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探索学王阳明成就巨大成功的核心法则!

发表时间: 2024-11-20 21:12

探索学王阳明成就巨大成功的核心法则!

面对那么老大个目标,你焦虑不?

涛哥大晚上发了一条朋友圈:

目标浩渺似惊澜,
孤身似叶任风残。
苦思无解愁肠断,
空对长天泪已干。

还配了一张图

我在下面回复

惊澜目标休要叹,
风里残叶乐颠颠。
愁肠百转皆虚幻,
对天扮个鬼脸玩。

过了一会,他私信我说,别调侃了,愁都愁死了,最近赶项目,头发都大把大把掉,保温杯里的枸杞都不香了。

涛哥是个码农,小学时我们还在玩小霸王的时候,他就已经学习编程了。要从那时候算,码龄也近30年了。

上个月,他的工作室接了个项目,开始甲方说春节前交付。按照原来的进度表,这已经算是非常紧张了。

没想到前天甲方又通知他们,项目必须要在元旦之前交付。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工作量几近翻番。

而项目最大的担子,还在他身上,年近四十的人,夜已经熬不起了。刚毕业的时候,007都扛得住,现在熬个大夜,得三天才能缓过劲。面对这翻倍的工作量,咋搞嘞。

涛哥说,接到通知后,尝试沟通了一下,甲方很坚决,截止日期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多是象征性的增加一点补偿费用,但也只是象征性的。

今天给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放了一天假,让大家都调整调整,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开始进入决战状态。

可今天是怎么都睡不着,都想夜游承天寺找张怀民了。

我说张怀民都睡了,咱俩聊聊得了。

既然你把这个困难比作登山,那我就分享给你一个“一步登山”法。

55岁疾病缠身,登山却比年轻人都刚

大概500年前,有个55岁,身体还不太好,一身病的老人,带着一群精壮小伙去爬会稽山香炉峰

刚开始爬的时候,个个身手敏捷,可爬到半山坡的时候,有的小伙子就爬不动了,跟老人说我们不行了,就到这就行了,你们继续爬。

老人和剩下的四五个人继续往山顶爬,终于登顶。到山顶之后,老人很高兴,说“此情此景,太适合吟诗一首了”。

其他几人都累的气喘吁吁,气息都没平稳。小董同志只唱出了一句,小王同志勉强唱了一首。

老人摆摆手,来看我的,他气定神闲的吟诗一首,状态和平常一样轻松自由。

小董同志就感到疑惑,说先生,为啥我们都这样了,你竟然能如此轻松?

老人说“我登山,不论几许高,只登一步,诸君何如?”。

小王说“我们到山下的时候,心思已经都放在山顶上了。”

老人说:“毛病就处在这啊”。

我接着问涛哥,听出啥了没。

涛哥停顿了几秒,说差不多听明白了,到现在满脑子都是交付的那个截止日期。就像小王说的,刚到山下,心思就都在山顶上了。

最关键的,是心思放在山顶,不但没起什么作用,反倒让整个团队都非常焦虑。

涛哥又问,这老人是谁啊,有深度。

谁?就是三大圣人之一的王阳明啊。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方法有了,咋用呢?

一步登山,咋用

涛哥说,那咱俩再聊聊,你帮我捋捋思路。

我说,咱们目标已经明确了,就是在12月31日前登顶,完成项目交付。

那么,现状是什么?

涛哥说,现状是项目总共有12个模块,目前已经完成了3个,还有9个未完成。团队5个人,按照正常的节奏,需要大约80天才能完成,完成后还需要5-7天进行调试,才能完整交付。即使让大家从明天起连轴转,预计也只能压缩到60天,加上调试65天。如果元旦前要交付,就必须压缩到35天,在当前的限定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接着问,如果把当下的限定条件撇开,有什么办法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涛哥说,最简单的就是增加人手,增加到12个人,基本能确定没问题。但现在,一方面是合适的人不太好找,另一方面则是费用问题,目前的预算,无法负担那么多人。

其次是调整项目模块,部分模块可以考虑直接买现成的源码来修改,但甲方的有些需求修改量比较大,算起来还不如自己做。重新评估一下,估计这块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

再就是部分模块外包,购买现成的服务,但甲方对部分的数据要求比较高,希望尽量都在自建服务器上。沟通起来比较麻烦,不过这块可以节省的时间相对客观,可以试试。

大体来说,基本就是这些了。

我又问涛哥,和甲方沟通方面,除了截止日期外,还有哪些调整的可能?

他说,截止日期是没戏,但是项目的功能上,可以试试沟通,有些功能并不是上线后马上就要用的,可以试着沟通一下分批完成,集中兵力先搞重要的。前面甲方态度很强硬,当时就没有沟通这块。

我说,那么现在,那些路径是目前可以选择即刻执行的?

涛哥说,首先,和甲方沟通项目功能分批上线,先确定初期必备的功能。其次,部分不牵扯核心的代码外采,节省时间。第三,增加两个人,减轻团队负担。最后,就是好好睡一觉。

你看,这山你就已经登上了4步了。剩下的一步一步来就行了。

道理都是相通的

阳明先生的“一步登山”,深奥吗?实质上一点都不深奥。与此类似的,还有: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就不用翻译了,都看得懂。

论语・子罕》第十九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能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呀。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山,虽然才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向前,那是我自己要坚持往前的啊。

这道理都是相通的,而且并不是多么深奥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街边拉几个人,都能说出来两句。

但为啥还是那么焦虑呢?

就是因为做到太难了啊。

难的不是踏出那一步,而是在焦虑和负面情绪的阻碍下,让人不知道该迈那条腿啊。

问问自己,当下能做什么

暂时,请你先屏蔽一下那些负面情绪。把脑袋清空一下。

然后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或者拿一张空白的纸,问问自己“我当下可以做什么”。

把当下最应该做的那一件小事先写出来,这就是你要登的那一步。就是你要倒的那一筐土。把这个当下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做好。

比如我今天决定要写一篇文章,最难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先写下第一行的第一个字。

说简单,它只不过是敲下键盘而已。而说难,则需要撇开那些影响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往往,当敲下了第一个字之后,后面的字也就跟着出来了。哪怕这篇文章最终修改的面目全非,原本的一个字都留不下来,也没关系,不重要,那都是后面的事情,当下的第一个字,才是重点。

就像他们问“出来玩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出来啊,如果不出来,还玩个啥嘞。

是不是鸡汤不重要,先行动

有人说,阳明先生这句话有点像鸡汤,说了啥,又好像没说啥。

是不是鸡汤重要吗?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干了这碗鸡汤,对你有没有用啊。只要对你有用,能够让你做出改变,让你减轻焦虑,这就够了。

再大的项目,代码也是一行一样敲出来的。再高的山,也是一步一步登上去的。先行动,先把脚下这一步踩实了。

附《传习录》原文
丙戌春末,师同诸友登香炉峰,各尽足力所至,惟师与董萝石、王正之、王惟中数人至顶。时师命诸友歌诗,众皆喘息不定。萝石仅歌一句,惟中歌一章,师复自歌,宛如平时。萝石问故。师曰:“我登山,不论几许高,只登一步。诸君何如?” 惟中曰:“弟子辈足到山麓时,意已在山顶上了。” 师曰:“病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