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喝茶闻香的艺术,5个秘诀让你快速掌握

发表时间: 2022-12-28 15:35

喝茶闻香的艺术,5个秘诀让你快速掌握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赏梅,还得是下雪天。

只可惜,福州这座极南的城市,冬天甚少下雪。

即便有下᠎雪,多数也是在鼓岭、北峰上面,降落薄薄的小雪。

等游人听到消息,纷至沓来,一早也就化了。

很早之前就在想,等到林阳寺下雪后,要赶过去看一次梅花。

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的大环境特殊,冬至过后,冬阳和煦。阳光暖洋洋的,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这样的光景,还是宅在家里喝杯茶吧。

关于梅和雪的关系,曾有一句经典评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暗香浮动,盈盈而来。

一段香,是寒梅的点睛之笔。

于喝茶而言,袅袅茶香,实属好茶的灵魂。

喝茶不闻香,总感觉缺了几分韵味。

但近期接到不少反馈,“茶香太抽象、太难捉摸,闻不懂茶香怎么办?”

“为什么老茶客口中的花香、果香、毫香、药香,自己什么也闻不到?”

为了提升闻香能力,这5点小技巧值得借鉴。

《2》

一、趁热闻香。

趁热闻香是解决闻香不准的最好方法。

只要一款茶没有严重跑气变味,茶香尽失,趁热闻香时不可能闻不到一点儿香味。

趁热去闻茶香,香气感受更清晰的原因很简单。

沸水快速冲泡后,大量芳香物质正在上扬。

受到高温影响,茶香释放处于活跃状态。

要是泡开之后,隔了十几分钟,再去揭盖闻香。

盖上附着的香气,一早就飘散了,难以形成完整的闻香体验。

再说了,不同温度下,茶香释放状态不同。

沸水冲泡,趁热闻香,能闻到最馥郁、高扬、多元的前调香气。

温度稍微降一些,只能感受到中调香。

等到最后,一杯茶彻底凉了,只能勉强闻出几分尾调冷香。

从前调、中调,到尾调,香气馥郁程度不断递减。

为了闻准茶香,当然是趁热闻香效果更好。

《3》

二、不同温度闻香。

喝茶闻香时,为了完整确认一款茶的香型变化,建议分多次闻。

趁热及时闻,稍微降温后再闻,彻底凉透后去闻冷香。

把握前、中、尾调的香气变化。

不同温度下,茶香释放不同。

滚烫沸水冲泡下,高沸点茶香,率先登场。

等到盖碗内的余温,渐渐降下,中沸点香气出现。

最后在凉透的叶底里,仅剩下低沸点香气存在。

以白茶寿眉为例,陈了三、四年的高山秋寿眉(散茶),刚泡开时,药香、花香相对常见,尾水常会浮现粽叶香。

像看一场电影,没有看到剧终落寞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幕后彩蛋是什么。

喝茶时,闻香是“进行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但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多次闻香,效果更好。

《4》

三、不同部位闻香。

盖碗泡白茶,可从多个角度展开闻香体验,大致流程顺序如下。

先闻干茶,再揭盖闻香,接着感受落水香,细嗅挂杯香,最后才到闻叶底香。

以闻干茶香为例。

在开箱取茶期间,缕缕茶香早已随即飘扬出来。

当你打开满满一大箱3、5斤左右的白茶,闻香体验更为明显。

不过,如果仅有一小罐150克,或者一小饼200克的白茶。

开封取茶期间干茶香气若是闻不准,倒也不用心急,因为还有后招。

提前取出冲泡所需的干茶,及时原样密封,再去烧水泡茶。

烧沸一壶水,先烫壶温杯。

将盖碗、公道杯、小茶杯等泡茶所需物件,用热水烫一遍。

趁热投入干茶,轻轻摇晃盖碗,再揭起一角闻香。

受到丝丝缕缕热气熏蒸,干茶内部的香气,会更清晰直观地飘扬出来。

《5》

四、小口啜茶。

干茶香、盖香、叶底香等,都是依靠“闻”出来。

而落水香比较特殊,它更依赖于喝茶感受。

落水香,即茶香落入茶汤当中的意思。

一杯好茶,香气与茶味是水乳相融的,彼此并不分离。

泡茶时,茶香不断向外扩散。

一部分飘散到四周空气里;一部分被拦截在杯盖;一部分沉入茶汤内,形成落水香。

感受落水香,推荐小口啜茶。

又或者,换一个说法。

为了喝到更香、更好喝的茶汤,建议啜着喝。

哪怕再好再名贵的茶,大口牛饮进入,也难辨其味。

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而入,不解其味,是一个道理。

啜茶喝,主要分三步骤。

先小口快速啜入一口茶,别急着咽下,尽量让茶水在舌面稍作停留。

期间还可以用舌头推动茶汤,让茶水均匀遍布口腔。

从而方便调集全方位的味蕾感知细胞,感受茶汤当中的香气、滋味。

迅速啜茶瞬间,茶水快速撞击在唇齿上。

类似农历八月的钱塘大潮,惊涛拍岸之际,远远的站在一旁就已经能在空气里闻到丝丝水雾的气息!

《6》

五、小茶杯喝茶。

喝茶闻香,还可以借助道具。

比如,选一个容量小、杯口偏窄的茶杯喝茶。

窄口茶杯更利于聚香,香气不容易快速飘散。

比起宽口的杯子,更利于喝茶者感受茶香。

再说了,冬天气温低,热茶温度下降速度快。

窄口的茶杯除了能聚香外,还利于温度的保持,散热速度不至于过快。

冬季喝茶,选窄口的小茶杯喝茶,更应时应景。

喝茶这件事,除了字面上的“喝”,还讲究“品”字。

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解渴而喝茶,而是为了感知更细腻的茶汤风味。

以品茶为出发点,喝入茶水时最好是小口饮入。

用小茶杯,小口喝入,细啜慢品。

会比用大茶缸泡茶,大口畅快饮入时,闻香感受会更细腻准确。

《7》

闻香这个举动,不需太刻意。

它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

香道里有一个概念,叫“听香”。

丝丝、袅袅、缕缕的抽象香气,不说闻香、品香、嗅香。

而是用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听”字。

原因是,人体对香气信息的接受,类似对外界声音的感知。

哪怕没有刻意捕捉香气,也能任芬芳自来,无影而散。

提升闻香能力的方法技巧虽多,但关键前提在于茶叶品质好,香气特征足够清晰。

不然闻香方法掌握再多,拿到一款香气​寡淡的劣质茶,也是毫无对策。

毕竟,从劣质茶身上能闻到的可不是美妙精彩的茶香。

而只是剩下怪异不堪的杂味、异味、变质味!

更多关于喝茶闻香的知识

闷⁡泡3分钟再闻香,这一喝茶法靠谱吗?正确的闻香方式是这样的

白茶闻香,是闻盖子还是闻叶底,记住这些步骤,轻松闻出白茶香

闻不到、不会闻、闻不好?学会4个喝茶闻香的技巧,轻松喝懂茶

干茶香这样闻可不对,解锁正确的4种闻香姿势,一分钟就能学会

毫香、花香、竹叶香,推荐3种闻香方法,将白茶的香气一网打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