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岳家军在岳飞被处决时做了什么?深度解读历史真相

发表时间: 2024-07-29 19:34

岳家军在岳飞被处决时做了什么?深度解读历史真相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一代名将岳飞‭在行军中写下的壮丽诗篇,此时的岳飞正为收复故土而奋斗,他坚信金人很快就将被驱逐出中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却成为自己所忠朝廷的刀下亡魂,那这时候便有一个疑问,岳飞被处决的时候,为什么麾下的岳家军为什么不像《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般来劫法场呢?

中兴᠎无望

岳飞生于1103年河南的的一个普通农家中。岳飞自幼便熟读兵书,学习舞刀弄枪的技艺,并且对投身军旅怀有强烈的愿望。

1122 年,岳飞第一次投身军旅便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仅率领百骑就打败了数量远胜于己的敌人。

从1127年到1134年,其中短短七八年的光景,岳飞便荣获南宋武将的最高军衔——节度使。这时候的岳飞不过32岁。常与其交手的金军领袖金兀术也感慨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后来岳飞多次组织军队北伐,联合各地的抗金义旅,一度有收复所有故土的希望。

当岳家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眼见光复故都的夙愿就在眼前,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

岳飞看到这荒唐的命令,自知终生奋斗的目标功亏一篑,于是扼腕泣下:“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君父之命难违,岳飞只得忍痛下令班师。

名将陨落

绍兴八年到绍兴十一年是岳飞人生逐渐灰暗的阶段,岳飞收复中原的理想始终不为宋高宗所接受,直至被构陷致
死。

根据岳飞后人所著史料记载:“秋,召赴行在。金人遣使议和,将归我河南地,先臣(即岳飞)入对,上谕之,先臣曰:‘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上默然,宰相秦桧闻而衔之”

由于岳飞在宋金议和上面的强硬态度,引起以高宗和秦桧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忌惮,这也为后来处死岳飞埋下了伏笔。

岳飞班师回朝后不久,秦桧等人就着手构陷岳飞,处心积虑将其置于死地,于是便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将岳飞收押。

秦桧遂上奏宋高宗,改由万俟卨审理此案,此人阴险狠毒,岳飞向来敬重文人,但也看得清万俟卨品德败坏,对他极为以鄙视,万俟卨一直怀恨在心,借此肆意报复。

万俟卨亲自审问,秦桧党羽罗织罪名,陷害岳飞,一步步将岳飞置于死地。

面对铺天盖地扭曲实情的指责,岳飞亦是有口难辩,不由长叹一声道:“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在一个寂静的冬日,刽子手的刀在残雪的映照下显得寒光凛凛,岳飞饱含热泪仰头看天,他知道他的冤屈,会在未来的某天得到昭雪,但是北伐光复中原的大业,在他这一代人手中是无法完成了。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一代名将岳飞就此殒命。

为何难逃一死?

那么为什么对岳飞忠心耿耿的岳家军不来劫法场呢?

首先一点便是岳飞冤案的形成,是由皇帝赵构所许可的,虽然赵构在与金国人的态度上是时战时和的,但从两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来看,赵构骨子里是个懦弱不堪的主和派。

然而岳飞的存在使得赵构无法与金国求和。在岳飞眼中,只要举国一心,加上沦陷地区的抗金义旅的鼎力相助,收复被侵占的土地指日可待,且岳飞本身就是‏个军事才能卓著的人,因此他亦有信心与金国死磕到底。

虽然岳飞在战事上气势如虹,取得了很多胜利,但在赵构眼里不过是能够与金国谈判的底气罢了,继续将苟且偷生的理念贯彻到底。

再者自古以来拥兵自重最终谋反的武夫大有人在,东晋时侯的桓温桓玄父子;南梁侯景等等,他们正是因为兵权在身,最终干预权柄,甚至还自立为帝,可以说是所谓正统权力的一大祸患。⁤

赵构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当岳飞在战场上连连告捷,也就意味着他在士兵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也是愈来愈高,那么其拥兵自重威胁自身统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对皇权本就不稳固的赵构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就算岳飞没有谋逆之心,也时常将迎回徽钦二帝挂在嘴边,即便赵构口头上也是这么⁠对外宣示的。

如果徽钦二帝真被金人送回,那么自己的龙袍也就不保了。因此在赵构的眼中,岳飞是一个会对自己地位造成威胁的人物。

同时赵构作为皇帝,自然深谙文武大臣之间的制衡,若岳飞呼声与日俱增,那自然会招来文臣的不满,所以岳飞断不可留。

因此就算知道岳飞的案子有冤情,但碍于自己的利益还是默许了将岳飞处死。

由于在封建社会,受忠君爱国思想影响,皇帝的命令便是天大的事,在一般情况下谁都不敢做忤逆君父的行为。

因此就算岳家军数量庞大,但思想上还是忠于宋高宗赵构的,即便知道岳飞之死另有隐情,脑子里的忠君爱国思想亦会拉扯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其次便是两宋时期重文轻武的风气炽盛,此消彼长间便是武人的地位十分低微。岳飞是个纯粹的主战派,而端坐庙堂之上的大多数文官,要么是彻彻底底的主和派,要么就在战和问题上摇摆不定。

而岳飞强硬的主战态度自然得罪了皇帝身边的大多文官,当这些文官纠合在一起时,一介武夫的岳飞根本没有办法与这些人进行抗衡。

再者便是处死岳飞的监斩官的选择上,南宋高层也是别有用心,他们最终让杨存中出任监斩官,杨存中何许人也?

此人乃名门杨家将之后,他曾在战场上奋力厮杀,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并没有先祖那般铮铮的傲骨,自甘成为秦桧手下忠实的鹰犬,为秦桧扫除阻挡自己攫取权力的障碍。

凭借战场上积攒的声望和显赫的家门身世,唬住岳飞手下的武人自然不在话下,并且作为深得朝中大臣宠爱的将领,杨存中在文官中的认可程度还是不低的,因此借他之手杀害岳飞不至于会引起众怒。

起初杨存中接到自己充当监斩官的命令也是十分惊讶的,他知道岳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但是亦知朝廷急着将其铲除的原因:畏惧他功高震主;同时让自己监斩岳飞是想利用自己在武人心中的声望,方可让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小。

此外也应该意识到,岳家军不是只独属于岳飞的,其本质上还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加之岳家军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绝大多数岳家军并不会选择赌上身家性命去贸然劫法场。

结语

如今岳飞已经辞世近千年,但是关于他英勇报国的事迹仍旧家喻户晓。无论男女老幼,皆知这么一位精忠报国的英雄。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岳飞高举着反抗压迫的大旗,并且始终以恢复故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些精神都足以令其彪炳史册。

参考资料:

1.《岳飞之死》——紫牛新闻

2.《尽忠报国却横尸监狱,岳飞之死揭露现实:千万别相信人,千万要相信人性⁨》——和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