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睡得早死得早?真相究竟如何?

发表时间: 2024-10-27 04:00

睡得早死得早?真相究竟如何?



序言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此观点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让许多人对原本深信不疑的“早睡早起身体好”的观念产生了怀疑。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几点睡觉才是最健康的?早睡早起就一定是正确的作息方式吗?


一、“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的科学探讨

2021 年,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杂志《睡眠医学》的论文研究指出,早睡或晚睡都会影响寿命。研究人员对来自 21 个国家的 112198 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 9.2 年的调查随访,将受试者按照作息时间分成了早睡者(6 - 10 点)、正常者(10 - 12 点)、晚睡者(晚上 12 点以后)三组。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的受试者相比,早睡组和晚睡组的死亡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了 29%、11%。然而,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研究结果只发现了就寝时间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但并不代表是早睡或晚睡直接引发了心血管事件或死亡。

其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疾病史、生活方式行为等。并且该研究在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早睡带来的综合风险增加值从 29%降到了 9%。

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这一项研究就得出“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的结论,这⁠一观点缺乏足够的科学确定性。


二、最佳睡觉时间的科学研究


来自英
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对英国生物库招募的 10 万多名平均年龄约在 61 岁的参与者进行了 5.7 年追踪随访。结果发现晚上 22 - 23 点之间入睡是最佳的入睡时间,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超过 12 点后入睡,患病风险最高。

另一项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分析了 88026 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晚上 10 - 11 点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综合来看,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晚上 10 点到 11 点之间入睡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睡眠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生物钟和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最佳入睡时间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三、早睡早起并非绝对正确

早睡早起一直被视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这并不绝对。对于一些人来说,早睡早起可能确实能够让他们在白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较高的工作效率。然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他们的生物钟可能更倾向于晚睡晚起,如果强行调整为早睡早起的作息,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反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一些从事创意工作或需要在夜间保持灵感的人,可能在晚上的工作效率更高,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作息规律。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求也不同。青少年需要保证每天 8 -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而老年人的睡眠可能会变得浅而不连续,他们可能不需要像年轻人那样长时间的睡眠,但也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



后语

总之,关于“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的说法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睡眠问题。最佳的睡觉时间因人而异,但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方式,而不是盲目地遵循某种固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