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3 22:44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都需要使用印泥。今天,和静宝一起走进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去了解一下国之瑰宝——鲁庵印泥是如何诞生的。
20世纪初,“张同泰国药号”第五代传人张鲁庵身在商海,心在金石篆刻。1926年,张鲁庵定居上海,居住在静安区余姚路,拜篆刻名家赵叔孺为师。
张鲁庵一生刻印无数,涉猎历代及各家印谱,治印技艺名震艺林,被称为“印痴”。他酷爱收集印章、印谱,又不满于当时印泥之质量,故决定自制印泥。
印痴
张鲁庵
张鲁庵耗巨资从漳州买来上好印泥,从国外进口设备,并聘请化学、物理专家,对照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比照,反复研究印泥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最佳配制比例。
1930年至1948年间,
通过数百次细致严谨的试验,
张鲁庵经不断完善,
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
具有“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的特质,一经问世,就得到了海派艺术巨匠的普遍青睐,进而风靡全国。
高式熊、符骥良、符海贤、李耘萍、田旭峰……一代代传承人接续前行,才使得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流传下来,走到世人面前。
2008年,鲁庵印泥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11月,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并向社会免费开放。
传习所成了教育、培养鲁庵印泥新一代传承人的基地。近年来,传习所坚持深入社区和学校,让 非遗技艺在当代人的使用中得以发扬光大,使传统文化继续绵延绽放。
参观小贴士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9:00—16:00(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场馆地址:浙江北路417号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