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21 00:43
执笔者:好忘客,一个喜欢历史、军事的撸猫男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十六日,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划破天际,62岁的老皇帝迎来了他最小的儿子——二十四阿哥胤祕。
此时正是“九子夺嫡”白热化时期,皇子之间的手足相残、你争我夺让康熙忧心忡忡,而小儿子的到来似乎将阴霾一扫而空,因此康熙对这个孩子非常宠爱。
胤祕的生母姓陈,是汉人出身,没有什么背景,在讲究子凭母贵、阶级森严的清朝,胤祕几乎就等于没有了出头之日。
加上胤祕年龄太小,对皇权没有染指的可能,也就远离了激烈的夺嫡之战。
正斗得不可开交的阿哥们,对这个毫无威胁的弟弟也甚是喜爱。
就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胤祕,在蜜罐中一天天长大。等到他6岁那年,康熙驾崩,新帝登基,朝廷变天,不少人惶惶不可终日,深怕被雍正清算,而胤祕不仅不用担心,反而更受宠了。
雍正对胤祕到底有多疼爱呢?一句话,当自己的亲儿子来养了。
在胤祕的生母陈氏穆贵人去世后,雍正为了方便照顾这个弟弟,特地将胤祕接到宫中抚养,亲自监督教导,并且对他百般爱护。
雍正初年,为了加强皇子教育,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雍正命设置尚书房,精心挑选老师组建教学团队,其中不乏满汉大学士等重臣,皇子只要满6岁,就进入书房读书。
可以说,这尚书房是皇子专属学堂,可雍正大手一挥,让弘历兄弟几个带着胤祕这位小皇叔一起读书学习。
胤祕比弘历还小5岁,跟其他小孩子一样贪玩,所以在尚书房读书有时不够用功,雍正就像个老父亲一样,苦口婆心地劝学,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雍正九年,胤祕刚满15岁,雍正就迫不及待让他出去历练,派他前往太庙行礼,这是胤祕第一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雍正又想起胤祕到结婚年纪了,于是亲自为他选择了一门亲事,是雍正亲妈的侄孙女。雍正还下令以郡王的规格准备婚礼,而此时胤袐的哥哥们,不过就是贝勒,胤袐直接超越了哥哥们。
雍正十一年,胤祕刚满17岁,雍正立即给宗人府谕旨:“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
就这样,胤祕首次封爵就一步到位,直接被封为和硕諴亲王,这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年龄最小封亲王的,而且是直接封亲王,年纪轻轻享受亲王待遇和俸禄,养尊处优,过着潇洒的生活。
与之相比,老十七胤礼工作堪称劳模,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直到31岁才成为亲王,而雍正自己的亲儿子弘历也是到23岁才封亲王,其他人就更不用说,看到胤祕估计得羡慕哭了。
雍正驾崩后,弘历继位,成为乾隆皇帝,从雍正手里接过接力棒,继续宠自己这位小皇叔。
乾隆一上任,就给胤祕举行册封仪式,又是晋升又是修建新的王府,还追封胤祕的生母陈氏为皇祖穆嫔,并且特派两位翰林官做胤祕的师傅,用心教导,从严劝诫。
乾隆五年,乾 隆左思右想,觉得对小皇叔的恩宠还不够,得加大力度,于是封胤祕为镶白旗蒙古都统,职掌一旗。
胤祕确实很有才华,没有辜负大侄子的信任,工作办得漂亮。龙颜大悦的乾隆当下调胤祕担任正白旗满洲都统,正白旗可是上三旗之一啊。
这还没完,乾隆十八年,乾隆为了让胤祕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让他管理御书处。再后来,鉴于胤祕的能力突出、表现优秀,乾隆又安排他去宗人府处理事务,紧接着又被派去主管玉牒馆事务。
要知道,宗人府和玉牒馆这两个机构事关皇室宗族大事,允祕能够接管这般的工作,足见乾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乾隆三十八年,胤祕病重,乾隆亲自探望。胤祕辞世后,乾隆伤心不已,亲自拜祭,给他赐予“恪”的谥号,对胤祕老实本分,恪守原则,低调处事的特质给予高度评价。
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深受三代帝王宠爱的胤祕,当个富贵王爷,一生安安稳稳、顺顺利利。反观胤祕的所有兄弟,很少有较好的下场。
出生时间恰到好处的胤祕,直接开启了躺赢的人生,可以说是足够幸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