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小美与小丽的翻译之路:如何在异国他乡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发表时间: 2024-11-22 12:47

小美与小丽的翻译之路:如何在异国他乡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我在朝鲜工作了一年半,刚踏入朝鲜时对眼前似曾的场景,瞬间有点恍惚……不管是人们的服饰还是行为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顿时我觉得像是穿越了过去、回到了从前。在朝鲜我又看到了穿着以黑灰为主的衣裳的人们,还有田地里插着红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于是我的思绪不由的回到了儿时那个火红的年代。

图一、朝鲜的海关大楼入口处歇着的朝鲜工作人员

我们能到朝鲜工作都是经过筛选的,筛选的标准是朝鲜方面的要求:进入朝鲜的人不能是朝鲜族、有去过韩国经历的人不能进入朝鲜、懂朝鲜语的人不能进去朝鲜、进入朝鲜后不能学朝鲜话。这就难办了,因为我感觉如果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有的时候被人卖了也不知道。

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要求,思前想后我认为他们只说了不让学朝鲜语,但他们根本没有说不让学韩语呀,本着没有说就是可以学的思想理念,于是我就到延边的书店里买了几本韩语书。

不自学也不行呀,可不想让他们当着面说我的坏话,或者不加以避讳的当面说一些对我们不好的话,如果让人嘎了腰子、卖了零件都不知道。结果还没有等我学,朝鲜方面又追加了一条:我们在朝鲜境内不能学习朝鲜话与韩语。好吧,这是针对我的,看来我自以为聪明过人的睿智连屁也不是。

图二、朝鲜海关大楼入口

朝鲜方面给我们安排了二男二女4个人当翻译,都是20多岁年轻的小孩,负责我们日常工作中与朝鲜方面的沟通。本来我以为他们说汉语会很生硬,这几个翻译汉语说的都很流利,都带着比较浓的京味。

图三、我们在朝鲜的办公室

四个翻译有两个女孩,分别叫小美、小丽,两个男孩一个叫小帅,另外一个叫小飞,但小飞没有几天就因为犯错被调回平壤了,具体是犯了什么错误不得而知,反正和我们没有关系。

我初次到朝鲜时是小美接的我(图三中站着的、图四画面中右侧的围白围巾的),一见面她那一口流利北京话惊呆了我们,我趁她拿着我们的护照去办理入境手续时,就告诉从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一个大姐:“去套套瓷,这姑娘北京话这么标准,不简单”,“你是不是看人家长的漂亮起了色心?你是有家的人,可不能打人家的主意”,哎,这事闹的,“像我这种五六十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我有想法以我现在的身体条件也不允许呀”。大姐冷哼了一声“谁知道你们男人安的什么心?”,“天地良心呀,我只是觉得在异国他乡一个外国人能说这么流利的北京味的普通话,很是奇怪”。正当我与大姐愉快的交流时,小美蹦蹦跳跳的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我们不需要过去吗?”,“有我证件,我直接进去就行了,你们不需要过去”,证件?什么证件这么好使?“给我们每人办一个呗?”我张嘴就问,“不行,你们不能办这样的证件,我们这证件也不是谁都能有的……”,好吧,看来她的证件很管用哟。

随后我们的车就绕过海关大楼从边上的便道出来了,我通过车窗看着外面的“倒爷”们正一脸惊愕的看着我们的车……岗亭里出来个军人看了一眼我们车的牌照,直接推开了拒马(路障)然后敬礼目送我们离开……

看到我欲言又止的样子,小美淡定的说了一句:“车是首都军方的牌照……”,“好吧,有机会我也买辆车挂个这样牌照……”,“你什么都想要……”,是呀,我什么都想要,关键是这些东西这么管用干嘛不要?问一问能给咱也方便,不给咱也不损失什么……

到了厂区下车后,厂长带着人来迎接我们,小美逐一介绍了一下,最后告诉我们说:这是小丽小姐……话还没有说完小丽就接着:在中国人面前不能说小姐……好吧,看来碰到个中国通了。

后来同事大姐告诉我问清了,他们都是在北京长大的,从幼儿园到高中毕来,最后回朝鲜上了一个知名的大学……我里个去,人才呀……不过我到最后我也没有弄明白他们除了翻译以外具体的身份。他们中有人参加过汉语桥的电视节目,获得了冠军,我回国后还在网上看到了当时的视频。

图四、

我的工作比较特殊,每周都需要往返,还有一些东西需要开车从延边送回北京,有的时候感觉自己总是上窜下跳的来回奔波,每次回国与到朝鲜都是小美小丽中的一个送我,时间长了后慢慢的也就熟悉了起来,他们就借我的手机玩游戏,一直玩到没电才还给我……

不过小美与小丽虽然是在朝鲜,您可以从图片中看出他们的肤色包括衣着明显区别于朝鲜人,例如与图三中坐着写字、跟小美学习中文的女孩,还有图五图七中小丽中的其它朝鲜人,他们不太像是朝鲜人。更像是我们国内邻家女孩。

图五

我有一次因为工作需要会错过中午饭,于是带了几公斤猪头肉、几个桶装的方便面过去,到了后交接完后就喊小美小丽小师与司机一起吃饭,看到桶装方便面后小丽一声惊呼:好久没有吃过了。于是说让司机回办公区打开水,并上把身上的衣裳换成便服。

水打回来后我分给每个人一桶,只是司机不分打开,小丽用汉语说你好笨,然后直接从底下抠开塑料包装……倒水后把小叉子插在了盖子上……最后四个人把这几公斤猪头肉全部吃完了。

朝鲜的物资确实比较匮乏,小美小丽也曾多次让我帮他们带东西,从纸笔到卫生巾,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到口香糖(见图三桌上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这个的电源坏了,用胶布缠着呢),再到电脑系统的下载……

最后我每次过去都带两个大行李箱,来来回回次数多了后,有“倒爷”问我,你带这些东西是怎么过的朝鲜那边海关?我告诉楞过……抓住了再说……过什么海关?我带着这些东西从酒到电子产品再到小零食,从来都没有进过那个大楼。倒爷伸了个大拇指表示钦佩。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对于一些药品我还能理解,像卫生巾什么的也要带就有点过份了,朝鲜也不是没有这东西……难道是质量或价格的问题?

注:

我在想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如何规避掉一些东西,因为有些东西涉及的事与面太广了,所以就一直写写停停、修修改改,即便是这样,我依然觉有些东西不能说出来,然后进行了大范围的删减,到了最后我一看,嘿,改的面目全非前言不搭后语,大家凑合着看吧。若是太详细了估计会有问题,所以只能是写作水平一般叙事能力差的问题了。

PS:

我一直很怀念六七十年代,就像其它人一样总觉得六七十年代好,到了朝鲜后我才明白我怀念的不是曾经的艰苦、也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而是因为六七十年代有了美好的童年、有我无忧无虑的曾经。

我也曾经年少天真无邪,觉得世间事事皆是明媚阳光,也曾经意气风发,打算此生必定能大展宏图追逐梦想。后来我也曾经历了许多坎坷,寂寞的夜里蜷缩着身体,感觉自己就是狂风暴雪中即将冻毙的羔羊。

我想:人生在世,大概只有经过了沧桑历尽了磨难,才能看淡人生的本质不再论得失,或许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只不过是为了生活……加油,兄弟。狐仙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