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1 15:1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__小雪到,寒气绕。是不是感觉一阵冷风吹过,冬天真的来了?可不是嘛,2024年11月22日凌晨3点56分,小雪节气正式登场!这才刚入冬,不少朋友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这不,我翻了翻日历,又查了查资料,赶紧来跟大家唠唠小雪节气这七天到底该怎么养生,怎么扛过这越来越冷的冬天。
老话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虽然这是对来年收成的期盼,但也说明了小雪节气后天气会越来越冷,雨雪也会增多。大街上,羽绒服、棉袄已经陆续登场,不少朋友也开始着手准备各种保暖措施。我隔壁王阿姨就说了:“这天儿,不赶紧把秋裤穿上,老寒腿又要犯了!”
不过,小雪养生,可不是光穿暖和就够了的。这篇文章里就提到,小雪节气最忌讳的就是“骤然大补”。你想啊,冬天来了,身体需要适应寒冷,一下子大补,身体反而吃不消。就像老张,一到冬天就猛吃羊肉,结果上火了,口腔溃疡,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所以,小雪养生,关键在于“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先说“外防湿冷”。冬天寒气重,容易入侵身体,尤其是背部和足部。文章里建议每晚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暖身防病。我奶奶就一直坚持每晚泡脚,她说:“泡完脚,浑身都暖和了,睡觉也更香了。” 不过要注意,水温别太高,45℃左右就差不多了,泡个20分钟,微微出汗就行,别泡得大汗淋漓的。
除了泡脚,保暖也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文章里建议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爷爷每天早上都会喝一杯温开水,他说:“喝完水,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再说“内防燥热”。冬天虽然冷,但室内供暖后空气往往很干燥,容易上火,甚至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有个朋友,冬天就喜欢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房间里暖气开得足足的,结果没几天就感觉头晕、口干舌燥,去医院一查,说是血液黏稠度有点高。
所以,冬天也要注意补水,多吃一些清火滋润的食物,比如白萝卜、大白菜、菠菜、豆腐等等。文章里还提到,小雪节气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可以补肾气、清内火、抵抗寒冷。
除了这些,文章还列出了小雪节气8件必做的事:多运动、要防寒、要防病、多喝水、保睡眠、多喝粥、晒太阳、喝鱼汤。 你看,这涵盖了运动、饮食、睡眠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其实,养生这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坚持,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我,冬天就喜欢喝点热粥,既暖胃又舒服。 你呢?你有什么冬季养生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最后,再提醒大家几点: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冬季运动要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冬天,健健康康、暖暖和和地度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