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古代银票防伪技术大解密:一张纸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4-06-07 23:30

古代银票防伪技术大解密:一张纸背后的故事

文 | 编辑 稻述

有钱万事安好,没钱寸步难行,这是古往今来的道理,也是残酷的现实。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古代还是今朝,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就是“钱!”

有的人努力了一生,也没能攒下多少钱;而有的人一出生就生在了金窝银窝中。

所以大家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

但如果人人都能造钱,那这世界上是不是就没有穷人了?而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造钱并不是说造就能造的,更何况还是私人造钱。

最早的时候,中国乃至全世界是没有货币这个概念。

等到有了所谓的货币,市场上的确不乏有人仿着样子来造钱。

尤其是那些有钱的高门大户,他们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不惜冒险。

但有一种钱却从来没人敢假造。

这就是在宋代时期出现的“交子”,也就是后来的“纸币!”

有人或许会疑问,相比于那些铜钱、元宝来说,这不就是一张纸?

但表面上看起来造纸币的成本是最低的,但其实,大家都误会了!

在这张纸币的背后,不仅藏着一行话,还藏着太多的秘密!

纸张既特殊又昂贵,制作工序繁杂

现在我们谈到纸币,指的就是人民币,其中有100、50、10元等不同的金额。

但要说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我们还是要说到交子。

众所周知,在交子出现之前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的货币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一个物体。

如果想买高额的物品,或许还需要拿着一串又一串甚至是搬着一箱钱去购买。

这种情况在那个经济繁荣的宋代就时常发生,这也是纸币出现的重要原因。

毕竟商业贸易繁盛,每次交易都需要​带着沉重的箱子装钱,这样的负担实在是太重。

所以聪明的商人就想到了当带着钱去外地做生意的时候,先将金银货币保存在一个机构,并且让人列一张凭证。

当然这张凭证上面也藏着很多确认身份的秘密。

等到交易完成以后,对方可以拿着凭证直接去这里换钱。

而这种现象其实也不是宋代才出现的,毕竟唐代时候的“飞钱”也就是这种功能。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初的交子和飞钱是非常相似的,而交子真正发展成为纸币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出现纸币的时候,欧洲人还处在无限的黑暗之中,所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中国发明的。

而看似简单的纸币,它的纸张并不简单。

由于交子一开始都是由商人自己发行的,但慢慢地,因为很多人胡乱发行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政府就接管了下来,可是在政府接管以后,还是有人想借此来私自发行,但政府也有自己的办法。

最主要的就是在纸张上,单看是纸就能知道,在古代纸其实还是属于昂贵之物的。

就算平民想要伪造,也没钱买纸。

而其次,这些纸也不简单,并且每个朝代纸的原材料也不一样。

在宋代的时候,纸张最主要的原料就是四川的楮木的树皮,来到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桑树……

而自从朝廷接管银票的发行后,便下令明确禁止这些树木归官府所有,私人是接触不到的。

即使想投机倒把买到一些,那也是要付出相当大的资金的。

而这种纸币材料被明白人一看就知道用的是不是官方规定的,真伪是需要摸一下就能摸出来。

再加上,将树皮制成纸的工序也十分复杂并且专业性极高。

一个地方不对,那么生产出来的纸就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一般都是先用碱液将树皮蒸煮,目的就是为去除其中的木质素和果胶,紧接着,还要进行捣浆等工序。

你可以怀疑古代中国的技术落后,但绝对不能怀疑古人的智慧。

因为这是他们防止伪造银票的第一步!

细节难以捉摸,一不小心就会被识别

如果说原材料是个难题,那么在银票纸张上各种各样的暗语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一不小心就能让自己的脑袋落地!

如今的人民币上有自己的防伪标识,而在古代银票上,也有自己的专属的防伪标识,并且还不止一个!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古代的防伪标志只有专业的人才能看出来,而普通人根本不知道。

第一点就是银票上面的金额,它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清楚地写着多少金额。

上面只会写着一行接着一行的字,只有专门的人才能看懂一张银票上具体有多少钱。

也就是所谓的密押,并且密押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古代,虽然银票的发行后来变成了官方,但实际上是政府和钱庄联合发行的.

而不论是官府还是各个钱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

在一张银票上面,我们会看见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图案,而这些图案的制作并不是简单的画笔

大多都是由精工精匠雕刻在上面,一般的人想要模仿还真有些难。

比如各种各样的花草⁧鱼虫,建筑等,不仅仅是每个朝代的图案不同,市面上流通的‪银票每逢几个月就要换一批。

如果想要仿制,那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除了这个图案,在一张银票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印章,这些印章的图案就更为复杂。

不同的印章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而每个印章印的地方也十分讲究。

差一分一毫也不行,从朝廷到各地再到钱庄,至少得有十几个印章。

这也表明,这
银票是真的,而在上面还有专人写下的文字。

而在银票之上,还有独特的印刷技术,采用的也是多色套印技术,即使是大户人家也没本事熟练掌握这样的技术。

所以不是不想伪造银票,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并且在银票中,还藏着一行极为特殊的字体!

一行字警醒众人罪罚沉重,代价太大

如果仔细看的话,一眼看到“假票军法究治”的文字,或许是其他相似类型的警示语。

简而言之就是警告人们,伪造假币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而在古代往往是株连九族的代价,即使是大户人家也不会拿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那普通人就更不用想了,连伪造的胆子也没有!

不仅仅是警告,朝廷也为此颁布了很多的律法。

比如“在出土的宋代‘交子’上就有明确的体现,上书伪造者处斩,告捕者赏银十贯”。

而古代官员也十分聪明,不光光是处罚伪造者,还会奖赏举报者,这样一来,更没人敢伪造了。

即使不是官府,就连民间的机构也有自己专属的鉴别真伪的机构。

一旦被发现,那也是᠎会面临砍头的结果!

写在最后

本以为防伪技术是现代才有的,没想到在古代其实更多。

只能说,古人太有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