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7 17:10
开封,被称为“八朝古都”,有着4100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公元前743年,郑庄公下令在开封修建“启封”城,取“启拓开疆”之意。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开封之名由此而来。
开封地理位置图
公元960年,赵匡胤下令定都开封。后来张择端的那幅《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开封城的景象,也就是“东京汴梁”城。公元1126年,开封陷落,改名为汴京。
开封人文地图
开封位于黄河中游,西为郑州,北面紧靠黄河。大运河开通后,开封附近的黄河和汴河等多条河流,航运开始繁荣,成为了当时一时无两的古代大都市。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古迹。
100多年前的开封是个什么模样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开封老照片中一睹为快吧!
△1917年拍摄的开封城墙和城楼。远远看去,里城和瓮城的城墙有好几道,层层设防,森严壁垒,固若金汤。
△开封城内,宽阔的道路两侧,是数不清的房屋,一眼望不到尽头。
△1907年的开封鼓楼大街。当时街道两侧的店铺门口,都挂着竖直的牌子,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重檐歇山顶的开封鼓楼,造型古朴,十分壮观。
△1917年,开封古城内的牌坊,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照片中的这条长长的街道上,就有着3个牌坊。每个牌坊也各不相同,有石牌坊,还有木牌坊,但是都雕琢的巧夺天工。
△1910年的卧龙宫大门,左右各有一开窗,看起来既古朴又生动有趣。卧龙宫又叫五龙宫,位于以前开封的卧龙街上,这里的“卧龙”,说的是赵匡胤。
△开封大相国寺大门。这座牌坊重檐翘角,斗拱宽大,一眼看上去,就展现出来了大相国寺的威严。牌坊下放着不少木头,这都是用来制作相国寺里面的古建筑用的,旁边搬运木头的人们可真不少。
△1907年,大相国寺内的大雄宝殿。大相国寺一开始叫做建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的北齐时期。到了唐代,唐睿宗由相王成为皇位,为了纪念这一事迹,唐睿宗改建国寺为大相国寺。
△1907年,大相国寺内的八角琉璃殿。此殿造型十分奇特,似塔非塔,说殿又别具一格,很有观赏性。
△1907年,龙亭侧面照。龙亭始建于五代时期六朝皇宫遗址之上,是以龙亭大殿为主的古代皇家建筑群。到了北宋,成为了当时的宋朝皇城,规模空前。明代以后,洪水泛滥,冲成了一片泽国。康熙时期,在以前周王府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改此地为“龙亭山”,简称“龙亭”。
△1907年的龙亭,大殿前面的这座殿宇还在,与今天的龙亭相比,变化很大。
△1933年,龙亭航拍照,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当时龙亭的全貌,一旁的开封城也被拍进来一部分,十分珍贵。
△1907年的开封二曾祠。建于1893年,是当时的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他的乡试老师曾国藩,大兴土木,建造了这座二曾祠。“二曾”说的就是曾国藩和他的弟弟曾国荃。
△1910年,二曾祠内的瓣香楼。和一般的楼阁建筑不同,瓣香阁的屋顶上有两个屋脊,让人眼前一亮。
△1910年,二曾祠内的湖心亭。照片中的二曾祠湖光倒影,风景优美,湖边遍布亭台楼阁,颇有江南园林的秀美,但是规模却十分庞大。
△1907年的开封铁塔。开封铁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的北宋时期,开封铁塔虽然叫铁塔,其实并不是铁制的,因为塔身外面砌着褐色的琉璃砖,看上去和铁一样,所以被称为“铁塔”。
△1919年的开封铁塔。没有了周围建筑的遮挡,铁塔全貌一览无余。这座八角琉璃塔高达55米多,总共有13层,是我国最高的琉璃塔。
△1919年的开封铁塔近照,很多细节都可以看清楚。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远处开封古城的城墙垛口。从开封铁塔内部的楼梯沿街而上,可以直达塔顶,一览开封古城的全貌,历经千年,至今屹立不倒。
△1907年的东岳庙。始建于公元926年,后来多次重建。殿宇虽然不大,但是造型结构却让人眼前一亮。
△1907年的开封繁塔。繁塔原名兴慈塔,位于天清寺内,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为了放置“定光佛舍利”而建。是一座九层六角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高76米。因为修建在繁台上,所以又叫繁塔。
历史上倒塌后仅剩3层,后来在上面又象征性的修建了六层特别小的塔,今天只有36米多高了。
△从远处拍摄的繁塔和天清寺,树荫照水,古朴清幽。
△繁塔的塔身上有7000多块雕刻着佛造像的佛像砖,蔚为壮观。
△开封文庙内的情景,拍摄于1923年。里面杂草丛生,古朴清幽。
△1907年的开封行宫,行宫是古代皇帝出游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当时的开封行宫内,已经草木深深,无人问津。
△禹王台,位于繁塔附近,又叫古吹台,因春秋时期音乐家师旷在此吹奏乐器,而西汉时梁孝王同样喜好音乐,所以在这片高地修建园林并取名古吹台。位于繁塔附近,高出地面好几米,远远看去,古木苍松,犹如仙境。当年李白和杜甫等诗人,都来过这里怀古,并留下过诗篇。
△明朝嘉靖年间,黄河泛滥,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吹台上建了一座禹王庙,因此古吹台又叫做禹王台。照片中,一位读书人站在禹王台上,禹王庙这座建筑上亭下阁,窗棂秀美,美轮美奂。
△1917年,开封河南贡院里的号房,当时的科举考生门,就是在这样狭窄的房间里答题。
△1917年,开封郊外一座陵墓的神道。
△开封乡下的两个小孩子,正在吃饭,他们穿着破棉袄,带着棉帽,脸上脏兮兮的。
△开封郊外的一处空地上,一堆人围成一大圈,正在看斗鸡表演。
△开封乡下,一位农夫正在编筐。
这一张张开封的历史老照片,每一座亭台楼阁,每一处古城古建,仿佛都携带着岁月的温度与故事,静静诉说着这座城的过往。凝视着这些老照片,仿佛能听见那来自遥远过去的回响,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去谱写这座城市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