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杭州亚运会开幕,诗意浪漫是茶的独特之处吗?

发表时间: 2023-09-23 10:13

杭州亚运会开幕,诗意浪漫是茶的独特之处吗?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今晚举行。

杭州奥体中心灯光夜景氛围感已拉满,

网友神评论:

亚运的光,从奥体照到了“天庭”……

杭州颜值再次飙升!

“亚运风”吹来了城市里的小惊喜,

也吹来了氤氲千年的茶香。

作为南宋古都、茶都的杭州,

一半诗意都是茶给的。

杭州与茶的渊源究竟有多深?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千年杭州有哪些名茶?

杭州产茶,初见于南北朝时期,

饮茶之风开始在钱塘江两岸盛行,

灵隐寺建成,

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

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杭州茶文化渐渐兴起。

先后诞生了西湖龙井、径山茶等名茶。

让我们来细数那些杭州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产于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具有1200多年历史。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

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曾到龙井狮峰下的胡公庙品尝龙井茶,

饮后赞口不绝,

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经过茶农世世代代的辛勤培育,

精益求精,龙井茶誉满全球。

千岛玉叶

产于淳安县青溪一带,1982年创制,

原称千岛湖龙井。

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

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

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

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

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又称“九曲乌龙”,

是西湖区又一名茶。

种植始于清朝时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

已经成为杭州红茶的代表之一。

其口感独特‎,散发糯米香气。

“宋韵点茶鼻祖”

古代茶文化最兴盛的地方

点茶在唐宋时期是被记载和使用最多的,

杭州作为南宋的皇城,茶文化氛围浓厚。

大宋皇帝个个爱茶,

高官雅士更是点茶斗茶附庸风雅,

民间不可一日无茶,

临安城茶楼鳞次栉比,茶艺风韵无限。

《文会图》(⁢局部),宋徽宗皇帝赵佶绘,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

宋代点茶,将茶饼经炙烤、碾磨成末后,

投入茶盏调膏,

然后以沸汤点注的一种茶品冲沦方法。

蔡襄《茶录》记载,将茶碾成细末,

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

先注少量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

边注边击拂,使之产生汤花,

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

点茶以蒸青团饼茶为主,

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

称"龙团","凤团"。

《撵茶图》,南宋刘松年绘,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此画描绘了磨茶、点茶、挥翰、赏画的文人雅士的茶会场景。

宋代点茶的茶具繁多,

有风炉、汤瓶、茶碾、

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审安老人把这套常备的茶具绘成《茶具图赞》,

又称“十二先生”。

《茶具图赞》

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

就像今天的咖啡馆。

寄闲情、赋诗意、享雅趣,

如今在杭州也可以体验点茶美学,

让你在浓郁的江南人文氛围中

梦回大宋,学习茶文化。

茶汤沫饽是茶的精华所在,

啜一口含在口中,

随着气泡破裂,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迸发,

世间怡然心情,尽在这一盏茶汤中。

“日本茶道之源”

人类非遗径山茶宴

说起抹茶,

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日本茶道。

但其实杭州,

才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杭州余杭径山寺与径山茶,

始于唐代,盛名于宋。

天宝元年(742),

法钦禅师到径山结庵种茶,

以奉供佛祖、接待宾客;

南宋时,径山茶被列为贡品。

宋代“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盛行,

禅院僧人以茶礼佛、以茶敬客,

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

径山茶宴应运而生。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

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

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 ,有十多道仪式程序。

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茶宴”有专门的道具,

程序包括烹点、献茶、举盏、闻香、

观(汤)色、品味、叙事、叙景、迎送等程序。

由于径山寺是东南名寺,同时“茶
宴”出名,

吸引了众多日本禅师

先​后到径山寺留学研修佛学。

他们回国时把有关的

茶文化和茶科技传播到日本,

与其本国的文化结合,加以改进,

演化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径山,产茶历史悠久,

山上坐落着距今1200多年的径山寺,

有“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名誉,

曾是日本高僧向往之地。

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和南浦绍明

先后来到径山寺学习禅法,

‫回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器皿,

并把种茶制茶技术、碾茶法

和中国禅院茶礼传回了日本,

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杭茶人,杭茶事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与杭茶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 陆羽《茶经》

在余杭径山,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

不但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兴盛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杭州成为“茶都”提供了

切实的历史证明。

南宋建都杭州,茶文化中心南迁,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句诗就是东坡先生两度杭州任官时

对西湖龙井的描述,

恰如其分地描绘了

杭城温婉秀美的茶都气质。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曾四次亲临茶区,

就为了赶上亲自观看茶叶采摘加工,

并且把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赐为“御茶”,

由此可见他对龙井茶的痴爱程度。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

在其小品文《喝茶》中就道,

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

梁先生有着一个秘传饮茶法,

就是以一半香片和一半龙井茶混合沏之,

这样既有香片的浓馥,

又有龙井茶的清苦甘美,

梁家称其为“玉贵”,并以秘传。

除了名人,杭州也有着自己的“茶人”。

著名茶人王旭烽将自己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感悟

写成了《茶人三部曲》,

讲述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

描述了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跌宕命运,

从茶的精神、茶人精神进行透视,

展现杭茶人的气韵。

杭州的诗意,

一半都是在茶里泡出来的。

茶文化是杭州人文精神的映射,

茶文化生长之处需要

淡泊清雅、自⁡然和谐的环境,

而能够静得下心的人才能品出真正的茶味。

杭州人对于喝茶的仪式感不是很强,

并不像潮汕、广府人那样,讲究功夫茶。

杭州人更多地是用玻璃杯喝西湖龙井,

一把茶叶,一泡热水,

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甘甜。

无论是梅家坞还是龙井村,

每天往来茶客不断,

那一片山水环抱的连绵茶园,

是杭州老茶客们心中最佳的饮茶之地。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

茶文化将是杭州市向来自世界各地的

运动员和游客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方式。

好茶美景,怎不值得一品一赏呢?

茶已备好,在杭州等你!

来源:茶道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