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红衣发丧背后的冤屈与复仇

发表时间: 2024-11-24 10:54

红衣发丧背后的冤屈与复仇

红衣发丧之谜

在清末民初那会儿,江南水乡有个叫柳河湾的小村庄,村头住着一户姓赵的人家,当家的是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名叫赵大柱。

赵老汉为人忠厚,平日里靠打渔为生,膝下育有一独子,唤作赵小六。

赵小六自小聪明伶俐,十六岁那年,赵老汉拿出全部积蓄,送赵小六到镇上的学堂念书。

赵小六也算争气,几年后考中了秀才,成了村里唯一的文化人。

这日,赵小六从镇上回家探望老父,刚进村口,就见村里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赵小六心中疑惑,急忙拉住一个乡亲询问。

那乡亲叹了口气,说道:“小六啊,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爹他……他出事了!”赵小六一听,脑袋“嗡”地一下,拔腿就往家跑。

等他赶到家中,只见老父赵大柱直挺挺地躺在堂屋的灵床上,脸色惨白,双眼紧闭,早已没了气息。

赵小六扑在父亲身上,哭得死去活来。

原来,赵老汉前几日在河里捕鱼时,不慎失足落水,等乡亲们发现将他救上岸时,人已经不行了。

赵小六强忍悲痛,为父亲操办丧事。

按照当地的习俗,死者须在家中停放三日,待亲朋好友吊唁完毕后,方可出殡下葬。

然而,就在赵老汉停尸的第三天夜里,村里却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儿。

那晚,赵小六守在父亲的灵床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睡梦中,他仿佛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接着,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六,快醒醒,你爹的冤屈还未昭雪啊!”赵小六猛地惊醒,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只有父亲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以为是自己太过悲伤,产生了幻觉,便没有多想,继续躺下睡觉。

可刚闭上眼,那声音又响了起来:“小六,你爹死得冤枉啊,你得为他报仇!”赵小六这回彻底清醒了,他环顾四周,仍是不见人影,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寒意。

次日一早,赵小六将昨晚的怪事告诉了乡亲们。

大家听后,都感到十分惊讶,纷纷猜测是不是赵老汉的魂魄回来托梦了。

有人提议,不如请个道士来做法,看看能否查出赵老汉的死因。

赵小六觉得有理,便托人请来了镇上的一位道士。

那道士来到赵家,一番查看后,眉头紧锁,说道:“赵老汉死得蹊跷,他并非失足落水,而是被人害死的!”此言一出,在场的人无不震惊。

赵小六更是悲愤交加,请求道士一定要查出真相,为父亲报仇。

道士点了点头,说道:“要想查明真相,必须开棺验尸。”赵小六闻言,立刻吩咐乡亲们帮忙,将父亲的棺材抬到村外的一片空地上。

道士取出一张符咒,贴在棺材上,口中念念有词,随后猛地揭开棺材盖。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赵老汉的尸体竟然没有腐烂,脸色还隐隐透着红光,仿佛还活着一般。

道士伸手在赵老汉的胸口按了几下,突然,赵老汉的口中吐出一口黑血,随后,他的双眼猛地睁开,死死地盯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啊!”众人吓得齐声尖叫,纷纷后退。

道士却面不改色,从怀中掏出一面铜镜,对着赵老汉的尸体照去。

只见那铜镜上光芒一闪,镜中竟显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那人影正是赵老汉,只见他浑身是血,指着一个方向,口中似乎在说些什么。

道士收起铜镜,对赵小六说道:“你爹的冤魂告诉我,他是被人推下河淹死的。

你回去好好想想,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赵小六闻言,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人影——村里的木匠李二狗。

这李二狗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偷鸡摸狗。

前几日,赵小六从镇上回来时,曾撞见李二狗在偷村里的王寡妇家的鸡,赵小六上前制止,将李二狗扭送到村长那里。

村长念在李二狗初犯,只是训斥了几句,就放他走了。

李二狗因此怀恨在心,曾多次扬言要报复赵小六。

赵小六将此事告诉道士,道士听后,说道:“看来,这李二狗就是杀害你爹的凶手。

不过,要想让他认罪伏法,还得找到更多的证据。”说完,道士让赵小六准备一些纸钱和香烛,晚上到河边做法,召唤赵老汉的冤魂,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夜幕降临,赵小六带着纸钱和香烛,跟着道士来到河边。

道士点燃香烛,将纸钱一张张撒入河中,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河面上突然泛起一阵涟漪,接着,一个模糊的人影从水中缓缓升起,正是赵老汉的冤魂。

赵老汉的冤魂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芦苇丛,说道:“凶手就藏在那里。”说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河水中。

赵小六和道士立刻朝着芦苇丛跑去,果然,在芦苇丛中发现了躲藏的李二狗。

李二狗见势不妙,转身就想逃跑,却被赵小六和道士联手制服。

道士从怀中掏出一根银针,扎在李二狗的手指上,只见银针瞬间变黑。

道士说道:“这银针能验出人的罪孽,你杀害赵老汉,罪孽深重,银针才会变黑。”

李二狗见无法抵赖,只好如实招供。

原来,他因怀恨在心,便趁赵老汉捕鱼时,将他推入河中淹死。

为了掩盖罪行,他还故意散布谣言,说赵老汉是失足落水。

真相大白后,赵小六将李二狗扭送到官府,李二狗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然而,赵老汉却已无法复生,赵小六心中悲痛欲绝,决定为父亲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葬礼那天,赵小六身穿一袭鲜艳的红衣,亲自为父亲抬棺送葬。

这在当地可是大忌,因为红色代表喜庆,而葬礼应该穿素衣,表示哀悼。

但赵小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父亲死得冤枉,红衣发丧,就是要让全村人都知道,他的父亲是被人害死的,他要让凶手受到良心的谴责。

村民们见赵小六如此举动,都议论纷纷,有的说他疯了,有的说他这是对父亲的不敬。

但赵小六却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愤怒。

然而,就在葬礼即将结束时,又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儿。

只见一阵狂风突起,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无比,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不偏不倚地击中了赵老汉的棺材。

棺材瞬间炸裂开来,赵老汉的遗体竟然从棺材中坐了起来,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啊!”村民们吓得四散奔逃,尖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赵小六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呆呆地看着父亲的遗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小六,别怕,我是你爹。”

赵小六猛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人站在他身后。

那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沧桑的脸庞,正是村里的老木匠,张老汉。

张老汉走到赵老汉的遗体旁,伸手在他的额头轻轻一抹,赵老汉的遗体便重新躺了回去,双眼也缓缓闭上。

“张伯,这是怎么回事?”赵小六惊讶地问道。

张老汉叹了口气,说道:“你爹死得冤枉,他的冤魂一直徘徊在人间,无法安息。

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向我求救,说他被一股邪恶的力量困住了,无法离开。

我今天特意赶来,就是想帮你爹超度亡魂,让他早日安息。”

说完,张老汉从怀中掏出一张符咒,贴在赵老汉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只见赵老汉的遗体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村民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向张老汉询问缘由。

张老汉将赵老汉的冤情和红衣发丧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并告诫大家,做人一定要行善积德,不要为非作歹,否则,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村民们听后,都唏嘘不已,纷纷表示要引以为戒,多做善事。

而赵小六更是感激涕零,他跪在张老汉面前,连连磕头道谢。

张老汉扶起赵小六,说道:“孩子,快起来吧,你爹已经安息了,你也要好好活下去,别再难过了。”

就这样,赵老汉的葬礼在一片唏嘘和感慨中结束了。

而赵小六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也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他牢记张老汉的教诲,多做善事,帮助乡亲们排忧解难,成了村里受人尊敬的人。

至于那李二狗,他也因自己的恶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笑柄和反面教材。

可就在赵小六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的时候,村里却又发生了一件古怪事儿。

这事儿还得从村里的老槐树说起。

那棵老槐树长在村东头,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干粗得得俩人合抱才能围住。

村里人都说这树有灵性,每到夏天,树荫下总是聚满了乘凉的人。

可自从赵老汉去世后,那老槐树就像是得了病似的,叶子一天天地黄了,落了,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格外凄凉。

这天晚上,赵小六刚从田里回来,正准备吃饭,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出门一看,只见几个村民正围在老槐树下,指指点点的,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物。

赵小六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见地上躺着一只浑身雪白的狐狸,毛皮油光水滑,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

“这是咋回事儿?”赵小六问道。

“,小六啊,你可算回来了。”一个村民说道,“这不,咱村里几个小子在树底下玩,就看见这白狐狸从树上掉下来,摔得不轻啊。”

赵小六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那只狐狸,只见它紧闭双眼,呼吸急促,显然是受了重伤。

他心中一动,想起了张老汉的话,这万物皆有灵,这狐狸说不定也是有啥难言之隐呢。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这狐狸我来处理。”赵小六说道。

村民们闻言,纷纷散去。

赵小六抱起那只狐狸,回到家中,找了些草药,小心翼翼地给它敷上。

那狐狸像是知道赵小六在救它,虽然疼得直哼哼,却没有挣扎。

一连几天,赵小六都守在狐狸身边,给它换药,喂水,喂食。

那狐狸也渐渐恢复了精神,能在屋里走来走去了。

赵小六看它没事了,就想把它放回林子里去。

可没想到,那狐狸却像是知道赵小六的心思似的,每次一靠近门口,就“呜呜”地叫个不停,就是不肯走。

“你这是干啥呢?

是不想走吗?”赵小六疑惑地看着狐狸,心里琢磨着这狐狸是不是有啥话要说。

就在赵小六和狐狸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张老汉推门进来了。

他一看那狐狸,眼睛就是一亮,说道:“,这不是胡家的白仙儿吗?

你咋跑这儿来了?”

“张伯,你认识这狐狸?”赵小六问道。

“认识,咋不认识呢?”张老汉说道,“这胡家的白仙儿在咱这周围可有名了,它们家族世代守护这片山林,从不轻易伤人。

我看这狐狸是来找你的。”

“找我?”赵小六惊讶地说道。

“对,找你。”张老汉点点头,说道,“你爹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那股邪恶的力量并没有完全消散。

这白仙儿肯定是感应到了什么,才特意来提醒你的。”

赵小六一听,心里就是“咯噔”一下,他想起那天葬礼上的诡异情景,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

“那……那我该咋办呢?”赵小六问道。

“别急,别急。”张老汉说道,“这白仙儿既然找上门来,那就是和你有缘。

你不如就好好养着它,说不定它以后能帮上你呢。”

赵小六一听,觉得有理,就决定留下那只狐狸。

他给狐狸起了个名字叫“小白”,每天和它形影不离,就像是亲兄弟一样。

时间一长,赵小六发现小白还真有些神通。

有一次,他去田里干活,忘了带镰刀,回来取的时候,却发现镰刀已经放在门口了。

他知道,这肯定是小白帮他拿回来的。

从那以后,他对小白更是刮目相看,照顾得也更加周到了。

转眼间,又是一年冬天。

这天晚上,赵小六正在家里烤火,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一看,只见小白浑身是血,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

“咋了?

你这是咋了?”赵小六一看小白这模样,心里就是一惊。

小白用嘴拽着赵小六的裤脚,往外面拽。

赵小六知道小白肯定有急事,就跟着它往外走。

一直走到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小白才停下来。

它围着老槐树转了几圈,然后“呜呜”地叫了几声,就倒在地上不动了。

赵小六一看小白死了,心里就是一阵悲痛。

他抚摸着小白的尸体,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就在这时,他听见老槐树的树干里传来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爬动。

赵小六心里一惊,抬头一看,只见老槐树的树干上裂开了一道缝,里面探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他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巨大的黑老鼠!

那老鼠足有一尺多长,浑身长着黑色的毛发,眼睛里闪着绿油油的光,一看就不是善茬。

“妈呀,这是啥玩意儿?”赵小六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就在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只见张老汉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张伯,你快看!”赵小六指着老槐树喊道。

张老汉一看那黑老鼠,脸色就是一变,说道:“不好,这是灰家的黑煞!

它一定是来报复的!”

“报复?

报复谁?”赵小六问道。

“报复你!”张老汉说道,“你爹当年死的冤枉,那股邪恶的力量就附在了这棵老槐树上。

这黑煞一定是感应到了什么,才特意来找你麻烦的。”

赵小六一听,心里就是一阵发毛。

他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白,又看了看那棵老槐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那……那我该咋办呢?”赵小六问道。

“别怕,有我在呢。”张老汉说道,“这黑煞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你快去准备一些糯米、黑狗血和朱砂,咱们今晚就来个‘驱煞大会’!”

赵小六一听,立刻跑去准备东西。

不一会儿,他就拿着一大包糯米、一碗黑狗血和一瓶朱砂回来了。

张老汉接过东西,开始在地上画起符咒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老汉让赵小六站在一旁,自己则手持桃木剑,对着老槐树大声喊道:“黑煞,你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话音刚落,只见从那老槐树的裂缝里,猛地窜出一道黑影,直扑张老汉而来。

张老汉眼疾手快,手中的桃木剑一挥,就听见“噗嗤”一声,那黑影被劈成了两半,落在地上,冒起一股黑烟。

“好!”赵小六一看那黑煞被消灭了,不由得大声叫好。

可就在这时,那老槐树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树干上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赵小六和张老汉一看这情形,知道不好,连忙往后退。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棵老槐树竟然从中间裂开了,倒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一股黑色的雾气从树洞里涌了出来,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就消散不见了。

“终于结束了。”张老汉看着倒在地上的老槐树,长舒了一口气。

赵小六也松了一口气,他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小白,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如果不是小白及时来报信,他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张伯,谢谢你。”赵小六说道,“如果不是你,我恐怕就……”

“别这么说。”张老汉拍了拍赵小六的肩膀,说道,“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以后啊,你就好好过日子吧,别再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儿了。”

赵小六点了点头,把小白安葬在老槐树的旁边。

从那以后,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加相信万物有灵这个道理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小六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他依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帮助乡亲们排忧解难。

而那只小白狐,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回忆。

故事的最后,赵小六坐在自家的小院里,看着夕阳西下,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生活就像这夕阳一样,有起有落,有喜有悲。

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而那只小白狐,也成了柳河湾村的一个传说,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赵小六和小白狐的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一丝丝温暖和希望。

打那以后,赵小六在村里头算是出了名,不光是因为他勤劳能干,更因为他身上那股子正气和胆识。

村里人都说,赵小六是得了老赵家的真传,不光继承了赵老汉的手艺,还得了他的那股子倔强劲儿。

可赵小六自己心里明白,他能有今天,全靠那只小白狐。

虽然小白狐已经不在了,但它留给赵小六的,不仅仅是那段惊心动魄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这天,赵小六正在家里忙着做木工活儿,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他放下手里的家伙什儿,出门一看,只见几个村民正围着一个陌生人指指点点,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物。

“咋回事儿?”赵小六问道。

“,小六啊,你可算出来了。”一个村民说道,“这不,来了个外乡的算命先生,说咱村里有邪气,得驱邪呢。”

赵小六一听,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他想起当年赵老汉去世后的那些诡异事儿,还有后来和张老汉一起消灭黑煞的经历,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

“驱邪?

咱村里啥时候有邪气了?”赵小六疑惑地问道。

“这算命先生说的呗。”村民指了指那个陌生人,说道,“他说咱村里最近老是有人生病,还都是怪病,肯定是邪气闹的。”

赵小六一听,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

最近这段时间,村里确实有不少人生病,而且病情都很奇怪,去医院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难道,真的是邪气闹的?

“那……那这位算命先生打算咋驱邪呢?”赵小六问道。

“他说得做法事,还得准备些东西。”村民说道,“这不,我们正商量着呢。”

赵小六一听,心里不由得有些犯嘀咕。

他想起当年赵老汉去世时,村里那些神婆巫汉的所作所为,心里不由得一阵反感。

他可不相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更不相信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算命先生。

“我看这事儿得慎重。”赵小六说道,“咱不能光听这个算命先生的一面之词,就盲目地做法事。

万一不是邪气闹的,咱这不是瞎折腾嘛。”

村民们一听,都觉得赵小六说得有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那算命先生一看村民们都不相信他,不由得急了。

他指着赵小六说道:“你小子懂啥?

我可是有名的算命先生,走南闯北,啥没见过?

我告诉你,这邪气要是不除,你们村里还得有人生病!”

赵小六一听,心里不由得有些生气。

他看着那个算命先生,说道:“你少来这套!

我们村里的事儿,我们自己清楚。

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拿出点真凭实据来!”

算命先生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他瞪了赵小六一眼,然后转身就走。

村民们一看算命先生走了,都纷纷散去。

赵小六也回到屋里,继续做他的木工活儿。

可他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着这事儿。

他想起当年赵老汉去世后的那些诡异事儿,还有后来和张老汉一起消灭黑煞的经历,心里不由得有些担心。

“难道,真的是邪气闹的?”赵小六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张老汉。

张老汉是村里的老猎人,对山里的那些神神鬼鬼的事儿,可是了如指掌。

他要是还活着,一定能看出个究竟来。

可惜啊,张老汉已经去世了。

赵小六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继续忙活起来。

可这事儿就像是一块石头,压在赵小六的心里,让他怎么也放不下。

他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决定去找村里的老村长。

老村长是村里的长辈,见多识广,一定能给他出个主意。

赵小六来到老村长家,把这事儿跟老村长说了一遍。

老村长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事儿啊,我也听说过。

不过呢,咱村里的事儿,咱自己心里清楚。

那些神婆巫汉的,都是骗钱的。

咱可不能上当!”

赵小六一听,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看着老村长,说道:“那……那咱该咋办呢?”

“咋办?

凉拌!”老村长说道,“咱就按照咱自己的方式过日子,该干啥干啥。

那些邪气啥的,都是瞎扯!

咱可不能被他们给吓倒了!”

赵小六一听,心里不由得暗暗佩服老村长的魄力。

他点了点头,说道:“行!

咱就听您的!

咱就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日子!”

从老村长家出来,赵小六觉得心里敞亮多了。

他回到村里,开始忙活起来。

他帮着村民们修缮房屋、耕种土地,还时不时地组织大伙儿一起搞些文化活动。

渐渐地,村里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大伙儿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而那些关于邪气的传言,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村里的人们依然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就像是从未发生过那些诡异事儿一样。

可赵小六心里明白,那些事儿是真实发生过的。

它们不仅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还让他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战胜一切!

故事的最后,赵小六坐在自家的小院里,看着夕阳西下。

他想起那些年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生活就像这夕阳一样,有起有落、有喜有悲。

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迎接美好的明天!

而那些关于邪气和算命先生的传言,也成了柳河湾村的一个笑谈。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赵小六如何智斗算命先生的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一丝丝欢乐和笑声。

而赵小六呢,也成了村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