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韦昌辉的疯狂行为及其悲惨结局

发表时间: 2024-09-22 06:14

韦昌辉的疯狂行为及其悲惨结局

洪秀全唱红脸,韦昌辉唱黑脸

天京内讧的第一回合,是天王指使北王杀了东王。

消息传来,不胫而走,全城军民有欢庆的有难以理解的;当然也有黯然失落的,那就是东王的部属。

天王也曾降诏,说杨秀清逆谋是上天泄露的,余党一概赦宥不问。可是,当年在杨秀清专政时,东王部属多有仰仗杨的权威欺凌他人;现在靠山倒了,报复性的杀戮是难以控制的。

洪秀全、韦昌辉等人对杨秀清的部属也不放心。由韦昌辉出面,主持肃清所谓“余孽”。当时,杨秀清在天京未被杀害的部属为了图生存,由东殿礼部一尚书傅学贤率领,自峨眉岭扎营至虎贲仓;韦昌辉即率党羽扎营于小仓至大行宫,两军双垒,巷战三天,不分胜负。

韦昌辉不能取胜,他向洪秀全通气。这使洪秀全不寒而栗。洪、韦大概此时又做过密谋,仍由韦出面应付。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第一领袖,皇上帝次子,独揽朝纲,他的地位足以号召所有军民。洪唱红脸、韦唱黑脸,这一组合唱,又使一个阴谋出台了。

9月4日,即杀杨后的第三天,天王府女宣诏在天王宫殿前面栏杆里宣布天王诏旨,因为韦昌辉、秦日纲血洗东王府,杀戮无辜,特惩罚其罪,令受鞭刑四百下;东王部属都允诺前往观看韦、秦受罪行刑。在行刑时,鞭打者故意尽力打击,响声可闻四方,木棍当场被打断。

东王部属五千人还是相信天王诏旨,不知就此却是一个阴谋,竟全都徒手前来观看,结果都被抓起来,关进两间大屋,接着就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而且还涉及他们的家属,连婴儿都不放过。尸体随即抛进江中,其中很多还是穿黄袍和红袍的中、高层干部。

杀人如草不闻声。如此草菅人命,其规模之大、用心之恶,在太平天国史上是没有的。韦昌辉深怕动用本部将士行刑,毕竟出于同根生,当年还是一条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不甚利落,他就全都换了童子兵充作行刑队,“行刑者辄为小童,以杀人为嬉欢乐事”(《禅治文通讯》 North China Herald, 1857年1 月3日)。

巍峨、壮丽、宏大的东王府,在洗劫一空之后化为瓦砾场。

有人为洪秀全推卸,说这是韦昌辉假使天王诏旨设下的陷阱。不确。洪秀全对韦昌辉洗劫东王府并没有指责,对此次扩大暴行亦没有制止。他才是幕后指使者。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洪秀全听之任之。天京内讧事态仍在继续恶化,每天皆有不少人被指责为东王余孽而处死。

9月中旬,督师湖北的石达开闻有内乱之信,火速赶回了天京。石达开也曾与韦昌辉商量,要杀掉杨秀清和他的三个兄弟。洪秀全有否召石回来杀杨,语焉不详。但石达开回京后,见韦昌辉如此肆无忌惮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即对他进行规劝,要他停止暴行;韦非但不听,反而认定石没有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对石达开怀疑,有杀戮之心。

石达开风闻有杀身之祸,就急忙和随员曾锦谦、张遂谋等连夜缒绳吊城而出,赶回安庆去了。杀红了眼的韦昌辉,便将翼王府亲属满门抄斩,连石达开正房妻子、卫天侯黄玉昆女儿也都杀了,无一幸免。

半月之后,韦昌辉为声讨石达开,又命秦日纲率一万五千人乘船溯江西上,讨伐石达开。他在西梁山还歼灭了忠于石达开的一支小部队;但当得悉天京之外的太平军将士都同情、支持石达开,方掉转枪口对清军作战。

石达开在安庆,从武昌洪山前线抽调四万将士,连同安徽驻军,东进至安徽宁国,上奏洪秀全要求处死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否则他将举兵“清君侧”,班师回朝,平息内乱。

洪秀全捉住韦昌辉,将他五马分尸

韦昌辉继续负隅抵抗。他害怕石达开军凭借聚宝门外的报恩寺塔作为攻城的炮垒,竟然下令把这座建于明初,规模宏大,有“天下第一塔”之称,并被欧美人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物彻底、完全毁灭。他真走上了“自作孽,不可活”的绝路。

南京大报恩寺塔,明初建,高104米。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1853年,太平军占南京,为摧毁佛菩萨偶像,毁去塔内佛像和建构,1856年,韦昌辉为防石达开回师时凭借此塔攻城,将它塔基深挖,埋火药炸毁,夷为平地。

韦昌辉的血腥屠杀,玉石俱焚,殃及满朝文武。这使洪秀全也感到宝座不稳,日夜惶恐。对石达开讨韦上表,他没有驳斥,而对韦讨伐石又持暧昧,不作赞同和支持,于是引起韦的不满。韦昌辉怀疑洪与石达开有默契,遂起了杀洪秀全之心。

11 月中旬,利令智昏的韦昌辉,带领本部军队进攻天王府,公然与天王分裂。因天王府围墙高大,没能攻下,他便扬言要用火攻。不料,随着天王府里一阵阵的冲锋号声,墙头上突然升起翼王的红字蓝边四方军旗;旗帜飘扬之处,一群群将士荷刀持枪,装出一副准备出击的姿态。韦昌辉不禁胆战心惊,手足失措,以为确证了原先怀疑的洪石联盟。他的手下不明虚实,以为是石达开的大军已经开进天王府守卫,遂一哄而散。其实,这些人乃是在天王府里服役的广西客家妇女临时装扮的。

韦昌辉的部属已全部逃散,他自己形影孑立,成了孤家寡人,不敢回府,东躲西藏。

天王洪秀全趁机发动合朝文武申讨韦昌辉罪行,传令对北王部属一律不问罪;但因韦昌辉结怨太多,在搜查北王府时,竟把他的父亲韦元玠杀死了,留在北王府的韦氏宗族,包括韦昌辉家属也都被杀害。

当年韦元玠随子毁家参加金田起义,对洪秀全很有功劳,此时天王却因其子殃及全家,苦哉! 枉哉!

韦昌辉不知去向。

天王下诏,严加把守各个城门,张贴捉拿韦昌辉的布告;每日搜查各馆衙;各街巷口设木栅栏,至黄昏后派人看守,往来者必须张灯点烛,经口号属实方准通行。

三天后,桥栅口有人偷偷在张望,引起守栅人警觉,就问道:“你是谁,要上哪里去?”回答说:“往铅码馆。”又问:“为什么没有张灯?”回答说:“出来时候天色还早哩!”再问:“今日口号是什么?”回答说:“馆长还没有告诉我。”守栅人感到奇怪,用灯火照亮,发觉来人有些像韦昌辉,便大声呼喊多人前来捉拿。来人急忙腾身跳上屋脊。四街守栅人都赶来了,经多人团团围住,终于把他捉住,果然是韦昌辉。

洪秀全得悉韦昌辉被捉获,不让他人审讯,自己也不作任何审讯,就下酷令,将他五马分尸。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中被五马分尸的又一人。

点天灯和五马分尸

清继明刑,对造反者头领多处于凌迟极刑。太平天国奉行天条,刑罚有枷杖和死刑。枷重轻无定式,杖责自五板加至二千板,而死刑最重是点天灯和五马分尸。所谓点天灯,将犯者自顶至踵,裹以纸张麻皮或布匹,入油缸里浸片刻,倒植后以松脂白蜡堆足心,用火点燃,有燃至胫而死,也有至小股而死;五马分尸,乃以笼头络颈,和发绞缠,系于马后足,四肢各系一马,持刑者同时发鞭,顿时肢解。而更多的是砍头。凡点天灯、五马分尸执行时,必先在广场上集会,在讲道理后行刑。

相传韦昌辉在死前,曾愤懑地说:“我为渠(洪秀全)除大害,今反责我而欲沽名耶!”(《金陵省难纪略》)洪秀全诛杀韦昌辉,一是韦昌辉飞扬跋扈,也曾围攻天王府,危及己身;二是韦昌辉尽知他密诏杀杨的用心,因此韦昌辉必死,他的党羽二百人也因深知内情也必须死。后来秦日纲也被天王诏旨召回天京,和同谋的陈承瑢一起处斩,死因也是因为知道太多的秘密。

韦昌辉被贬为“北孽”。他的尸体也被分割为方二寸许的一块块肉,连同五脏六肺,悬挂在城中各处木栅上,旁有告示说:“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

头颅行千里。韦昌辉的首级被贮放在盐箱里,飞马解送到安徽芜湖附近某村的翼王驻地。石达开亲视,果然是真的。他便于11 月底回到了天京。

洪秀全遂传旨,把韦昌辉父子首级沿途号令。当时在皖南驻军的陈玉成亲睹两颗首级,不胜叹息,于是把他俩埋葬在某寺门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想当年,歃血为盟,誓同生死,称为天父之子。一朝结怨,必置对方于死地。杨秀清、韦昌辉有夺权、僭越之行为,但还未举起屠刀,或不曾行使屠刀,但天王却因触及他的绝对权威和既得利益,必须先后诛杀两人而后快。

有人说,洪秀全毕竟不是封建帝王,事变后并没有搞株连。其实,洪秀全即使要对杨秀清和韦昌辉等人搞株连,也大不易。太平天国的基本结构和成员是家族、宗族。因此《太平天国野史》作者曾假托刘玱林语:太平天国的成员无非多是杨、韦两家,如果要株连,那非杀尽不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天国后期,杨、韦、秦、陈的家族成员仍继续为天朝事业奋斗。如陈承瑢之侄陈玉成更成为一方支柱。

韦昌辉被诛后,随之杨秀清恢复了名誉,彻底平反。洪秀全把罪恶全都送与韦昌辉了。他还以天父名义为己作推脱,所谓是“爷爷预先降圣旨,师由外出苦难清。期至朝官遭陷害,朝官圣旨总成行”(《赐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诏》)。农民领袖写史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抹煞历史、涂改历史。洪秀全似乎稍好些,他后重印的文件里,只是将原来写的北王改为“昌辉”。

但在新颁布的文件里,大写特写杨秀清,韦昌辉的名字就不见了,如《戊午八年新历》、《醒世文》和《太平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