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4 12:26
中国人天生就是“一半道家主义者和一半儒家主义者”,将这两种相反的思想调合起来,便成为中庸的哲学,也是一种“半半哲学”。
正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旅途中,难免要经历各种是非对错,苦乐悲欢,虽不能事事如意,却也能半生欢喜。
浮生过半,再回头审阅人生,原来最好的状态是:一半一半。
对待人情: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郑板桥说: “难得糊涂。”
人情来往中,人人都追求精明,唯恐被人算计。
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惴惴不安于个人得失。
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糊涂一点,反而能得到好人缘,做事也会顺利。
对待别人的责难,要糊涂一点儿。
人与人的认知不同,理解有差异,有时你的好意换来一头冷水,保持沉默就好了。
俗话说: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有时,沉默胜过雄辩。
面对不同于自己的声音,不去计较,凡是能伤到你的话,也是能渡你的箴言。
计较得多了,你就输了。
一半清醒,一半糊涂,你会觉得生活惬意而美好。
杨绛说:
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缺憾。当圆满了事业,就可能忽略了家庭;当欣赏了日出,就可能错过了夕阳...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讲的是三种自然现象,又比喻的是为人处世的姿态,也是先辈留下的至理名言。大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关键在把握一个度。只有中和恭谦,虚怀若谷者,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日积月累,不断迈向心灵的理想王国。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半”字入景,诗便渐至佳境;“半”字入人生,生活就不会“山穷水尽”,反而处处是“柳暗花明”。
懂得了“半命半天”随机遇,所以“半贫半富”心也安;懂得了“半取半舍”是行善,所以“授人玫瑰”心也甜;
懂得了“半智半愚”是圣贤,所以“难得糊涂”人称赞;懂得了“半欲半禅”皆随缘,所以人生快乐似神仙!
人生本就是一道未解的选择题,从不圆满,也不全是遗憾。
有苦,自我释放;有乐,欣然品尝,人生的路,悲喜都要走,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有些事,做不到就放下吧,别再执着;有些人,感动不了就放手吧,别有执念;有些路,终究都是要一个人走的。
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学会释然,生活才能和和美美!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再好的人生,也有遗憾;再好的日子,也有难关。人人渴望圆满,但人人却不得圆满。
生活常常是阴晴不定的,给你些苦头,再给你些甜头,又给你些盼头。
清代的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而郑板桥更是留下了“难得糊涂”的墨宝,可见,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一半一半。一半清醒,一半糊涂,一半执着,一半释然,一半拥有,一半遗憾,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争取,一半随缘。
人情往来无不复杂,世间万物走马观花,在这世间讨生活,想活得不那么累,还是要存一些糊涂心的。
与人相处,不必太过计较,也不用太过认真。人都是存着私心的,只要不触及底线,又无伤大雅,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呢?
生活原本就是错综杂乱的,每个人认知不同,立场不同,自然感受不同,若是凡事都要弄个明白,争个对错,势必累人累己,伤人伤心。
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好听的话别当太当真,难听的话别太走心,你在别人口中的好与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别解释,要坦荡,且善良。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不评论他人是一种修养,而不惧怕他人的评论则是一种修行。
谁都免不了,被议论,被非议,被责难,只要自己不放在心上,就算是洪水猛兽也难伤你。
为人处世,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很多事心里明白就好,不必去挑破。
没有圆满的生活,只有知足的心态,家财不必万贯,日子不必红火,钱多钱少,够花就好,路顺路逆,顺其自然,坎坷不断,随遇而安。
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未来之事多两半,一半归于前尘,一半赠与后缘,生活之事多两半,一半靠争取,一半要随缘,人生不必太圆满,惊喜一半,忧愁一半。往后余生,不求事事圆满,但求问心无愧,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便是人间小圆满。
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生活本如此,现实无法改变,只有淡然面对。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愿你漂泊万里河山,归来依旧一汪碧泉。愿你阅览千态人间,归来不改眉目清浅。愿你踏破万丈红尘,归来仍是飘飘少年。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就是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法道自然的处世哲学。阴阳平衡,左右兼顾,便不会顾此失彼,剑走偏锋,偏颇极端。“半智半愚半圣贤”,既是做人的思想观念,也是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人生不顺心事,常十有八九,谁都可能碰到。假若你在现实中遇到了各种难题;假若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灰心,不要欺骗自己,选择逃避。消极遁世,饮鸩止渴,不解决问题。你要找到合适的应急办法,豁达隐忍中坚持下去。面对无关紧要的事件、场所,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真情去拥抱生活。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不亦悦乎!对一事物一景一地,半半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犹如雾里看花,如影随形,似是而非,给人一种朦胧美。正像明代诗人梅鼎祚所写的看景 诗:
半水半烟看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仿佛一幅铺开的山水画,在云雾缭绕的仙阁闺房中,走出刚刚揭开面纱的少女,迈着轻盈的碎步,且行且住间楚楚动人。谁又能说这其中不是隐喻着做人之道呢?
最能体会远古先哲中庸思想和道德状态的还要数清代的李密庵,他的《半字歌》真成了人生箴言。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桑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占半。
【释文】
这首诗共203字,运用了41个“半”字。
气韵贯通,文笔流畅,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读罢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细细赏析。
既是对平生的总结,又是劝世的形象经验。
如同常言:五指并拢握拳收臂,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半屈半就,迂回求全,舍末逐本,顺其自然,这才是做人最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