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独自修行遭遇困境,五台山老和尚求助无门

发表时间: 2024-10-31 17:25

独自修行遭遇困境,五台山老和尚求助无门

说到和尚,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是身披袈裟、手持佛珠,远离尘嚣的世外高人。

然而,当镜头对准山西五台山深山里的一个老和尚时,情况却截然不同。

77岁的他,已经独自在山上苦修了13年。

面对镜头,他哽咽地说道:“求你们照顾照顾,要是没人管,我就要往死冻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行?难道修行了一辈子,最后年老的时候,只能忍冻挨饿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

清圆洞寺的老和尚

凡凡是一位热爱历史文化的自⁣媒体博主,他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山西的旅行见闻。

2024年10月,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新的视频。

在山西五台山深处,他偶然间发现了一座在悬崖峭壁
上的古寺。

这座古寺名为清圆洞寺,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它隐匿于两座大山之间,环境清幽,建筑宏伟壮观。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极少有人前来参访。

博主凡凡

前往清圆洞寺的道路崎岖难行,需要翻山越岭,沿着山间小路向前走。

道路两旁是陡峭的悬崖,脚下的路面坑洼不平,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深渊。

凡凡小心翼翼地攀爬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凡凡终于来到了清圆洞寺脚下。

远远望去,古寺的外观雕梁画栋,然而走进寺内,却是另一番凄凉败落的景象。

寺庙外景

就在这时,凡凡在寺院一侧的山洞中发现了一位年迈的老和尚。

老和尚独自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无力地向凡凡招手。

凡凡走进山洞,看见了老和尚的居住环境的全貌。

这里十分简陋,空间狭小,墙壁上布满了裂痕,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老和尚的床铺只是几块裸露的木板,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被褥。

老和尚

在床脚处,有一个简易的土灶,老和尚靠着这些烧火做饭。

桌子上摆着几个掰碎的馒头和一小块发霉的月饼,这是老和尚的午餐。

见到凡凡前来,老和尚努力想要起身,却因为体力不支又跌回了床上。

经过老和尚的诉说,凡凡了解到一些老和尚的状况。

老和尚的午餐

他腿脚不好,不能走远路,每天最多只能拄着拐杖在山洞附近走走。

为了御寒,他在山洞外搭建了一个简陋的小屋,窗户上糊着塑料布。

山洞旁有一小块土地,老和尚就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以解决果腹之需。

但即便有了这些,老和尚的生活仍然十分不易。

老和尚腿脚不好

每年冬春季节,大雪封山,山路更加难以通行,老和尚经常被大雪围困在山中。

年⁤事已高,再加上经年累月的苦修,这位老人的身体已经变得十分虚弱。

但山洞中没有水电,为了取水他不得不每天步履蹒跚地走到山涧边,有一次还因此摔倒受伤。

他感叹⁢道,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山西凡凡个人账号

老和尚的悲惨诉求

老和尚提到,在附近的朝阳寺,住持方丈慈悲为怀,常常接济他一些饭食。

这对于身处困境的老和尚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然而,从清源寺到朝阳寺,山路崎岖,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太过艰难

老‫和尚无奈地说:“我这把老骨头,爬一趟山,就得休息几天。”

朝阳寺师父接济

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凡凡的心中充满了敬意,他想做点什么帮助一下老和尚。

面对凡凡的热心,老和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着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求你们照顾照顾,要是没人管,我就要往死冻了。”

泪水顺着老和尚布满皱纹的脸庞流下,凡凡看着这一幕,心中更加不忍。

老和尚求助

凡凡觉得自己虽然无法扭转老和尚的命运,但至少可以为他带来一些温暖和希‮望。

他当即表示,会下山为老和尚购买一些食物,并为他办一张水卡,解决他的吃水问题。

老和尚听到这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泉涌,他一把握住凡凡的手,连连道谢。

当凡凡将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快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网友评论

一些网友对老和尚的处境表示同情,认为社会应该给予这些苦修的僧人更多的关怀。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发表了冷漠的评论。

“出家人不就应该吃苦吗?这个和尚是不是慧根不足啊,才会乞求别人的帮助?”一位网友评论道。

还有人认为,真正的修行就应该超脱世俗,不应该有任何享受。

网友评论

也有人嘲讽老和尚,说他现在后悔当初选择苦修,觉得太苦了,但为时已晚。

面对这些争议,凡凡感到十分无奈。

他想要为老和尚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显得如此单薄。

因为大多数人生活在温饱之中,无法体会老和尚内心的苦楚。

网友评论

老和尚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并非无所事事地待在寺中。

他每天都要打扫庙宇,修缮残破的建筑,工作量之大,常人难以想象。

相比之下,外面的人到了60岁就可以退休,领取退休金,过上安逸的生活。

而老和尚却孤零零地生活在山中,连生病都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

老和尚

虽然老和尚是一名修行者,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修行之路本就崎岖难行,但修道并不意味着成佛成仙,僧人们仍然需要吃饭过日子。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和尚只是一个谋生的职业,并非人人都有“慧根”。

而一些网友却说出“真正的修行不应享受”这样的话,不啻于在老人的伤口上撒盐。

博主决定帮忙

老和尚苦修原因

其实,老和尚选择苦修,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

清源洞寺,是一座命运多舛的寺庙。古籍记载,唐朝时期这座寺庙就已经破败。

1955年的时候,有两个五台山的老和尚来到这里重新建造了五间殿宇。

但是到了1988年,这里发生了一场火灾,殿宇被烧得一干二净。

老和尚‬

火灾后,寺庙里只剩下一些古老的塑像,结果没过多久,这些塑像也被偷走了。

16年前,当老和尚第一次来到清源寺时,这里一片废墟。

老和尚看到这一切,心中升起一个念头:他要重建这座寺庙,让它重现昔日的辉煌。

于是,他毅然决定留在这里,开始了他的苦修生涯。

老和尚的床铺

在最初的日子里,老和尚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山里没有粮食,他就采摘野果充饥。

他每天都会进山⁡砍伐木材,然后独自一人将它们扛回寺中,用于修缮殿宇。

但是,仅凭老和尚一人之力,修缮寺庙实在是太过艰难。

他需要雇佣工人,购买材料,但这些都需要钱。

寺庙内

于是,老和尚选择下山,在工地打工赚钱。他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用于寺庙的修缮。

但即便这样,寺庙修好后,他还是欠了工人不少工钱。

为了还清欠款,他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在山下打工,这才还清。

即便是寺庙修缮完毕,老和尚仍然选择住在自己搭建的小屋里。

自己打水

他将最好的房间供奉佛祖,自己却忍受着风吹雨打,在这里苦修了13年。

在他看来,出家人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清净无为的心,不应执着于物质享受。

老和尚告诉凡凡:“生活虽苦,但要学会放下、接受、包容,用微笑面对一切。”

他的物؜质生活虽然简陋,但内心却十分祥和。

没人管就冻死了

虽然生活清贫,他却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靠着自己的双手修缮寺庙。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老和尚的不懈努力下,清源寺的外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曾经残破的天王殿、大雄宝殿,重新焕发出金碧辉煌的光芒。

凡凡听了老人的故事,心里感到一阵酸涩,他长舒了一口气,暗自决定要做些什么。

博主帮忙

在人生的暮年,老和尚选择隐居山林,苦修悟道,这样的精神令人动容。

但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又让他饱受煎熬。

在视频的最后,凡凡告诉大家,他以后没事的时候就来做做义工,好好伺候伺候老和尚

博主帮忙

实际上,在偏远一些的山区,像清源寺这样的小寺庙,一直都是由这些苦修的僧人默默守护。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却从未得到过任何补贴。

对他们而言,苦修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红尘中保持内心净土的方式。

老和尚

结语

老和尚为了追寻内心的宁静,选择了远离尘世的生活。这种选择,并非常人所能理解,但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信仰和选择,不应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老年群体曾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今,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无论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如何,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和照顾。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时,就应该做好自己,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对于僧人群体,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希望老和尚能得到应有的照顾,希望他的修行之路能够持续下去,也希望像清源寺这样的古寺能够永存。

老和尚

【参考文献】

山西凡凡个人社交账号-2024-10-24——《山西77岁老和尚,竟在山洞苦修13年,没吃没喝哭的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