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立族之战背后的秘密:揭秘那场改变中华命运的战役!

发表时间: 2024-08-14 02:18

立族之战背后的秘密:揭秘那场改变中华命运的战役!

【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

2000年前,曾经有一个被称为汉的王朝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四百年大汉的雄风至今令人神往,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之一

在那个时代,整个已知世界内不存在任何一个对手,天下俱皆臣服,汉庭鼎盛时代已然控制了从南边的中南半岛,到北方的朝鲜半岛,从中亚的绿洲,到东方的大海,可谓目之所及而莫称臣者已然无几!

正如关内侯陈汤所⁣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比之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联合王国,其豪气未尝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列朝尽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经历过近代被瓜分的我们,其实很难想象两千年前汉帝国是如此的高调,后人从来都低估了汉朝的强盛

但汉朝又岂是生来便如此

它也经历过衰弱,被欺辱的时代,但2000多年前的那场立族之战,却让我中华文明闪耀世界。

“胡祸”,随着机枪大炮的崛起,今天的世界早已忘记了被游牧民族支配的恐惧,但在那遥远的时代,他们顺着欧亚草原,曾经灭亡过一个又一个文明。

打的同时期的西方人苦不堪言,口呼上帝之鞭。灭亡过罗马,征服过希腊

他们将印度数次灭亡,建立种姓制度,至今原住民仍然沦为最底层

公元前244年,赵国军神李牧示敌以弱,以步克骑,创造性的一战歼灭匈奴军十万,匈奴元气大伤,但并未真正伤筋动骨!

那个时代的匈奴尚未完成统一,并没有迎来他们的巅峰时代,但对中原的威胁已经如梗在喉。趁着中原的动荡,茁壮成长,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于是,为了避免胡祸蔓延到内地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一统华夏之后,联结七国长城,派遣名将蒙恬,首次主动出击匈奴,此战匈奴大败向北逃窜,蒙恬一战扬威异域,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

可是,在古典时代,游牧民族几乎无法消灭,他们居无定所,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一旦率大军深入茫茫草原,后勤补给,路途遥远,都将是极大的问题。

李斯为首的群臣百官上谏,请求停止战争!


天下无数的儒生指责暴君,弊政!!


连后继者扶苏‏亦是发出反对的声音!!!


可这个英明一世的君主,竟在这一刻,暴跳如雷,他怒不可遏,大骂群臣,派遣40万大军镇守长城,甚至将扶苏本人发配‏至长城守御边境。

一切正如他所担忧

随着秦朝的土崩瓦解,匈奴却迎来了他们的大一统,草原苍狼冒顿鸣嘀弑父,将版图推向极盛,随后挥鞭指向富裕的中原。

边疆地带,掠夺与杀戮从未停止,此时的中原,楚汉争雄,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望着这头遥望中原的苍狼,都心中明白,胜者,将要去迎接那来自北方的对决。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匈奴

却中了匈奴的诱敌之计,被困于平城白登山!

40万匈奴控弦之士,整整围困七天七夜,最终,只得称臣屈辱约和而还。

晚年的刘邦悲怆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之后无论是吕雉还是文景二帝,无不是在匈奴的威胁下委屈求全!和亲以安边疆,却仍不得安宁

无奈大汉的政局还不稳定,饱经战争的华夏大地元气还没有恢复,也只得忍气吞声。

匈奴使者甚至趾高气扬地到大汉来要钱粮,要女人,稍不如意便纵兵劫掠,即使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这种世之名将,面对匈奴骑兵,也一筹莫展,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望着对方劫掠之后,大摇大摆退去

匈奴日益做大,汉人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迫,成了悬在华夏头上的一把利剑!

白登之围马邑之谋,华夏‬大地的四代领袖,无数臣民。长城内外‬,河套‬之间,汉人流了六十七年的血,忍了‬六十七年‬的辱‬!六十七年!!!

这是华夏‬祖孙三代的血,誓死捍卫的血,忍辱负重‬的血‬,如果‬这个‬血‬白流‬了,那么‬我中华文明‬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偏安一隅‬,大概率只会是一个翻版的印度,什么文明古国,汉唐盛世,痴心妄想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终于一个叫做刘彻的男人登上了汉朝的皇位!

他见证了汉朝和亲纳贡的屈辱,不甘于此,携文景之治的鼎盛国力,发起了反击。

汉光六年,武帝派兵北伐,打开了这场全面战争的序幕,竟料四路大军三路溃败,匈奴随之展开报复,杀将掠人,之后面对匈奴铁骑的来去如风,汉军难有反击之力,死伤十余万,却始终无法击溃匈奴,泱泱大国,竟被欺辱至此?

整整十数年的战争,打的汉朝藏钱经耗,赋税既竭,整个文景之治的家底都被打空,再这样无休止的纠缠下去,或许整个汉朝都将会崩盘!他刘彻也将成为千古罪人,成为亡国之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群臣都在上谏:“不能再打了”


天下万民都在颤抖:“根本打不赢,匈奴人太厉害了”


汉武帝沉默了:“……”


他去到历次北伐的战争中伤残的老兵们安置之地,去慰问他们,望着那些衣衫褴褛,生活困苦的老兵们


心中亦是复杂万分:“真的不能再打了吗?”


功败垂成,农耕民族要和马背上的匈奴人比拼骑术,这谈何容易?

不!不!!绝不能如此收场!!!

这是种族之战,你死我活的战争,无法妥协!若不能征服游牧,必将为游牧所灭亡

除非彻底灭了匈奴的王庭!

武帝召见了当时唯一面对匈奴能够取胜的英雄将军卫青

只问了他一个问题

“后勤补给我来保证,你能否长驱直入,攻灭匈奴王庭?”

卫青思量了许久,举荐了一个人,他的外甥——霍去病

冠军侯登场了

面对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少年将军,许多人都在疑惑,简直是荒谬,打仗岂是儿戏,指望一个17岁的少年击溃匈奴?这简直是地狱级笑话!

汉武帝刘彻打量着眼前这个英气逼人的少年,却像是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目光如炬,天生贵气,睥睨天下。”

刘彻询问道:“你会用什么方法击溃匈奴?”

霍去病朗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但是只要给足我钱粮兵马,我肯定能拿下河西!

汉武帝笑了,“真像啊,太像了!”

正如汉武帝用人不拘一格,甚至可以在朝堂中容忍反对他的声音,霍去病,亦是如此,他组织了一支由各族人才组成的精锐小队,不管匈奴人,东胡人,西域人,还是汉人,唯才是举!

这一年17岁的霍去病带着八百人的精锐队伍跟着卫青的大军出发了!

漠北之战再次打响

可是就在卫青的大军在跟匈奴的主力厮杀正酣的时候,他却发现找不到霍去病了,原来这个年轻的将领带着他麾下八百人的预备队,带着匈奴人作为向导,顺着匈奴兵马来时的痕迹,一路长驱直入,深入大漠,竟然杀到了匈奴人的大本营!

而此时的匈奴主力在外,驻地兵力空虚,防守松懈,在措不及防之下,被吓破了胆

霍去病带着那八百个勇士,像八百头下山的猛虎,撕碎了对手!这一战霍去病带着这八百儿郎斩敌两千,其中包括单于的爷爷,更是俘虏了匈奴的丞相叔父等一堆权贵!创造了汉军与匈奴作战的最佳战绩。

在卫青的时代,已经证明了汉人的骑兵也不会输于匈奴人,如今,霍去病也证明了他的豪言——“用我必胜”!

接下来便是他的时代了!

十七岁霍去病一战成名,因勇冠三军,而加封冠军侯!

两年后,霍去病再次带着队伍出发,不到二十的霍去病率领仅一万骑兵精锐踏出了陇西,进了河西走廊。他带着队伍跨过黄河,渡过胡奴水,长驱直入上千里,六战破五国,斩杀俘虏一万八千余人,又一次刷新了汉军斩获的最佳战绩,并全身而退!

匈奴人悲怆而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当年肆意劫掠汉人的命运,如今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远方的西域诸国第一次被这个来自东方的文明所震撼,在彼时的西域诸国眼中,匈奴人简直是人间无敌,不可战胜的存在,那眼前这个英气昂然,年轻的过分的少年,莫非真是天兵神将不成?

攻守异形了

时间来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打响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年仅21岁的霍去病作为三军统帅率军出征,正面遭遇匈奴左贤王部᠎,宛如闪电呼啸,风卷残云,这场战斗霍去病以一万人死伤的代价正面打跨匈奴主力。

斩首俘虏七万多人,其中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让朝廷内外控诉其只会奇袭战,打赢只是运气,太过年轻不适合统领主力,诸如此类的声音彻底闭上了嘴巴。

随后霍去病带兵一路追杀,并奉命来到了狼居胥山昭告天地,进行封禅!因为这座山对于彼时匈奴人意义就相当于我们华夏文明的泰山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人纵百世千载又岂能忘却冠军侯!!!

封狼居胥,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军功祭祀的封禅

成为了后世中华大地兵家的至高荣耀,为后人所向往。

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在这里创下华夏武德的里程碑,中央之国的名号也在这一刻响彻世界!

至此我们中华文明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彻底站稳了脚跟!

自此汉族的自信达到了极点,自信骄傲到认为,除了天上的鬼神,人世间再无不可战胜之物,在随后的时代通使西域,征战四方,将生产力所能达到的可用之地均纳入掌控之中。

为什么封狼居胥被后世无数华夏儿郎奉为从军最高目标,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立族之战,没有封狼居胥,就没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没有汉宣帝定胡碑上所写——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中华文明也最终因此而将闪耀世界!


本文作者《吕小汪》,一个不懂历史的中二少年,又是如何看待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可以随手点个赞加关注,将给予作者更多创作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