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红宝石优化处理与鉴定指南(上篇):初学者必看

发表时间: 2024-07-01 10:03

红宝石优化处理与鉴定指南(上篇):初学者必看

红宝石,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喜爱,其独特的魅力使得它成为宝石界的璀璨明珠。

但是,由于红宝石稀少的产量,且品质参差不齐,高品质的红宝石更是难得一见。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开始探索各种特别的处理方式来改善红宝石的外观与颜色

然而,这些优化处理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和争议,因为部分经过处理的红宝石不再被视为天然宝石。

因此对于宝石爱好者和消费者来说,了解并掌握辨别无处理红宝石和经处理红宝石至关重要。


热处理

热处理是红宝石最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宝石的外观。

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改变红宝石内部铬元素的分布状态,从而改善其颜色

另外,高温加热还可以溶解宝石内部的部分内含物,宝石的净度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红宝石的热处理方式又可以细分为老烧新烧

1. 老烧

老烧指的是传统的热处理方式,单纯地进行物理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没有加入任何物质,所以᠎不会改变宝石的成分与结构。

经过老烧处理的红宝石,颜色会更加鲜艳,净度也会更高,属于永久性的优化处理。

在国际上,老烧被视为模拟宝石在地底下自然加热的过程。

属于刺激宝石的生长潜力,并无改变宝石的天然性。

因此已在市场上被广泛接受,是最具代表性的优化处理方式。

老烧红宝石鉴赏

2. 新烧

新烧则指的是添加外来化学物质的热处理方式,会在宝石内部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留物。

同时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以达到改善宝石净度的效果。

与老烧相比,新烧带来的外观变化往往更加显著,只不过可能会对宝石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这种加热方式一般会添加天然宝石中不具备的化学物,从而破坏了宝石的天然性

因此会极大程度影响宝石的价值,消费者和收藏者往往更青睐于无烧或老烧的天然宝石。


热处理的鉴定特征

热处理作为红宝石最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之一,其鉴定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包体变化上。

1. 颜色

热处理后的红宝石颜色往往更加鲜艳、均匀。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颜色不够真实

通过观察颜色的均匀性及鲜艳度,可以初步判断红宝石是否经过热处理。

2. 包体

热处理过程中,红宝石内部的包体可能发生溶解、重组或新生。

例如,部分包体可能溶解消失,或者化为盘状包体,这些变化皆可作为热处理的鉴定依据。

热处理红宝石——“热处理指纹包体”


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指的是将颜色较淡的红宝石放入有机燃料溶液中浸泡和加温,使其染上颜色。

早期的染色红宝石通常拥有非常浓艳的颜色,与天然无处理红宝石差异巨大,容易分辨。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经过染色处理的红宝石更加自然,辨别难度大大上升。

另外,染色处理并不是永久性的优化处理方式。

随着时间推移,红宝石的颜色可能会出现褪色等问题,长期暴露于阳光则会加速此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染色剂可能存在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佩戴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如引发皮肤问题等。


染色处理的鉴定特征

染色处理的红宝石通常颜色鲜艳但不真实,内部甚至能观察到染色过程留下的气泡。

1. 颜色

‫染色处理一般使用有机染色剂涂于宝石表面,因此颜色一般会集中于宝石表面。

这种不均匀的颜色分布,是染色处理红宝石的典型特征。

2. 包体

当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常可与宝石表层处发现细小的气泡

这些气泡源自涂抹染料的过程,与培育宝石相比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