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旧社会的生活瞬间:珍贵老照片一览!

发表时间: 2024-11-28 15:38

旧社会的生活瞬间:珍贵老照片一览!

70多年前的旧社会,烽火连天,物资匮乏,人们生活在困苦与不安之中。

旧社会的地主

每日清晨睁开眼,迎接他们的,往往是无尽的忧虑与挑战,生存成为了最为紧迫的命题。

捡野菜的小朋友

这样的时光,究竟是何番景象?让我们翻阅一组珍贵历史照片,近距离感受旧社会的真实面貌吧。

△1920年,北平遂安伯胡同里的“虎头娃娃”,满脸问号看向摄影师。

100多年前,照相机还是稀罕物,人们对照相技术充满了好奇,甚至还有一丝畏惧

△1922年,兰州城里的文玩摊,五花八门,种类齐全。

但是生意不怎么样好,小贩愁眉不展的抱着膀子。

△1925年,济南城里的面条铺,老板娘正在晾晒挂面

那时的面条,可是纯手工制作,也没有任何添加剂。

△旧社会的道路,大部分还是落后的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走起来很是烦人。

△1930年,一个出来捡粪的小哥,满脸警觉的看向摄影师。

旧社会没有化肥,粪便就是最好的肥料,各个区域严格划分,不能跨界捡粪。

△1930年,长沙郊外的水田,母女二人正在捡拾田螺,准备带回去烧熟充饥。

当时粮食产量很低,人们需要寻找各种替代食物,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1930年,宜昌城里菜市,几名菜贩都没穿鞋子,可见生活之艰辛。

△1932年,淞沪战场上的一名儿童,他的家人和房屋,都倒在了日军的炮火下,只留下他对着废墟痛哭。

△日军轰炸后的街道,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曾经的繁华与安宁,已被战争的残酷所吞噬。

△一名欲哭无泪的妇女,悲伤的蹲在废墟上,脚下这堆瓦砾,曾是她温馨的家。

△被炸塌的桥梁,远处青山隐隐,景色秀丽,却让人感到无比的哀愁与愤慨。

陕北的抗日游击队员,尽管装备简陋,但各个眼神坚毅。


△1940年,黄土高原的一条道路,人们推着独轮车艰难前行。

△1940年的扬州瘦西湖,风景如画,却没什么游客,因为人们都在为生存而奔波,根本无心旅游

△1942年,江南水乡的一座石桥,桥身已经开裂,随时可能倒塌。

但依旧在凑合使用,这也是旧社会,基建能力不足的悲哀。

△宏伟的宫殿和城楼,本应是旅游景区,却变成了牧羊人的乐园。

△1942年的关中唐十八陵,附近的树木砍伐一空,都被当成柴火拉走,显得落寞而荒凉。

△1943年,逃荒中的小朋友,已经饿的脸颊浮肿

△1945年,一个年轻的渔娘,疲惫坐在船头,常年战乱和物资的匮乏,让她的眼神变得很迷茫。

△1948年的青岛街头,一名摊贩正在卖包,这应该是当年最流行的款式。

△1949年的广州街头,一名老板娘坐在店门口打起了瞌睡,看来生意很是一般。

70多年时光流转,旧社会已成为过去式

但那段历史所承载的苦难与启示,却值得我们铭记,并成为我们不断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