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4 15:4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小文
编辑 |小文
晚年的张廷玉,曾是大清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但当权力的风云散去,他却瞬间跌入人生的谷底,原本围绕他的繁华也如猢狲四散,迅速消失。
他的四个儿子却没有因为父亲的失势而沉寂,相反,他们个个都走上了显赫的仕途,让人不禁疑惑:张家子弟在失去靠山之后,究竟是凭借什么在清廷中屹立不倒?他们又是如何在逆境中崛起,重拾张家的荣耀?
这背后,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智慧?请继续阅读,探寻张廷玉家族在晚清风雨飘摇中的独特命运。
17世纪末,康熙治下的大清朝正处于顺治开创大业的基础上,维持着前所未有的繁荣。而深谙政治的康熙皇帝,也正物色着一批可以托付社稷的忠臣。
张英出身安徽桐城,他精通史学,满腹经纶,且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为官极廉,常以"誓不著缎,不食人参"来要求自己。在位时期勒令官员"不得谄媚,不得贪婪"。
康熙皇帝见他如此,对他颇为赏识,常常让其参与诸如三藩叛乱等国家大事。在康熙南巡时,张英也常侍奉左右,备受信任。
正是在这样的熏陶下,张英的长子张廷玉也开始接触仕途。1677年,年仅11岁的张廷玉已开始跟随父亲参加诗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为官之道。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康熙35年(1696年),张廷玉已到了弱冠之年。这一年,他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其父张英是主考官,按照当时的规定,他不得不回避这场考试。
三年后,张廷玉再次参加会试,一举夺魁,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他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康熙朝的张廷玉,虽然因为父亲的庇荫而仕途顺遂,但他并没有功高盖主。这一时期,他最高官至礼部尚书,虽位高权重,但并未参与决策,只是在其位谋其政。
雍正元年(1723年),新登基的雍正帝对这位前朝老臣青眼有加。他委以张廷玉太子太傅之职,教导皇子功课。同时,又命其出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起居注官等要职。张廷玉俨然已成为雍正的心腹重臣。
这几十年间,张廷玉为官,可谓夙兴夜寐。他言行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颇得雍正帝喜爱。从一个普通的翰林,到执掌内阁,张廷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信条。
1749年,已经77岁高龄的张廷玉逐渐力不从心。他向乾隆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乾隆心中虽不舍,但想到张廷玉为朝廷鞠躬尽瘁数十载,不忍心强留,便批准了他的辞呈,并许诺赐予他配享太庙的殊荣。
按理说,这是莫大的恩宠,张廷玉理应亲自叩谢皇恩。年事已高的张廷玉却派儿子前去谢恩,引起了乾隆的不悦。
更让乾隆恼火的是,有人将他斥责张廷玉的谕旨提前泄露给了张廷玉。一向疑心重的乾隆大发雷霆,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剥夺张廷玉的爵位,撤销其配享太庙的资格。一时间,张廷玉家中门庭冷落,就此黯然退隐。
1755年,张廷玉在故乡桐城去世,享年84岁。虽然晚年蒙受不白之冤,但乾隆帝最终还是追念其功绩,允许他配享太庙。这也让张廷玉成为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虽然晚年失意,但他的四个儿子却个个青云直上,在朝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长子张若溎,以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曾参与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功绩显赫。
次子张若霭,更是才华横溢。1733年高中探花,因其父要求"以此让于天下寒士"而甘愿屈居二甲。后官至礼部尚书,入值南书房。他擅长书画,惜因早逝,英年早陨。
三子张若澄,以书画闻名。他常随侍乾隆左右,多次陪同乾隆南巡。乾隆特别欣赏他的画作,多次为他题字。其作品多被选入《石渠宝笈》等皇家书画集。他最终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地位显赫。
幼子张若渟为贡生出身,为人低调朴实,但同样官运亨通,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张家的黄金时代,由他们推向了顶峰。
张廷玉一生坎坷,但"澄怀"二字贯穿了他的一生。在《澄怀园语》中,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留下了为官者的座右铭。
他曾说:"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正是凭借着这股为官清廉、持之以恒的韧劲,张氏家族才真正实现了由盛到衰,再由衰转盛的蜕变。
康熙、雍正、乾隆,大清王朝最为鼎盛的三朝。张氏父子见证并参与了这段辉煌,以自身勤勉自律、清廉自守的品质,为官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英教导儿子要勤奋好学,而他自身的刻苦精神,让康熙皇帝一度对他评价:"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之风。"而张廷玉也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家风。他常对儿子说:"凡人度量宽广,不妒忌、不猜疑,乃己身享福之相,于人无所损益也。"正是这一代代的言传身教,成就了张氏家族的辉煌。
正如张廷玉所言:"夫为官之道,以廉、慎、勤为本。廉以律己,慎以养德,勤以服事。"这不仅是古代大臣的行为准则,更是每一个现代公职人员都应该恪守的原则。时至今日,张氏父子的故事依然在世间流传,他们的家风、家训也成为了无数仕途人士的楷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
张廷玉晚年树倒猢狲散,但他的四个儿子很争气,个个身居高官
2022-06-16 17:34
清代名臣张廷玉,后代发展如何?
2022-12-30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