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拜神奇遇:穷书生的神秘经历

发表时间: 2024-11-20 18:13

拜神奇遇:穷书生的神秘经历

穷书生拜神,供品转眼就消失,过后阎王请客去吃席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个名叫柳河的小镇,镇上有个穷书生名叫李慕白

李慕白自幼家贫,但聪明好学,立志要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他每日除了读书,便是去镇上的土地庙拜拜,祈求神灵保佑他科举高中

这土地庙坐落在柳河镇的东头,庙不大,但香火还挺旺。

庙里供着土地公和土地婆的神像,笑眯眯地看着前来祈福的人们。

李慕白每次来,都会带上些供品,有水果、糕点,还有自家种的青菜。

他恭恭敬敬地摆在神像前,嘴里念叨着:“土地公、土地婆,保佑我李慕白科举高中,将来一定回来还愿,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然而,怪事却从某一天开始发生了。

那天,李慕白像往常一样,带着供品来到土地庙。

他刚把供品摆上,转身去点香,可等他回来一看,供品竟然不见了!

他揉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可再仔细一瞧,供桌上空空如也,连根菜叶子都没剩下。

李慕白心里直犯嘀咕:“这大白天的,难道有鬼不成?”他四处张望,只见庙里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心想:“或许是有人趁我不注意,把供品拿走了。

算了,这次就当我倒霉,下次再来。”

可接下来的几天,怪事连连发生。

每次李慕白带着供品来,只要他一转身,供品就会不翼而飞。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镇上的孩子调皮捣蛋,但转念一想,孩子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土地庙里捣乱?

这天,李慕白决定来个守株待兔。

他悄悄躲在土地庙旁的树丛里,眼睛紧紧盯着庙门。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黑袍、戴着黑帽的人影鬼鬼祟祟地走了进来。

那人影走到供桌前,伸手就要拿供品。

李慕白心中一惊,正要冲出去,却见那人影突然转过身来,直勾勾地盯着他藏身的地方。

李慕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见那人影阴森森地一笑,说道:“书生,你躲在那里做什么?

是不是想看看是谁拿了你的供品?”

李慕白硬着头皮说道:“是……是的,在下李慕白,只想知道是谁拿走了我的供品。”

那人影嘿嘿一笑,说道:“既然你想知道,那就跟我来吧。”说着,他转身向庙后走去。

李慕白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庙后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阴森森的。

那人影带着李慕白来到一处隐蔽的角落,指了指地上的一块石板,说道:“你掀开这块石板,就知道了。”

李慕白半信半疑地掀开石板,只见下面竟然有一个黑洞洞的洞口,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问道:“这是……这是什么地方?”

那人影冷笑道:“这是通往阴间的路,你的供品都被我拿去孝敬阎王大人了。

阎王大人看你心诚,特意让我来请你去吃席。”

李慕白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后退,说道:“不……不,我不去,我不去!”

那人影却不由分说,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往洞口里拖。

李慕白拼命挣扎,可那人影的力气大得惊人,他根本挣脱不开。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风吹过,那人影猛地一颤,松开了手。

李慕白趁机挣脱出来,拔腿就跑。

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只见那人影站在原地,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似乎被什么东西吓住了。

李慕白一口气跑回镇上,回到家后,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回想起刚才的遭遇,他仍然心有余悸。

第二天,李慕白病倒了,高烧不退,嘴里还一直胡言乱语,说着什么“阎王请客”、“阴间吃席”之类的话。

镇上的郎中看了,也束手无策,只说他是中了邪。

李慕白的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可李慕白的病情却不见好转。

眼看着儿子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她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

这天晚上,李慕白又发起了高烧,嘴里不停地喊着:“我不去,我不去!”他的母亲守在他的床边,泪如雨下。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风吹过,屋里的蜡烛熄灭了。

黑暗中,只见一个穿着黑袍、戴着黑帽的人影缓缓走了进来。

李慕白的母亲吓得尖叫一声,瘫坐在地上。

那人影却走到李慕白的床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说道:“书生,你的阳寿未尽,阎王大人不会收你的。

但你的供品确实是我拿走的,因为阎王大人看你心诚,想请你去吃席。

不过,你既然不想去,那我就帮你把供品还回来吧。”

说着,那人影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放在李慕白的床头,然后转身就走。

李慕白的母亲见状,连忙爬起来,点亮蜡烛,只见床头放着的正是李慕白之前失踪的供品!

第二天,李慕白的烧退了,人也精神了许多。

他回想起昨晚的遭遇,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他拿起那些供品,来到土地庙前,把它们重新摆上,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说道:“多谢神灵庇佑,在下李慕白一定铭记在心。”

从那以后,李慕白再也没有遇到过怪事。

他更加勤奋地读书,终于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高中了举人

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回到柳河镇,重修了土地庙,还塑了新的神像。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慕白总会想起那晚的黑袍人影,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感激。

他不知道那个人影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帮自己。

但他知道,一定是神灵在暗中保佑着他,让他能够顺利地度过难关,实现自己的梦想。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咱们下回分解。

要是您喜欢这个故事,别忘了给俺点个赞,或者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

咱们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李慕白中了举人之后,在柳河镇那可是风光无限好啊。

他修了新宅子,娶了漂亮媳妇,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会想起那段诡异的经历,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

有一天,李慕白在镇上的茶馆喝茶,跟几个朋友闲聊。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鬼神之事。

李慕白一听这个,立马来了精神,就把自己那段经历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朋友们听得那是目瞪口呆,直呼神奇。

就在这时,茶馆里走进来一个穿着道袍的老头,他手里拿着一把拂尘,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

他走到李慕白跟前,说道:“举人老爷,您讲的故事可真够精彩的。

不过,您可知道那黑袍人影的真实身份吗?”

李慕白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道:“道长,您知道那黑袍人影是谁?”

道长微微一笑,说道:“我当然知道。

不过,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原来,这道长是附近道观里的高人,他精通阴阳五行,能掐会算。

那天,他正好路过土地庙,看到了李慕白跟黑袍人影的纠葛。

他本想出手相助,但一看那黑袍人影并无恶意,就决定在一旁观望。

“那黑袍人影啊,其实是土地公身边的一个小鬼。”道长说道,“他看您心诚,又知道您将来必有大出息,就想帮您一把。

但阎王大人那边呢,又看中了您的供品,想请您去吃席。

小鬼两边为难,就只好自己掏腰包,把您的供品都买回来了。”

李慕白一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他每次拿走供品之后,又会还给我呢。

那道长,您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我想当面谢谢他。”

道长摇了摇头,说道:“小鬼已经回阴间去了,您想见他也见不着了。

不过,他帮您度过难关,那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您要是真想谢他,就多行善事,多积功德吧。”

李慕白点了点头,说道:“道长说得是,我一定多行善事,不负神灵庇佑。”

这事儿过后,李慕白更加坚信神灵的存在了。

他不仅自己行善积德,还带动镇上的百姓一起做好事。

柳河镇的风气因此大为改善,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李慕白已经从一个年轻的举人,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爷子。

他的媳妇也给他生了几个大胖小子,家里头那是人丁兴旺啊。

这天,李慕白在家里头闲着没事,就拿出当年道长给他的那串护身符,仔细端详。

这护身符可是道长亲手制作的,据说能驱邪避凶,保人平安。

李慕白这些年一直戴在身上,从未离身。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风吹过,护身符竟然自己飞了起来,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之后,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了。

李慕白一看,心里头那是又惊又喜。

他知道,这一定是神灵在暗示他什么。

于是,他赶紧穿上衣服,带上几个随从,朝着土地庙的方向赶去。

到了土地庙,李慕白发现庙门大开,里面灯火通明。

他走进去一看,只见庙里摆满了各种供品,香气四溢。

而在神像前,竟然坐着一个穿着黑袍、戴着黑帽的人影!

李慕白一看,心里头那是激动万分啊。

他快步走上前去,说道:“恩公,可算见到您了!

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您当面道谢呢。”

那黑袍人影一看是李慕白,也露出了笑容,说道:“举人老爷,您客气了。

当年之事,不过是我分内之事罢了。”

李慕白摇了摇头,说道:“不,恩公,您对我的帮助,我可是铭记在心啊。

今天,我特地来感谢您,还想请您吃顿饭。”

黑袍人影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举人老爷,您可真是个爽快人。

不过,吃饭就不必了,我请您看场好戏吧。”

说着,黑袍人影一挥手,只见庙里突然变得雾气蒙蒙,隐约可见各种鬼怪在其中穿梭。

李慕白一看,吓得连连后退。

但黑袍人影却一把拉住他,说道:“别怕,这些都是我阴间的朋友,他们不会伤害您的。”

就在这时,只见雾气中走出一个穿着华丽、头戴金冠的人影。

他走到李慕白跟前,说道:“举人老爷,您可还记得我吗?”

李慕白定睛一看,这不是当年阎王请客吃席的阎王大人吗?

他连忙跪倒在地,说道:“阎王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别跟小的计较。”

阎王大人哈哈一笑,说道:“举人老爷,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我今天来,可是要感谢您呢。”

李慕白一听,愣住了,说道:“感谢我?

我何德何能,能让阎王大人亲自来感谢啊?”

阎王大人说道:“您这些年行善积德,不仅造福了百姓,也为我们阴间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样的好人,我们怎么能不感谢呢?”

说着,阎王大人一挥手,只见那些鬼怪纷纷上前,给李慕白磕头道谢。

李慕白一看,心里头那是又惊又喜啊。

他知道,这都是自己这些年行善积德的结果。

就在这时,黑袍人影走到李慕白跟前,说道:“举人老爷,您看到了吗?

这就是行善积德的好处。

不仅阳间的人尊敬您,阴间的鬼神也感激您。

所以,您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啊。”

李慕白点了点头,说道:“恩公,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这事儿过后,李慕白更加坚信行善积德的重要性了。

他不仅自己坚持做好事,还教育子孙后代也要这样做。

他的家族因此繁荣昌盛,成为了柳河镇上有名的望族。

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慕白总会想起那段诡异的经历,心里头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神灵在暗中保佑着他,让他能够顺利地度过难关,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着神灵的庇佑,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好人。

李慕白呢,也不在乎这些虚名,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每天读读书,写写文章,偶尔去土地庙拜拜,跟鬼神聊聊天。

他心里明白,自己能有今天,全靠鬼神保佑,还有自己这些年行善积德的结果。

这天,李慕白正在家里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他走出屋门一看,只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个老汉推推搡搡的,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李慕白一看,这老汉不是镇上的王老汉嘛,他咋跟这些年轻人干上了?

李慕白赶紧上前劝阻,问道:“咋回事啊?

咋还动上手了呢?”

那几个年轻人一看是李慕白,连忙收手,说道:“李善人,您来得正好。

这老汉欠我们钱不还,还想跑,我们这不就拦住他了嘛。”

李慕白一听,皱了皱眉,转头问王老汉:“老王头,你欠人家钱了?”

王老汉低着头,小声说道:“是……是欠了点钱,但我不是不想还,是我实在没钱还啊。”

李慕白一听,心里明白了。

王老汉家里穷,老伴儿早年去世,留下一个傻儿子。

这些年,王老汉就靠卖点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欠钱,肯定是迫不得已的。

于是,李慕白从怀里掏出几块银元,递给那些年轻人,说道:“这钱我替他还了,你们以后别再来找他的麻烦了。”

那些年轻人一看有钱拿,连忙点头哈腰地走了。

王老汉一看,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道:“李善人,您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我这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您的恩情啊!”

李慕白摆摆手,说道:“老王头,你这是说的啥话?

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你以后有啥困难,尽管来找我。”

这事儿过后,李慕白在柳河镇的名声更响了。

大伙儿都说他不仅是活神仙,还是个大善人,这辈子肯定能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李慕白听了这些夸奖,心里头美滋滋的。

但他也明白,这些夸奖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做的事儿才是实的。

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行善积德的决心,每天都想着怎么为乡亲们做点好事。

这天,李慕白正在家里写文章,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放下笔,走出屋门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倒在门口,手里还紧紧抓着一封信。

李慕白一看这情形,吓得连忙把人扶进屋,给他包扎伤口。

等那人缓过劲儿来,李慕白才问起他的来历。

原来,这人是个信使,是专门给外地的一个大财主送信的。

他路过柳河镇的时候,遇到了一伙强盗,把他身上的钱财都抢走了,还把他打成了重伤。

他拼死才保住这封信,想着一定要送到财主手里。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气啊。

这些强盗真是欺人太甚,连信使都不放过!

他赶紧拿出纸笔,给那财主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信使的遭遇,还附上了自己的一些银两,让他给信使治伤。

然后,李慕白又亲自把信使送出镇子,交给他一个可靠的朋友,让他帮忙把信送到财主手里。

信使感激涕零,连连给李慕白磕头道谢。

这事儿过后,李慕白在柳河镇的名声又上了一个台阶。

大伙儿都说他不仅是个大善人,还是个有勇有谋的好汉,将来肯定能成大事。

李慕白听了这些夸奖,心里头那个美啊。

但他也明白,这些夸奖都是大伙儿对他的期望和祝福,他不能辜负了大伙儿的心意。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行善积德,每天都想着怎么为乡亲们多做点好事。

这天,李慕白正在家里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鞭炮声。

他走出屋门一看,只见镇上的百姓们都聚集在镇口,欢呼雀跃的。

他连忙走过去,想问问咋回事。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朝廷派了个大官来咱们这儿视察,听说这大官还是个清官,专门来替百姓们申冤的。

李慕白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

他赶紧回家换上新衣服,准备好好迎接这位大官。

等大官来了,李慕白一看,还真是个清官!

他穿着朴素,面带笑容,跟百姓们亲切地打招呼。

李慕白一看这情形,心里头更加高兴了。

那大官在柳河镇视察了几天,发现这儿的百姓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心里头那个满意啊。

他临走前,还特地来拜访了李慕白,夸他是个难得的好人,还给了他一块“积善之家”的牌匾。

李慕白一看这牌匾,心里头那个美啊。

他知道,这是朝廷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他不能辜负了朝廷的心意。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行善积德,每天都想着怎么为乡亲们多做点好事。

这事儿过后,李慕白在柳河镇的名声算是彻底传开了。

大伙儿都说他不仅是个大善人、好汉,还是个受朝廷表彰的积善之家,将来肯定能享尽荣华富贵。

李慕白听了这些夸奖,心里头那个乐啊。

但他也明白,这些夸奖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做的事儿才是实的。

于是,他继续坚定地行善积德,每天都想着怎么为乡亲们多做点好事。

就这样,李慕白在柳河镇度过了他的一生。

他去世的那天,整个镇子的人都来为他送行,哭声震天动地。

大伙儿都说他这辈子积德行善,肯定去了个好地方,将来一定会保佑柳河镇的百姓们平安幸福。

而李慕白呢,他也确实去了个好地方。

据说,他去世的那天晚上,土地庙里的神像突然显灵了,把他接到了阴间,让他成了土地公身边的一个小鬼。

从此,他就可以在阴间继续行善积德,保佑柳河镇的百姓们了。

这事儿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

但大伙儿都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李慕白这辈子确实做了太多好事,他的名声和事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柳河镇的历史里,成为了大伙儿永远的骄傲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