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6 08:22
刘文彩到底是不是万恶的地主恶霸?让我们听听他孙子本人怎么说
1958年,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一群年轻工人挥舞着铁锹,狠狠地铲开了刘家的坟墓。他们将一具骨骸粗暴地拖了出来,随手扔到了杂草丛生的河滩上。这副骨骸的主人,正是曾经呼风唤雨的“川南王”刘文彩。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地主,最终落得个死后都无法安息的下场?
刘老五的传奇人生
刘文彩的一生,说起来跟演电影似的。这位“刘老五”从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子弟,摇身一变成了呼风唤雨的“川南王”,最后又跌落尘埃,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这剧本,怕是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吧?
咱们先说说刘老五是怎么倒台的。1949年,这位曾经的“川南王”悄无声息地咽了气。要搁在以前,怎么也得大操大办一番。可这会儿风向变了,刘家只能偷偷摸摸地把老爷子埋了。刘老五算是走得早,躲过了一劫。可他那几个儿子就没这么幸运了。
大儿子刘元龙差点因为吸毒进局子,二儿子刘元华只能打工度日,三儿子残疾,四儿子更惨,直接车祸身亡。这刘家的后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倒霉。老百姓看了直摇头这就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那刘老五生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主儿?这得从他发家说起。1922年,刘老五在宜宾当上了府船捐局局长。这差事看着不起眼,其实油水大得很。他专门替他弟弟刘文辉搜刮民脂民膏。要知道,他弟弟可是仅次于刘湘的四川军阀。有这么个厉害的靠山,刘老五自然是横着走路。
接下来十年,刘老五换了好几顶大帽子戴叙府百货税捐局长、川南水陆护商总处长...一把手抓着81个县的税收大权。你想想,在那个年代,手里有钱有枪的,那不就是土皇帝吗?
刘老五可不止管钱,他还控制着一支混成旅。等到1932年离开叙府的时候,他居然把税都预收到了1957年!在他弟弟的地盘上,但凡能赚钱的买卖,他都要插一脚。鸦片生意最赚钱,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刘老五这人,说起来也真是个人才。他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税花捐、厕所捐、锄头捐。。。老百姓苦不堪言。他在百里路上设了30多个关卡,走一步路都要交钱,简直是要钱不要命。最过分的是什么呢?他逼着农民种烟草,然后用白菜价收购,赚得盆满钵满。
老百姓哪能受得了这种剥削?1928年,大邑县就爆发了抗捐暴动。刘老五二话不说,直接派兵镇压,死伤无数。这下可好,彻底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刘老虎”。
可就是这么个“恶霸”,还真干过几件好事。1930年代,刘老五砸了2.5亿元(合200多万美元)办了个文彩中学,后来改名叫安仁中学。这学校不但设备先进,老师水平还高,穷学生还能减免学费。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给不少娃娃们指明了前程。
除此之外,刘老五还以低价租房子给乡亲。这事要是放在现在,那就是妥妥的“善心房东”啊。可惜啊,这点好事比起他干的那些坏事,实在是杯水车薪。
刘老五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个权力游戏的缩影。有人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也有人说,他虽然做过坏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善举,办学校、低价租房,也算是积了点德。
可不管怎么说,刘老五最后的下场都够惨的。骨头被扔到河滩上,从此下落不明。这么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川南王”,最后连个全尸都留不下,真是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