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追寻唐伯虎扇子的历史与现状

发表时间: 2020-10-25 15:09

追寻唐伯虎扇子的历史与现状

风流才子唐伯虎,每次出场都离不开他的重要道具---折扇。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秋香姐,

这么大的扇子,

是不是更能凸显我风流倜傥、

玉树临风的独特气质呢?

乾隆皇上一把扇子也显得玉树临风


《戏说乾隆》剧照

四爷,

你耍扇子的姿势太帅,

能不能教教我啊?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

一个是好文喜墨的书生皇帝。


唐寅《月泉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9200万元)


明 唐寅 《江亭谈古》 (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价:1150万元)


明 唐寅《三忠图》 (北京保利2014春拍 成交价:480万元)

才子毕竟是才子,

除了眼前的苟且,

更看重的是诗和远方。

古代的文人墨客

总是能够肆意挥洒自己的文采,

一时兴起有感而发之作往往能引人入胜。

折扇作为随身之物,

最能体现文人的情怀和品位,

也因此历代书画家

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

乾隆皇帝和唐伯虎都是爱扇之人,

但说起艺术造诣,

相比唐伯虎的专业水准,

乾隆的书画作品,

常常被艺评家认为有些“业余”,

所以如果论收藏价值,

唐伯虎的扇面作品还是略胜一筹。


清宫廷扇子 金笺乌木股弘历临王羲之《十七帖》扇


张大千 山水扇面 2018年香港拍卖 成交价:4147万元

折扇“骨与面兼重”,

方能显露文人雅士之气节。

扇骨之于一把折扇,

如同梁柱之于建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位风流才子,一位九五之尊。

他们的雅玩折扇

现代人已经很难一见

不过……

今天带你见识的一位大师

就是金陵制扇高人王克礼。

先了解一下金陵折扇的前世今生……


金陵折扇 ——自内传出,遂遍天下。


蒋廷锡绘梅竹图康熙帝临米芾书折扇(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

派系众多。

在宋代折扇已广为人知,

且因其小巧精致,收藏方便,

作坊多有制作售卖,

多为文人所用,

“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

展之广尺三四,⁨

合之止两指许”。


明宣德· 朱瞻基 山水人物扇 故宫博物院藏

一把折扇,流传数百年。

折扇的广泛流传,

与南京有着颇深的渊源。

可以说,

明代是“文人扇”发展的最高峰。

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上皇位后,

十分欣赏折扇的舒展自如,

灵巧美观,

于是"命工如式为之",

下诏令宫内工匠制扇,

从此,折扇"自内传出,遂遍天下"。


清汪由敦隶书诗折扇

明清时,

南京是江南数省的科举之地,

每当大的科举之⁡年,

来南京参加科举的士子,

都要选购一些高档的折扇,

闲暇时在扇面题诗作画,

或自行收藏,或馈赠亲友。


《红楼梦》剧照


金陵​折扇

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

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宋·朱翌 《生查子·咏摺叠⁡扇》


折扇,又称“怀袖雅物”。

携带折扇,

成为了明清文人‍雅士的一种社会风尚。

一时折扇大贵,

历时数百年,

经久不衰。

南京金陵折扇,

由此名列“中国四大名扇”之一。



古扇

金陵折扇是中国折扇的代表,

最讲究扇骨用材和扇骨雕刻,

其中水磨玉骨折扇"有"金陵雅扇"之称。

许多制扇名师,

用玳瑁、紫檀木等贵重材料制成扇骨,

还在扇骨的大边上镂雕细刻,

有"如意头"、"琴式"、"螳螂腿"、"水浪式"等,

扇头有"瓶式"、"玉兰头"、"金鱼头"等。

扇面则采用花纹清晰的棉料宣纸,

扇面上有气韵丰沛的书画,

折射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最后的金陵折扇传人


清蒋廷锡花鸟图绘画折扇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扇子招风纳凉的实用功能不再为世人看重。

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

制扇这一技艺和从业者,

正在变成逐渐老去的手艺和手艺人。


王克礼

江苏省非遗项目金陵折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现年73岁的王克礼,

从事金陵折扇技艺59年。

是现在南京唯一

掌握全套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

民间制扇大师,

也被人称为“最后的金陵折扇传人”。

他的扇子

能让你怀古伤今

看到当年执扇人唐伯虎的影子……




择一事,忠一生。

坚守六十载,

传承待后生。

10月25日(周日)18:15,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传承人》

为您讲述

王克礼的折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