿眉散茶。

在没有经过压饼的情况下,条形很蓬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买过1斤装的秋寿眉散茶?

在收到货的时候,仅仅1斤的寿眉,500克装就已经能占满整整一小箱。

体积和‭平常的纯牛奶外箱,大小相当。

市面上常见的一饼茶,七两装350克的白茶饼,体积和小寸的披萨盒相当。

从占地空间看,显然是散茶蓬松,占地方。

而饼茶的体积规整,长期仓储更方便。

于是,考虑到多出来的储存占地成本,散茶比饼茶价格略贵,再正常不过。

《4》

将白茶压成饼,不论是运输和储存,都更有利。

散茶蓬松,占地空间大。

物流运输的时候,成本更大。

并且体积松散的白茶,在含水量极低的状态下,容易发生梗叶分离,叶片断裂的情况。

如果在装箱、运输、物流的途中,受到挤压或者其它外力的影响,容易让茶发生部分的破损和断裂。

从运输的损耗率而言,白茶散茶的破损率更大。

另外从仓储环节上看,体积规整的白茶饼,更省成本。

一间现代化的标准存茶仓库,终年到头为茶叶提供所需的守护。

一年三百六十日,需要恒温、恒湿。

这期间的场地费、设备费、电费等仓储支出,成本不小。

而上文提及了,白茶散茶蓬松,较占库存。

白茶饼体积小巧,储存更加省事、省空间。

基于仓储的需要,白茶压饼存在一定的现实原因。


特别是每年夏、秋两季。

在天气相对干燥,并且当年的新茶陆续收仓时,库存容量会更紧张。

基于规整仓库的需要,茶农们会取出一部分的茶,适当的压成饼。

《5》

如果说市场需求和仓储成本,是推动白茶压饼的外因。

那么,就白茶本身的风味而言。

压茶饼的最大内因,是为了获得不一样的香气和滋味。

白茶散茶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后,茶叶内部的细胞壁发生了部分破裂。

于是,会有部分细胞质(可溶性糖、胶质物等)析出,像天然胶水那样粘附在饼身周围。

这部分裸露在叶表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的接触机会增多了,形成反应的可能性也变大了。

于是,相比原汁原味的散茶,白茶饼的整体风韵要更成熟。

在茶香上,白茶饼生成果香的几⁤率更高。

白茶饼的果香,涵盖了一个较大的分类。

里面包括了蜜饯香(腌制干果的香气)、干浆果香(桑葚干的香气)等等。

这些不同的果香,各自的生成条件不同。

白茶的果香中,最最难得的香气,莫过于枣香。

枣香,是老白茶的代表香气之一。

不过一款拥有馥郁枣香的老白茶,形成的条件却很严格。

必须是原料品质好的,达到寿眉一类(梗叶粗大,胶质丰富),经过压饼,并且在妥当陈化的前提下,才有概率生成枣香。

换言之,枣香只限定在品质好的陈年寿眉饼当中。

而至于散茶形态下的白茶,生成果香的概率极少,而生成枣香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如果你在一款散茶里,发现了“枣香”,那么很有可能是闻到了盗版“枣香”。

白茶压饼后,获得了与散茶截然不同的风味。

是将散茶压饼的重要推动力!

《6》

白茶,属于可以长期储存陈化的茶类。

在品质合格达标的前提下,不论散茶或饼茶,都能够长存。

经过妥当的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环境仓储后,白茶的风味能够越存越甘香。

茶香甘香悠扬,茶味甘醇浑厚的老白茶,备受市场的欢迎。

由于仓储和运输的成本不同,在相同的年份下,散茶会比饼茶身价略高。

在当前的老白茶市场里,达到一定年份后的老白茶,以饼茶多见,散茶难得。

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自然是散茶形态的老白茶,更值钱。

由此,再来看部分的市场现状。

究竟,一款白茶有没有在陈化多年后,再压成茶饼的情况?

这问题,在理论上可行。

在现实当中,根本不可能!

站在茶农的立场看,这样的买卖,完全就是在亏本。

于是,茶友们在买茶的时候,对于那些1993年的老白茶,前年刚压成饼的天方奇谭。

简单听听就行,不要当真!

这背离正常市场行情的背后,无非是在为各式年份做旧作假的老白茶,找托词、编故事而已!

《7》

老白茶的市场里,饼茶常见,散茶难得。

特别是年份达到五、六年之久的老茶,散茶形态更是稀品。

散白茶的身价要比饼茶略贵,是客观现实。

不过,老白茶里的散茶比饼茶更值钱,与白茶压饼的出发点并不背离。

将白茶压成茶饼后,能够获得不一般的风味。

茶味更熟,茶香更拥有果香的几率更大。

而在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方面看,体积规整紧实的白茶饼,储存过程更省心‏。

究竟,将白茶压成茶饼,是好是坏?

亲自尝试过后,自然能得到答案。

在品质相当的前提下,散茶和饼茶各有风情,不相上下!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