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3 11: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王淮正
编辑|t
1945年,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蒋介石坐在重庆的官邸里,桌上摊着刚送来的《雅尔塔协定》。他愣住了——那一刻,蒋介石才知道,外蒙古即将离他而去。这片土地上,97.8%的公民公投支持独立,背后是苏联的操纵。
然而,真正让蒋介石心凉的,是他竟毫无发言权。再也没有“秋海棠”的潇洒,剩下的,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现实和一个“雄鸡”形状的版图。
当年巅峰时的中国版图,足有1316万平方公里。如今我们接手的这960万平方公里,还不知散落到了哪些国家里?今天,咱们就来算算这笔账!
提到清朝的疆域,那可是让人自豪得不得了。清朝全盛时期,版图横跨亚洲大陆,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
这不仅仅是一张地图上的数字,而是清政府花了几百年的功夫打拼出来的地盘。东北、西北、蒙古高原、西藏,还有东南沿海的大小岛屿,统统纳入清帝国的版图。
这时候的中国像一朵盛开的“秋海棠”——花瓣从东北一路绵延到西藏,再从新疆铺展开去。这幅地图代表着数百年的征战和扩张,也是历史上中国版图的巅峰。
不过,清政府的版图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是入主中原,随后又挥师向北扩展疆域。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些皇帝,眼光都放得远。
康熙皇帝打赢了准噶尔,牢牢控制了新疆地区;雍正皇帝又巩固了青藏高原的控制权。到了乾隆朝,大清的版图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可以说,当年的中国像一个巨人,踏遍了亚洲的每一个角落。
可问题来了——这样的辉煌并没有维持太久,清政府的衰落也是突如其来。到了晚清,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闹腾,外有英法联军入侵。这个“秋海棠”形状的地图很快就撑不住了。
提起中国地图的变化,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从秋海棠变成雄鸡,故事得从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讲起。
在那个关乎世界命运的会议上,苏联、美国和英国决定了战后世界的分配。然而最让人心痛的是,中国竟然没被邀请。蒋介石这才知道,外蒙古的命运已经在会议桌上被人决定了——它要独立。
随后,苏联一手操纵外蒙古的公投,结果高达97.8%的人支持独立。1945年10月,外蒙古正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那一刻,中国的秋海棠变成了今天的“雄鸡”形状。你能想象吗?一 片占地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没了,还不是因为打输了仗,而是因为几个国家的首脑在会议桌上轻飘飘地签了个字。
当然,外蒙古的独立只是开始。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被割让出去,主要归于俄罗斯的控制。外东北地区,包括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统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说到这里,心里是不是有点不是滋味?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不仅如此,西北方向的外西北地区,也在清末的混乱中逐渐失去了控制。这些地方,如今成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国土。
如此一来,大清巅峰时期的1316万平方公里,到了今天就只剩下960万平方公里了。短短几十年间,这3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
现在的中国地图,少了外蒙古、外东北、外西北等大片土地。那么这些地方如今属于哪些国家呢?首先是蒙古国,这片土地当年是中国的外蒙古,如今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横亘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
再来看俄罗斯,这个北方邻居如今握着不小的原清朝领土,包括库页岛、阿穆尔河流域和其他东北边疆的地区。
至于中亚的外西北部分,则被分给了几个“斯坦”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些地方,虽然如今都成了独立国家,但每一寸土地都曾经是清政府辛苦打拼下来的疆土。
随着这些领土的丢失,中国的地图从当初的秋海棠变成了今天的雄鸡形状。然而,这只雄鸡形状的中国,不仅见证了战争与和平,也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痛心的割地经历。
这3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数字,更是一个民族的情感伤疤。它们提醒我们,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强权和霸权常常决定了一切。而我们能做的,便是记住这些土地的名字,记住它们的历史。
参考资料:
中国版图是何时成为一只“雄鸡”的?澎湃新闻.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