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白茶饼泡茶神器:6种茶具让你轻松泡出好味道

发表时间: 2024-01-04 09:47

白茶饼泡茶神器:6种茶具让你轻松泡出好味道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喝茶的美好,不止茶汤入口刹那的味蕾体验。

而是整个安闲放松的泡茶过程。

像爬山看风景,要慢慢走,慢慢欣赏。

一心想着抵达,忽略路上风景。

欲速则不达,得了速度,反而丢了悠闲心境。

某种意义上,忘记目的地,才能更好抵达。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悠闲喝茶的心境,也是如此。

喝茶,不单是“喝⁣”。

当你沉下心,放下杂念,专注在手上的动作。

翻出接下来准备泡的茶,再根据具体情况,“看茶泡茶”,准备接下来所需的冲泡物件。

将一系列的器物,合理罗列在茶桌上。

舒适落座在泡茶位,便能开启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悠闲茶时光。

既然,泡茶喝,要根据具体茶叶来准备冲泡用具。

泡白茶饼时,所需茶器又有哪些?‎

《2》

一、茶刀。

喝茶饼,少不了撬饼工具。

对付压制偏紧的沱茶、熟普、黑茶砖等,建议用茶针。

茶针的顶端,呈尖锥状,锐不可当。

‭更锋利,更具穿透力,能从紧压抱团的沱茶里,快速穿刺出空隙,方便下一步的撬解。

但对于白茶饼,茶刀的实用性更强。

按圈内主流,白茶压饼不会过分紧实,撬茶难度比沱茶低。

选两侧扁平,边缘略有锋芒的茶刀,更有利从完整一大块茶饼里“片”出薄片。

类似吃烤鸭,吃片皮鸭时所用的切割方法。

完整“片”开,内部组织才能又薄又完好。

撬茶时,将茶饼展开,平放在桌面。

单手固定茶饼,另一手持茶刀,顺着茶饼层次,将茶刀水平伸进去。

接着,适当划出一个扇形,再顺势往上抬起。

便会有一小片类似土豆片的茶叶,从整体里撬开分离。

二、茶则与克秤。

撬白茶饼,要参考吃自助餐的做法,吃多少,取多少。

完整一饼300克、350克的茶饼,不适合贸然全部拆散。

当你有喝茶打算时,取出茶饼,撬出单次所需用量就行。

当然,现实状态下,没人能保障一步到位。

撬茶时,先按上述操作,撬出一小片薄片。

然后,找出克秤,将茶则放在克秤上先去皮(去掉皮重)。

按照克秤屏幕的数字显示,多退少补。

如果一小片茶,称出来显示只有4.2克。

剩下的差额,可用一旁撬散的茶叶补上。

凑足5克,方便单次冲泡。

当然,要是称重显示,克重远超5克。

则要取下一些,以免投茶量过多,泡出偏浓的茶汤滋味。

三、主泡器优先选盖碗。

称重结束后,撬茶备茶的工作,暂告一段落。

这时先别急着泡茶,而是先将摆在桌面的茶饼,妥善密封收纳起来。

日常喝的茶饼,可放入大小配套的密封拉链袋。

密封袋,要选材质厚实、没有异味的。

将茶饼装入其中后,认真捏紧袋口,再将这饼茶放回置物柜、抽屉等干燥阴凉的安置处。

需要“赏干茶”时,不适合让整饼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细细欣赏从中撬出来的茶饼片即可。

拿起茶则,便可仔细观察这饼​茶的用料情况。

赏茶结束,烧水泡茶。

冲⁧泡白茶饼,主泡茶器建议用白瓷盖碗。

盖碗,不存在“一壶一茶”说法,百搭又实用。

考虑到茶饼饼体积紧结,不似寿眉散茶那般蓬松。

选盖碗时,哪怕口径窄一些也无妨,只要留出防烫的碗沿宽度即可。

宽口盖碗,兼容性强,便于投茶。

而口径稍窄的盖碗,有利茶香聚集,冲泡白茶饼时更适用。

四、公道杯。

盖碗泡茶喝,少不了搭配公道杯。

公道杯与盖碗之间,关系密切。

两者之间,是黄金拍档。

堪称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或许,在个别地方,还保留直接喝盖碗茶的古法。

像四川当地的茶馆,泡当地花茶时,不分离茶水。

单手拿起盖碗,另一手打开盖子,轻轻持盖一挡,拦截汤面浮起的茶叶,就可顺势将茶汤饮入口中。

但这种喝盖碗茶的做法,已非茶圈主流。

当下的盖碗用法,更流行冲泡出汤。

拿起盖碗,倾倒茶汤期间,茶水会顺着合盖缝隙,快速流出。

好似一条飞瀑,飞流之下。

此时,底下少不了准备公道杯承接茶水。

泡白茶饼,公道杯选玻璃材质、陶瓷材质皆可。

但要确保一点,材质表面光滑紧密,不存在吸附茶香的毛孔,才能完整呈现白茶饼的独特香气。

那股有别于散茶的成熟茶香,更能原汁原味呈现。

五、主人杯。

平时泡茶时,茶桌上少不了基础三件套。

即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品茗杯也叫茶杯,是直接喝茶使用的杯子。

而主人杯,属于茶杯的一种。

选主人杯,没有特定器型、釉色、图案的讲究。

区分普通茶杯与主人杯,看的是使用范围。

因为,主人杯仅限自己使用。

当你泡茶招待客人时,要根据在场喝茶人数,准备配套的茶杯数量。

而自己喝茶,可用普通茶杯,也可用自我专属的主人杯。

如果是一个人喝茶,悠闲打发时光。

为了体现个人审美趣味,方便喝茶品尝期间的“赏物”。

选一个釉色独特,画工细致的主人杯,更能丰富喝茶愉悦感。

六、壶嘴稍长的烧水壶。

茶桌上的烧水壶,要选择适合泡茶的。

普通家用款烧水壶,常见造型是宽嘴。

倒出热水的壶嘴,又宽又扁。

扁口宽嘴的水壶,倒出热水时,水流很快。

下面摆一个玻璃杯、马克杯接水。

哗啦哗啦,短短一两秒,就能倒出满满一大杯。

但到了泡茶时,这种宽嘴烧水壶并不友好。

当你往盖碗内注水时,很难有效控制水流。

不方便环壁打圈注水;

容易出现注水过量,溢出一圈热水的尴尬;

从宽嘴喷涌而出的滚烫热蒸汽,还容易将泡茶人的手指熏伤烫伤……

考虑到这点,为了更好的泡茶效果,烧水壶要选壶嘴稍微长一些的。

比如,长嘴壶、鹤嘴壶等。

滚烫沸水通过细长壶嘴,呈现细柱状流出。

更利于均匀打圈环绕,控制注水量!

《3》

泡一次茶,茶桌上所需的物件并不少。

除了上述具体点名的“大件”外,还有不少细枝末节需要留意。

比如,茶巾。

茶巾建议选深色,吸水强的。

茶巾,好比是茶桌上的“美容师”。

当泡茶期间,茶水不小心洒在桌面时,及时用茶巾收拾桌上残局,更能实时维护整体美观。

比如,杯垫。

茶杯底下,加一个垫子。

遇上泡茶待客时,将茶汤分入小茶杯后,需要将这杯茶移近客人面前。

但此时,切忌用手触碰茶杯的杯口,不然会留下一圈不卫生的指纹污渍。

垫上茶杯垫,双手拿着杯垫,将茶汤递到客人面前,更显正式。

又比如,茶滤。

撬得比较碎的茶,可以考虑用茶滤挽救。

但要确保,茶滤的滤网没有任何残留茶渍,没有任何怪味,不然会影响茶汤滋味。

如果是白毫比较丰富的白牡丹饼、春寿眉饼,不推荐用茶滤。

即便汤中偶有个别碎叶,倒入公道杯后,碎叶也会自动沉底,不必担心喝到碎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