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5-26 23:2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武夷山,有一群生活在“底层”的卖茶人。
并非说他们的学识、能力处于底层,而是指他们在岩茶资源上,处于生物链的底端。
这些底层卖茶人,基本不是武夷山本土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涌入武夷山的。
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
背井离乡,在武夷山居无定所;
没有资金去开茶店或开工作室,如同游击战一样,打一枪换个地儿;
没有固定的客源,形不成规模,也没法从茶农那里获得固定的货源。
以批发为主的茶农,茶品价格低,具备利润空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然,拿茶量有限是个硬伤。没有量,就没有价。
作为新人,茶农愿意交朋友,少量地拿个一次两次可以。但,长时间这样买茶,茶农大多是不乐意的。
以批发的价格,来买零售的量,真是会遭人白眼。
之前就有一个开店的朋友说过,买五斤茶都被拒绝——理由是:这么便宜的茶,起码一件货(30斤)起批,拿五斤茶量太少,箱子搬来搬去太麻烦。
但,武夷岩茶交易量太大,哪怕作为资源匮乏的底层卖茶人,驻扎在武夷山多年,依然能分到点汤喝。
并且,随着卖茶直播间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武夷山做起了茶叶买卖。
底层卖茶人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中。
《2》
最近在武夷山,李麻花结识了两位这样的卖茶人。
一个是男生,经常到相熟的包茶店包茶。
包茶店去年新进了两台大型的自动包茶机,除了给自己包茶外,外带接些包茶的活儿,赚些点工费钱。
这日,这个男孩照例到店里包茶。
长得壮硕,穿着T恤短裤,蓄着不长不短的头发,缺乏打理,很凌乱,像是躺了一天的样子。
天气不是太热,他也穿着人字拖,样子慵懒,丝毫不顾及形象。
本来站在机器旁边等着包茶,毕竟没多少量的茶,一会就包完了。
看到我们在试毛茶,他被吸引过来。
茶农朋友见他有兴趣,就招呼着他过来一起试茶。
我选了面前工艺最好的一泡毛茶,示意他闻闻汤底的香。
他拿起审评汤匙,有些笨拙,我看出他似乎没有用过汤匙闻香,在他闻之前,马上用动作提醒他要闻汤匙的背面。
他友好地冲我一笑,可能也感觉到了我的善意,感谢我及时化解了他的尴尬。
《3》
茶农问他,你是哪里人呢?
他反问说,你们猜猜看。
我根据他的口音判断他是闽南一带的,他笑着点头说,猜对了,差不多。
但最终 仍是没有告诉我们他家乡的具体名字,估计是藏了防备之心。
茶农又问他,有开店吗?
他说没有,就在旁边租了间房子,卖点茶。
对于初来武夷山或是还没有把根扎得深的外地人来说,租个单间是最省钱的做法。
既有落脚之处,零零散散的少量茶叶也有个存放之地。
我看他还不懂得如何审评茶叶,便判断他到武夷山没多久,对岩茶的认知不深。
对于他这样还没有交到知心朋友的外地人来说,似乎躲在房间里更有安全感。
平时在朋友圈里卖卖茶,然后等着朋友通过手机找他买茶,他接到订单了才出门找茶,包茶。
日子看似无压力,逍遥自在,但应该有他内心苦闷之处,难言之隐无人诉说。
《4》
另一个女孩,东北人,租住在茶农家里,每天晚上直播卖茶。
据茶农介绍说,她年纪轻轻嫁到福州,离异后到武夷山的,有个女儿由男方父母带着。
我问茶农,她直播卖茶做得如何?
茶农说,很一般,都是原本在福州积累的客人,到武夷山后通过直播平台开拓的客户基本没有。
茶农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某音岩茶,需要依靠专业度来说服受众,她还不够专业,无法获取陌生客人的信任。
后来,我观察了几天,发现她就播了一个晚上,后面连续两三个晚上都没有开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茶农说,别看就她一个人生活,开销却不小,刚起步阶段没什么起色,却还开了份工资请个助播。
几个月下来,身上的钱不够花的,她就从信用卡里套钱出来,一解燃眉之急。
听得在座的人直摇头。
这样不温不火,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岩茶直播界崭露头角,很难很难。
《5》
无们无从评判别人的生存方式。
但,任何成功,都一定是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泪水的。
远离家乡,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重启事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第一个年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只想躺着把钱赚了。
第二个人两度离家,一是从东北嫁到福建,二是离开夫家到武夷山,作为没有依靠的单身女性,这条路很难走。
但她也并没有一往无前的决心。
底层,缺乏资源,就应该通过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在五年十年前,我见过同样从外地来武夷山打拼的人。
他们为了省钱,可以睡在车里,四处虚心求知,虽底层,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会茶知识,拉到客户,做大销量。
实现人生的价值。
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线牵的无国界时代,外地来的卖茶人,反倒是更懒了。
有了好时机,却缺失了吃苦耐劳的劲,以及扎实学习求发展的理念。
前景堪忧。
《6》
哪怕直播带货已经火得不得了了,也应该对这种销售方式,存着敬畏之心。
卖茶就要深刻地学会茶,学懂茶,只懂一点皮毛就急着出来带货,这是对客户的严重侮辱。
不是在直播间里发几句嗲就能卖茶的。
不是年轻貌美一脸无知就可以卖茶的。
凭一张整容失败的脸,在直播间里撅个嘴,靠资本刷几千单货,引诱一帮中年大叔过来围观的,不是卖茶。
是卖笑。
男女平等的口号都喊了一个世纪了,她们还当自己是杜十 娘。
而她们背后的男人,美其名曰“资本”,其实,就是一个老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