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6 17:2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你这个心脏有点问题,要注意了。”医生一边盯着屏幕上的心电图,一边皱着眉对着韩建国说。
韩建国是某家国企的部门经理,退休前忙碌惯了,退休后生活一下子清闲了下来,就喜欢到处逛博物馆,看看展览,陶冶情操。
今天,他照常去了市博物馆,正逛着一个秦汉专题文物展,没想到半路上突然觉得胸口有些不对劲,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喘不过气来。
韩建国向来身体还算硬朗,突然的异常让他心里有些慌,于是赶紧离开展厅,直奔最近的医院。
这才有了刚刚医生对他说的那句话。
“心脏?我这不一直挺好的吗?平时我还经常去打太极,怎么会突然出问题?”韩建国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心里有些犯嘀咕。
医生拿着体检报告,语气平静但带着几分提醒:“韩先生,您今年60多岁了吧?
心脏问题到您这个年纪并不罕见,特别是一些冠状动脉硬化的问题,可能早就慢慢开始了。您今天的症状很典型,是心绞痛。”
韩建国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名词听着可不是什么好事。他赶紧问道:“那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啊?”
医生笑了笑,摆了摆手:“先别着急,心绞痛不一定代表已经有严重问题,但的确说明您的心脏负担大了。
像您这样年纪的人,如果不注意保养,心脏的健康很容易走下坡路。不过,养护心脏也不算晚,哪怕60岁才开始,只要方法对头,还是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的。”
韩建国一听还能补救,总算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有些好奇:“怎么保养呢?我平时打太极、散步,按理说也算锻炼身体了啊。”
医生点了点头,开始耐心解释:“没错,太极和散步是不错的运 动,但对于心脏的保养来说,光靠这些还不够。
心脏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除了运动之外,还受到诸多其他关键因素的显著影响。我这里有三招,专门针对护心的,您听听看。”
韩建国竖起耳朵,打算好好听听这“三招”。
医生首先说道:“第一招,控制好情绪。很多人以为心脏问题都是因为吃得不好、动得少,其实,情绪对心脏的影响也非常大。
尤其像您这样的退休老人,生活节奏改变,情绪波动反而比年轻时候更频繁。
情绪的剧烈波动、持续不断的焦虑以及高压环境,会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此以往,心脏所承受的负担将日益加剧。”
“情绪?这跟心脏还有关系啊?”韩建国惊讶不已,“平时心情不好的时候,确实觉得喘气都难。”
医生点头:“没错,情绪对心脏的影响一点不亚于饮食和运动。
据研究表明,长期沉浸在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中的人,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较于情绪稳定者高出约30个百分点。
心脏是对情绪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您的心绞痛可能也跟您最近情绪波动有关。”
韩建国回想了一下,最近老伴儿常常念叨他退休在家没事做,心里多少有点压抑,但他没太在意。没想到,这些“小情绪”竟然能累到心脏上。
医生见他若有所思,继续说道:“第二招,吃对食物。很多人知道吃太多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对心脏不好,却不知道心脏健康还有‘帮手’。
举例来说,那些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以及橄榄油等食品,均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为心脏健康提供了显著的保护与滋养效果。
这些食品有助于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并促进血液循环的顺畅进行。”
“这么说,我平时得少吃红肉,多吃点鱼?”韩建国问道。
“对,特别是像三文鱼、沙丁鱼这些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类,还有每天适量吃点坚果,比如杏仁、核桃,都是对心脏非常有利的。
反而像油炸食品、甜品、加工肉类这些,就要尽量少吃。它们会增加体内的‘坏胆固醇’,堵塞血管,久而久之导致冠心病、心梗。”
韩建国点头,这一条他倒也理解,毕竟常在电视上看到什么“吃得健康才能活得长”。
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忧:“可是医生,像我们这个年纪,吃这些有用吗?都60岁了,身体器官也没年轻那么强壮了。”
医生笑了:“不晚,绝对不晚。身体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哪怕您现在才开始调整饮食,也可以帮助减缓心血管的老化进程。
您想想,国外那些研究数据表明,60岁以上的人如果每周吃两次深海鱼类,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降低至少25%。
此外,随着岁月的流逝,血管硬化的进程会逐渐加速,因此,越早开始关注并调整饮食习惯,其预防与改善的效果便越为显著。”
听到这儿,韩建国突然觉得自己在退休后太“放飞自我”了,之前为了减压,老爱跟老朋友出去大吃大喝,想来这确实可能是个“罪魁祸首”。
“那第三招呢?”韩建国迫不及待地问道。
医生点了点屏幕上的心电图,郑重其事地说道:“第三招,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点——规律运动,但不能过度。
像您说的太极拳和散步,是好事,但要注意运动强度。您的年龄段,适度的有氧运动才是最好的护心方法。如果运动过度,反而会给心脏增加额外负担。”
“那我平时该怎么运动呢?以前还想去跑个步的。”韩建国有些疑惑。
“跑步也行,但要慢跑,而且要根据您的心脏状况来调整。
一般来说,像快步走、游泳、骑车这类中等强度的运动就足够了,每次30分钟,每周三到五次,能显著增强心脏的供血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医生顿了顿,继续补充道:“但也不能贪多,尤其是刚开始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量容易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去年我们医院有一个老患者,姓张,65岁,退休后想加强锻炼,跑步的时候没控制好节奏,结果心脏受不了,发生了急性心梗。”
“那太吓人了!”韩建国被吓了一跳,心想,自己可不能瞎练。
“所以说啊,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对心脏有问题的人来说。
有研究显示,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让心脏功能提升15%到20%,而且还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这些对您这样60岁以上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听完医生的讲解,韩建国深感豁然开朗。原来,养护心脏还得这么细致,单靠日常生活中的随便锻炼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燕声.身体虚弱,要注意保护心脏[N].保健时报,2022-0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