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7-08 18:26
19世纪至20世纪初各式琥珀(含蜜蜡)制品
(2011 年佳士得拍卖)
这些琥珀色泽恰与《博物要览》中的琥珀分类相对应
我们现在所知的宝石名称“琥珀”起源于上古末期。
与玛瑙等很多宝石名称一样,
琥珀之名也来源于丝绸之路,
只是它的起源不如玛瑙明朗。
后来,琥珀和玛瑙一样,
也成为“佛家七宝”之一,其中的细节小编不在此进行描述。
琥珀
从“虎魄 ”到“琥珀”
与其他同为“佛家七宝”的珍宝相比,
琥珀在古代主流社会中的存在感普遍略低,
不过在辽代(907年—1125年)曾出现例外,
琥珀一度是辽代契丹贵族心尖上的珍宝。
内蒙古通辽市的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大量琥珀陪葬品,是出土琥珀最为集中的考古发现。
辽代琥珀凤纹簪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宽2.5厘米,长8.6厘米,
这种颇具唐代遗风的染色琥珀制品,从辽代一直流行至元代
琥珀最早名为“虎魄”,
出现在西汉《急就篇》里,
这是史游在汉元帝时期(前48年—前33年)编撰的一本学童识字书。
此时,距丝绸之路的开通已有半个世纪,
“虎魄”之名在中原早已家喻户晓。
到了东汉末年,它被收录到《广雅》里。
“琥珀”名称进化表
到了南北朝时期,震荡的时局带来思想的解放,
此时的宝石名称富有创意且较为随意,
将古人对名称流变的文化倾向表露无遗。
其受欢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琥珀”“虎魄”“虎珀”“琥魄”。
由此可以推断,
尽管关于“虎魄”的来源并没有更早的解释,
但古人对于琥珀“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的传言笃信无疑,
而且将其作为一种潜意识文化,代代流传。
因为这个缘故,尽管琥珀最终在进化当中优胜出来,
但古人的骨子里从未忘记它的原点,
还是不时将“虎魄”之名拿出来抖一抖。
当时,更愿意认真研究“琥珀”本质的人,
可能是药物学家,
因为他们的工作与其时方兴未艾的炼丹养生之术息息相关。
所以,能去确认上述传言的人,理应也是这方面的人才。
琥珀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大量琥珀都来自遥远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自古以来,这里都是世界主要琥珀的产地。
谷泰在《博物要览·卷十三》中写道:
“蜜珀俗名所谓蜜蜡也。以其色类蜂蜜及黄蜡二种之色,故名……亦松脂入土所成者,但历岁未及千年,故其色泽不得琥珀比肩。”
在谷泰的分类里,
蜜蜡的标准以蜜珀为重点,比琥珀要次一个档次。
琥珀变成了此类宝石的极品,
其中又以深红色者为最佳,
由此可见,顶级琥珀必须色泽浓郁、透明度极佳。
蜜蜡可依据色泽与透明度的高低,
划分为六个档次,其中,最高档者为“血珀”,
各方面的评价指标都与琥珀接近,只是略逊一筹。
清代《博物要览》提及的琥珀与蜜蜡的特征差异表
血珀
血珀之所以备受瞩目,
主要因为它的稀缺、美观以及价值高昂。
首先,血珀是非常稀缺的产物。
由于其含有铁元素,
使得其在地层中的存放量比普通琥珀要少得多。
同时,其产地范围也受到了地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产量较为有限。
对于血珀是否有收藏价值,一直是有争议的。
有人认为,血珀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也有人认为,血珀的市场泡沫和噱头过于浓厚,
过度炒作导致其价值被过于高估。
如果要说血珀有收藏价值,
首先是因为其本身的珍贵程度。
它不仅不同于普通琥珀,更是在品质上更加优越。
其次,血珀的市场表现在过去几年一直稳步增长,
而且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市场波动。
再者,相对于其他收藏品如翡翠、紫砂壶等,
血珀的收藏门槛相对较低,且其市场增长的空间更大。
蓝珀
如果你见过蓝珀一定知道,
蓝珀的体色只是普通的黄色,
但对着光的时候,却会呈现幽幽水蓝:
而且,在不同程度的光照下,这蓝色会灵活变动,充满了神秘色彩。
是不是很好奇,这种神奇的变化,是怎么出现的呢?
其实,蓝珀变色的原因,与它的成分有关。
蓝珀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多环芳香分子,
这种暗藏在蓝珀内的“光感物质”,
在受到外界的特定“入射光”照射激发后,会吸收光能,再释萤光:
被我们肉眼所看见的,则是其中的蓝、绿或紫光,
所以,蓝珀就变成了迷人的蓝色了。
蓝珀在圈内被人称之为“琥珀之王”
而被大众所接受的蓝珀品种有:
多米尼加蓝珀、墨西哥蓝珀、缅甸金蓝珀这三种,
而真正被琥珀收藏圈所认可的蓝珀仅有多米尼加蓝珀一种。
目前琥珀鸡油黄、金绞蜜、金包蜜也是市场的宠儿。
如果你对其他琥珀感兴趣,
不妨留言小编,我们下期再见!
蜜蜡琥珀的美,其实更胜在“自然”,
大自然用她的鬼斧神工,
创造了琥珀蜜蜡的形态各异,
让人无不感慨自然之美。
|撰文、视觉:Lq|
|审核: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