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1 23:07
【1】
德隆·阿西莫格鲁 和 詹姆斯·A. 罗宾逊 :国家为什么失败。
这本书探讨了国家成败的原因,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一个国家所采取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经济绩效,进而决定了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绩效上的差异。作者将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为“包容性”和“汲取性”两种。 包容性制度 能够促进创新、投资和社会进取心,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效率,实现长期经济增长;而 汲取性制度 则通过榨取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服务于少数人,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最终陷入专制的泥沼,无法持续发展。
【2】
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最富1%人口拥有全球一半财富;最富100人的财富超过最穷40亿人。
*民族主义三大挑战:核挑战;生态挑战;科技挑战。
*要抽象的神:宇宙星空、自然规律;不要具体的神。
【3】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人类定居非洲500万年,欧亚大陆100万年。
*欧洲胜美洲的原因:枪炮,钢铁,病菌,航海技术,国家行政组织,文字。最初原因:粮食生产。有了富裕食物供养非农人口。各国不同文化形成原因不是生理的,而是地理和环境。
*16世纪中国技术被欧洲反超的原因:中国的统一和欧洲的分裂。中国地理环境导致成为大一统的孤岛,没有另外的权力中心;欧洲40国,形成竞争,一国发展,其他国家不得不跟上。
最优分裂原则:太过统一(中国)-最优分裂(欧洲)-太过分散(印度)
【4】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
在大量档案资料基础上写作的信史。
【5】
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
*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具有某种被囚禁经历的人数总计高达两千五百万,约占苏联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劳改营1800万加放逐到移民村600-700万)
*人类贬低、消灭人类同胞并将人类同胞非人化的能力已经屡次三番反复出现,而且还将再次出现。
*人们被逮捕,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属于某一类人。
*(安德罗波夫)他认为,苏联的所有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都能通过更加严厉的控制手段得到解决:管理更严格的劳改营和监狱,对公民行为更严密的监视以及更大程度的干涉。
*一遍又一遍反复表现的只是我们贬低、毁灭自由的同类并且将其非人化的能力:我们把邻国变成敌人;我们把对手贬为虱子、臭虫或毒草;我们一再把受到我们侵害的人说成劣等、次要或邪恶的人,只配监禁、驱逐或处死。
【6】
罗素:幸福之路
*教育:美国的男孩子从很小就觉得金钱上的成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因此决不愿意为任何没有经济价值的教育劳神。教育过去一直被认为重要是用来培养享受能力的——我所指的享受,乃是那种从未受过教育的人所无法领略的较为微妙的享受。在18世纪,能够鉴赏文学、绘画和音乐,算是“绅士”的特征之一。
*爱:人类的天性是对那些最不要求爱的人才最乐于给予爱。爱能产生安全感的爱是“得到的”而不是“给予的”,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形中安全感乃是源于互相的爱。
*性:应当承认,不生孩子的性关系纯属私事,既无关于国家,也无关于邻人。某此不导致生育的性形式,目前受到刑法的制裁:这完全是荒唐的,因为这是除直接当事双方外,毫不影响他人的事情。
*道德与本能:道德的准则不应当使本能的快乐成为不可能。然而,这是在一个两性数量极不相等的社会里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准则自然会被违反。但是,当这些准则只有大大减少社会幸福才能被遵守时,当违反这些准则比遵守它们更好时,那准则无疑是该更改了。
【7】
岳南:南渡北归
民国知识分子群像,许多细节鲜为人知。
【8】
英国:伊恩·麦克尤恩:阿姆斯特丹。
布克奖得主的精彩长篇小说,读来引人入胜。
【9】
加拿大:艾丽斯·门罗:幸福过了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短片小说集。朴实无华,思路清奇,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