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清宫二十五宝玺:皇帝的公章揭秘

发表时间: 2023-05-29 18:27

清宫二十五宝玺:皇帝的公章揭秘

△清代国书上的御玺


清代皇帝的公务印章——宝玺

也称御玺

是清代皇权的最高象征

凡关系清代国家政治、军事、经济

宗教、文化、疆土等重大事件及重大要务

并以皇帝谕旨的形式正式发布的

称之为“国书”

均需加盖皇帝御玺

清宫二十五宝玺

为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

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正如乾隆皇帝所说

“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

申经纶,莫重于国宝。”


△存放宝玺的紫禁城交泰殿


乾隆以前,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交泰殿存贮的宝玺数量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决定重新厘定和排序这些宝玺。


他提出交泰殿宝玺应“定为二十有五,以符天数”。乾隆确定“二十五”这个数字的依据,是出自《周易》“大衍天数,二十有五”之说。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周易》将一、三、五、七、九相加,得到二十五,即确定为天阳、单阳的“天数”。乾隆皇帝据此将交泰殿存贮的三十九方宝玺,确定为二十五方。


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玺有所用,具体顺序为: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

白玉质,盘龙纽。承天受命大清之印,以表明皇帝的正统身份。


“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碧玉质,盘龙纽。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


“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

鎏金质,交龙纽。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


“皇帝之宝”,以布诏赦

青玉质,交龙纽。皇帝之印,颁诏大赦时用,是二十五宝中仅有的宝文由满文篆体一种字体构成的宝玺。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

栴檀香木质,盘龙纽。皇帝之印,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是二十五宝中实际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二十五宝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此宝为“以肃法驾”之象征物,故凡清帝行围及驻跸圆明园或避暑山庄时,都要以这方“皇帝之宝”随驾。可以说此宝是清朝皇权的重要标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天子之宝”,以祀百神

白玉质,交龙纽。皇帝之印,用来祭祀庙宇神灵。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

白玉质,盘龙纽。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


“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

白玉质,交龙纽。皇帝亲密亲王之印,晋赏亲族,向亲王颁旨时用。


⁧九
“皇帝行宝”,以颁锡贲

碧玉质,蹲龙纽。皇帝公务用印,赏赐施恩时用。


“皇帝信宝”,以征戎伍

白玉质,交龙纽。皇帝凭证之印,调兵征兵时用。


十一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碧玉质,蹲龙纽。皇帝公务用印,册封外藩时用。


十二
“天⁤子信宝”,以命殊方

青玉质,交龙纽。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十三
“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

白玉质,交龙纽。尊敬上天仁爱百姓之印,用于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十四
“制诰之宝”,以谕臣僚

青玉质,交龙纽。降旨之印,训示敕封五品以上官员时用。


十五
“敕命之宝”,以钤诰敕

碧玉质,交龙纽。降旨训谕之印,对六品以下官员发布敕论时用。


‫十六
“垂训之宝”,以扬国宪

碧玉质,交龙纽。留下皇帝训示之印,宣传国家典章制度,颁布向全国庶民宣扬国威、皇帝功德的论旨时用。


十⁡七
“命德之宝”,以奖忠良

青玉质,交龙纽。降旨给有德才者之印,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十八
“钦文之玺”,以重文教

墨玉质,交龙纽。尊崇文化之印,以重视文化教育。


十九
“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

碧玉质,交龙纽。表彰经史之印,以尊崇古籍古训。


二十
“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

青玉质,交龙纽。巡察疆土之印,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二十一
“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

青玉质,交龙纽。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


二十二
“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

墨玉质,交龙纽。统辖全军之印,发布军令时用。


二十三
“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

青玉质,盘龙纽。训示万国之印,对外国使臣回书、对属国回文时用。


二十四
“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

青玉质,交龙纽。训示四方百姓之印,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二十五
“广运之宝”,以谨封识

墨玉质,交龙纽。为二十五宝玺最后一方,也是个头最大的,弘扬天运之印,用于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等处,以重视旌表。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


△《清宫交泰殿皇帝宝谱》


清代皇帝的公务印章——宝玺,自乾隆朝正式确定“天数”二十五方后,一直延用到清王朝灭亡,它大量吸收了以前历代统治方略之精华,也见证了大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皇帝宝玺制度的光辉典范。



[参考资料]

《清代皇帝的公务印章——宝玺》 李宏为

[编辑]

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