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冬季红茶爱好者的福音:4个让你爱不释手的理由!

发表时间: 2022-11-11 12:06

冬季红茶爱好者的福音:4个让你爱不释手的理由!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红茶的分布范围很广。

而且细分起来,红茶分类并不比绿茶简单。

按照工艺划分。

绿茶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按地区划分。

不夸张地说,国内只要是有产茶的地区,总能找出一两款代表性的地方绿茶。

而红茶的分布范围,足迹较广。

福建本省,有正山小种、金骏眉、坦​洋工夫等。

产茶省份对比,分闽红、宁红、滇红、川红等。

再将视野放大,从东亚,到南亚,再到欧洲与东非大陆。

众多茶叶里,红茶可谓最有“国际范”的一类茶,当然外国人爱喝的红茶,多数以红碎茶为主。

但不论怎么看,茶圈江湖里,红茶的群众基础确实很广。

入冬之后,很多老茶客都会在购茶清单里,额外再加上红茶。

话说,为什么冬天到了,这么多人喜欢喝红茶?

冬红夏绿的喝茶讲究,有没有道理?

《2》

一、红茶的茶性温和。

前段时间有茶友过来提问。

为什么他晚上喝了生普之后,怎么也睡不好,但喝了红茶就没事?

原因无他,两者的茶性不同。

晚上喝茶担心失眠的群体,适合喝点性味温和的茶叶。

如,红茶、熟普、老白茶等。

和其它茶相比,身为全发酵茶的红茶,内在茶味物质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制茶发酵过程中,红茶内部的多酚类茶味物质,较多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更具备红茶的典型风味特征。

因发酵转化影响,红茶内部含有的咖啡碱、茶多酚数量有限,茶味不容易泡苦、泡涩。

通俗来说,就是更好“入口”。

哪怕是零基础的新手,也能轻松接受红茶的茶味。

类似喝酒时,和高度数的白酒相比,低度数的甜酒、果酒等,更适合新手浅尝微醺。

回到正题,冬日气温低,万物收敛。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天的身体保养,注重一个字“藏”。

日常饮食,以温养为主。

喝茶时,为了顺应季节变化,喝点茶味温和的红茶,更应时应景。

《3》

二、红茶的群众基础广泛。

细心的茶友们,或许一早就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

身边爱喝红茶的老茶客,远不止是入冬后才爱喝红茶。

相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们在茶桌上翻牌子最多的都是红茶。

这背后,和个人口味有一定关系。

当然,也和“习惯成自然”脱不了关系。

许多老茶客喝了十几年、二十多年、三十的红茶后,自然而然会养成习惯。

和老一辈们在一起闲聊时,据他们回忆,早二十多年前,红茶其‏实很火。

那会儿,铁观音还没崭露头角。

普洱茶也远不如今日出名。

白茶、岩茶肉桂等后起之秀,仍处于低调状态……

彼时,喝茶的选择,没有今时今日这么丰富。

绕来绕去,可供应的茶叶,大多数是绿茶、花茶、红茶“老三样”居多。

作为基础喝茶选项,喝了多年红茶后,饮茶口味习惯已经养成。

哪怕到了后来,物质条件丰富了,喝茶可选项更多。

但
在念旧的老茶客心里,红茶始终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4》

三、红茶的香气怡人。

立冬刚过,或许南方的冬日气息还不算明显,最近两天还迎来了升温。

但北方已经是萧萧瑟瑟了,寒风呼呼,草木凋零。

不管怎么看,再过不久,进入三九隆冬后,寒意刺骨的严寒天气会再次来袭。

又冷又冻的季节,若没必要,更适合宅在屋里。

宅家不出门,适合泡点茶喝。

翻一翻家中剩余的茶叶“库存”,若发现还有没喝完的红茶。

那就趁着这个冬天,及早将它们喝掉吧。

冷空气来袭,拥着茶炉,翻一本小山词。

喝一泡又香又甜的红茶,是难得的人间美事。

不过,茶叶种类这么多,为什么冬天喝红茶更应季呢?

之前从朋友那,听来这样的分享。

按朋友的想法,红茶的香气很甜美,冬天泡上一杯红茶,哪怕不喝茶,单纯闻香也很美好。

这倒是个新奇角度。

红茶的常见香气,离不开花香、果香、蜜香、甜香等。

花香是甜美系的,类似含笑、茉莉、栀子那般热烈,半点不含蓄。

果香也是清甜系的,以正山小种的招牌式“桂圆香”为例。

闻起来像带壳的龙眼干,经过烟熏干燥后的独到风味。

悠悠然,沉稳清爽。

食谱里,桂圆汤能补中益气,让气息中正,平和内敛。

冬日闻着花蜜香,桂圆香等综合而成的正山小种红茶,简直让人销魂。

还有的红茶, 能做出类似妃子笑荔枝那样的天然甜香,也很美妙。

蜜香和甜香,都是常见的天然茶香。

它们的特点是清甜不腻。

在过去,入冬之后,文人有摆物清供的习惯。

摆上香橙、苹果、柚子等,以供闻香。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沉闷的冬天,红茶的缕缕甜美系茶香,拥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这点同样能解释,为什么冬天的茶桌上,红茶的出场频率这么高!

《5》

四、红茶的茶味甘润饱满。

喝红茶,许多茶客的切身感受,离不开这三个字。

一是,柔。

红茶的汤水入口是清甜柔和的,少⁤有刺激,极少会出现苦涩煞口的体验。

柔柔的、滑滑的、润润的。

类似“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感觉。

一是,甜。

红茶的甜,给人一种亲切感。

入口瞬间,立马就能尝出清甜。

喝茶之后,喉间又能慢慢浮现甘甜。

入口即甜+回甘生津,是优质红茶的基础风味。

这种清甜甘甜的风味,恰到好处。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种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天然甜,是冬日的美妙享受。

若是人为加糖增甜,反而有损美妙风味。

一是,醇。⁤

好茶的汤感都是醇厚饱满的。

喝入口中,有着不小的份量感。

茶汤浆感分明,细啜之下,能品尝出不少层次。

这种又香又滑,又甜又细腻的风味,很难让人不爱。

《6》

入冬之后,总能想起一句诗。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虽说,这首诗写的是饮酒。

但代入成喝茶,未尝不可。

围着暖炉,喝着香甜的暖汤,是美妙的饮​茶氛围。

《
尚书》写,赤者,火色也。

古代的赤色,就是火的颜色。

“红叶红汤”的红茶,汤色风格是温暖的红橙色系。

类似灶膛里,炽热燃烧的炭火。

倒出一杯正山小种的橙黄茶汤,还未等喝茶。

光是看着汤色,就已经非常暖心。

冬天为什么适合喝红茶?或许在不同茶客心里,能找出不同答案。

习惯成自然也好,迷恋红茶的香甜风味也罢。

各花入各眼,只要茶叶品质好,但饮无妨?

好茶在手,不论一年四季,都是喝茶的好时机!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有何区别?4大干货,一次性弄懂红茶

金骏眉不是红茶,大红袍是红茶,围绕红茶的4个误区,该扒一扒了

与滇红、祁门红茶、九曲红梅相比,烟小种红茶,是种什么样的茶?

喝红茶时,茶汤一定是越红越好吗?什么样的红茶才算好?答案来了

岩茶的香气,红茶的口感,这是桐木红茶里,最颠覆的一款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