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探寻两汉辉煌背后的秘密:一个传奇皇帝的崛起之路

发表时间: 2024-11-05 20:06

探寻两汉辉煌背后的秘密:一个传奇皇帝的崛起之路

前言

他九岁成为了“傀儡皇帝”,仅用五年时间,便扳倒把持朝纲的太后和外戚,成功实现逆袭夺权。

掌权之后,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造诣,远远超过了很多一流的帝王,使东汉国力达到全盛。

征服西域五十四国,将青海纳入版图,让周边四万里外海滨国皆来纳贡,册封欧洲罗马使臣。

这位政治天才究竟是哪位皇帝?纵观他的文治武功,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能评得上“千古一帝”吗?

从傀儡皇帝到实际掌权者

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母在生下他后,便因窦皇后的迫害而亡,刘肇因此归窦皇后所抚养。

随后汉章帝废掉皇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皇太子。随着汉章帝的驾崩,刘肇在窦皇后的扶持下登基称帝,史称汉和帝。

刘肇登基的时候年仅9岁,他的养母窦皇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窦太后。名义上辅佐刘肇,实则是窦太后把持着朝纲。

窦太后欺负刘肇年幼不懂事,将自己窦氏一族的所有亲信,全部安插在朝廷的重要官职上,窦氏也成为了外戚权臣。

这种情况在封建时期是很常见的,几乎所有傀儡皇帝的最终都逃脱不了被废、被害的命运。

然而刘肇却不一样,他登基的时候虽然年纪小,可心眼儿非常多,所考虑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年纪该具备的思维。

刘肇从登基后的第一天开始,就感觉出来,自己名义上是皇帝,然而却事事都受人摆布,如同一个提线木偶。

可由于窦太后家族的势力太大,所以刘肇只能选择隐忍,并暗中对周边的人察言观色,寻找可靠之人。

这种政治手段完全不是9岁孩童所具备的,而刘肇就是凭借着这种手段,拉拢了一批自己的亲信。

这些亲信大多数以宦官为主,因为只有宦官和他接触的比较多,并且对他是非常的忠心。

这些宦官在完全取得刘肇的信任之后,他便开始通过宦官,来和朝堂之上的大臣进行联系,谋划一些事情。

刘肇之所以能够逆袭,就是因为他拉拢了所有能够拉拢之人,从而壮大自身的实力,与此同时,刘肇每天都不忘记学习。

都说“以史为鉴”,刘肇每天捧着《汉书》手不释卷,对里边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为自己以后的夺权夯实了基础。

在他14岁的时候,上天给了他一个“逆风翻盘”的机会,那就是掌握军事大权的窦宪亲自率军讨伐匈奴。

窦宪去讨伐匈奴,带走了自己大部分的亲信将领和嫡系部队,这也让皇城中的窦氏一族的军事力量出现了空虚。

机会只需要一次就够了,刘肇紧紧抓住这次机会,果断对窦氏一组出击,调动自己能调动的所有力量,将窦氏一网打尽。

令人惊讶的是,朝堂上一夜之间变了天,却还有很多大臣都没缓过神儿,由此可见刘肇的保密工作做的有多好。

通过这次从窦氏手中夺权,刘肇从傀儡皇帝摇身一变,成为了东汉王朝的真正掌权者,谁也不敢再轻视他。

文治武功

单单从刘肇5年之内夺权,便能够看得出,他是一位极有政治手段、极有头脑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当然会有一番大作为。

刘肇亲政之后,心态并没有飘,而是一如既往地沉着冷静,马上开始着手处理整个国家的政务。

窦太后管控的东汉,北边匈奴来犯,南边蛮族不断侵扰,国内局势也是动荡不安,可谓内忧外患齐聚。

刘肇接手东汉之后,马上组织兵力,对南北来犯之敌形成了一道防线,并且加紧边境上的防御设施建设。

同时,刘肇还出台一系列政策,稳住国内的局面。这些政策几乎全是“仁政”,只为了稳住民心。

刘肇认为,只有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社会才能够安稳,生产力才能得到提升,国家实力才能越来越强。

在为百姓减负的同时,刘肇还在民间兴修水利,为老百姓的耕种提供便利,想尽一切办法改善老百姓的耕种条件。

不出几年,东汉王朝的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对刘肇的拥护达到了巅峰。

刘肇在位时期,多次下令查处冤假错案,为老百姓伸冤解难,整顿吏治,整个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才是真正的“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国家内部的局势安稳,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国家实力才会强大。

看到时机成熟之后,刘肇开始整顿兵力,平定困扰东汉王朝依旧的边境叛乱。刘肇认为,既然干仗就要一次打的他们翻不过身。

刘肇的眼光也是非常准,让班超担任将军,带领东汉大军前往边境,对周边国家进行讨伐。

班超带领大军,接连攻破焉耆国、尉犁国、危须国、山国等国家,并直接将焉耆、尉黎两国国王给砍了,头颅挂在洛阳城门上。

其他西域国家一看,这根本干不过班超。为了避免被班超灭国,剩余50多个国家纷纷大开城门,向东汉投降。

自此,西域五十四国尽皆为东汉藩属国,向东汉称臣纳贡,并且在平定西域之后,顺手将青海纳入了东汉版图。

此刻的东汉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简直是强得可怕。于是,刘肇开始向周边派遣使者,宣扬我大汉国威。

以洛阳为中心,方圆四万里之内的滨海国家,全部都要派遣使者、王室来洛阳参拜大汉皇帝,称臣纳贡。

《后汉书》对于这种盛况则是一笔带过:“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都说西汉使者狂,那么东汉使者呢?周边国家都让别人跑遍了,要想建功立业,只能去别人没跑过的国家。

就这样,东汉的使者竟然跑过了地中海,外国的史书中对此还有记载,当时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这其实也是丝绸之路的延伸,马其顿当时归罗马管,他们看到东汉使者来到以后,连忙跟着使者前往洛阳。

来到洛阳后,刘肇亲自接待了他,并且授予他“国王”的打印,意思是他们受到东汉王朝的册封,得到了东汉的认可。

狮子、鸵鸟等等中国当时没有的动物,亚细亚那边的国家纷纷先给了刘肇,说这是当地的奇珍异兽,以博得刘肇的欢心。

就在东汉王朝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发生了转动,刘肇病逝在洛阳,年仅27岁。

结语

纵观实力,能够取得刘肇这样成就的皇帝,是非常少的。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政治手段、对文臣武将的任命,刘肇都非常优秀。

如果他不英年早逝的话,按照他的治国策略,东汉必然会更加强大,整个后汉时期的历史或许将被改写。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唯一可惜的便是他寿命太短。若他一直活到50岁的话,能否跻身“千古一帝”的行列呢?

信息来源:《史记》《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