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墨虾石
崂山绿石
搜索
墨虾石
崂山绿石
搜索
核雕图
永定河石
/
绿松石
/
巴林石
大湾石
三江石
/
核雕大师
/
菩提念珠
沉香木
红丝石
/
干眼菩提
/
太湖石
紫金石
橄榄核雕
/
木雕
/
雪浪石
泰山石
乌江石
/
黄龙玉
/
折扇
金纹石
铁钉石
/
凤眼菩提
/
河洛石
《寻古中国·玉石记》:走进万年中华文化的“玉”之境
发表时间: 2023-07-08 23:28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玉石记》,将于7月9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5集纪录片将通过探寻中华先民发现玉、雕琢玉、使用玉、钟爱玉、赋予玉以丰厚精神文化内涵的历史和故事,见证我国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玉?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玉曾有何功能?《周礼》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表示:“玉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物。而这一文化现象为中国所独有而且长盛不衰。”
“玉”究竟来源于哪里?它从何时开始走进中华先民的生产生活?它在不同地域绽放出哪些别致形态,在不同阶段扮演了什么角色?
《寻古中国·玉石记》将以5集篇幅,立足诸多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结合文献记载及科学调查研究,从乌苏里江畔的小南山,到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红山;从长江流域的良渚、凌家滩、石家河,到黄河流域的陶寺、石峁、龙山;从夏朝二里头遗址,到商朝妇好墓,再到西汉楚王陵……以全国多座重要考古遗址和许多件珍贵出土玉器为线索,系统梳理中华玉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玉”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玉文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推动。
在《寻古中国·玉石记》中,有多项首次或深度披露的考古成果:比如在2022年,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的新一轮发掘,不仅发现了此前所未见的玉石器祭祀坑以及燎祭现象,还在这里出土了一件“龙首形玉器”,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中绝无仅有的重要发现。此外,良渚“玉琮王”上直径仅几毫米的小眼圈是如何雕刻的?八千多年前兴隆洼先民如何在玉玦上钻出正圆形?红山文化斜口筒形玉器椭圆内芯如何掏出?玉器表面“减地起凸阳纹”如何推磨?凌家滩遗址玉人背后直径不到两张A4纸厚度的钻孔如何实现?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是否真的来自湖北石家河?这些内容都将在节目中精彩呈现。
摄制组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布辽宁、内蒙古、安徽、浙江等十余省份,深入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红山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37家文博单位,探访小南山、兴隆洼、良渚古城、凌家滩、石家河、二里头、殷墟等40座重要遗址,拍摄83件核心文物,并采访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相关文物考古单位、科研院校30多位专家学者,以高度的严谨性、科学性,讲述一个个遗址、一件件文物背后的玉文化历史和故事。
比如,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和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一种呈环形、有缺口的古老玉器玦成为关键线索,考古专家循此追根溯源,探寻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玉器面貌、玉料来源,以及砂绳切割、史前木石轮轴机械等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C形碧玉龙被百姓偶然发现,引出辉煌灿烂的红山玉文化,展现出五千多年前玉器如何成为中华先民沟通天地的物质载体,并参与了早期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性体现——原始朴素的“礼”的构建。
在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一座王陵大墓,发掘出“琮、璧、钺”组合,实证玉文化是良渚先民的精神信仰,并在广大范围产生深远影响。比如玉琮,在山西陶寺遗址中变得朴实务实,贵在装饰;在陕西石峁遗址中则被“藏玉于墙”,成为高等级建筑的精神力量加持。
进入有史可考的夏朝,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牙璋,扉牙呈现出龙形化特点,成为探索夏史史迹的重要信物,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广域王权的强大影响力。
节目突出“考古探索+文献研究”的内容特色,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拍摄《诗经》《尚书》《说文解字》《竹书纪年》《周礼》《越绝书》等十余部典籍,深挖其中记载的玉文化,并与考古证据相对照,增强节目文化厚度。比如《越绝书》中曾记载“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而兵器造型的玉钺,恰被认为是王权、军权的象征物,侧面推论了“以玉为兵”应是实用器具玉礼化的表现,以此展现统率力和号召力。良渚玉琮、玉璧的出现,印证了《周礼》记载的“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这些重要的玉礼器,原来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寻古中国·玉石记》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充分运用自由视角新技术实现对文物进行创新表达。比如三维扫描的良渚“玉琮王”,清晰立体地展示出玉琮“天圆地方”的特征。而孔子以玉比德、妇好出征、商汤伐夏,以及古人的制玉场景等历史内容的情景演绎则通过XR+新技术,进行了全新的呈现。
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寻古悬念提出者和推进者的作用,回到良渚、凌家滩等遗址发掘地,登临壮美高山,漫步长江沙洲,以实景主持现场浮现“文明之镜”的创新呈现,最大限度为山岳精英——玉,找到更广阔独特的承载空间,以一眼万年的古今“穿越”,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流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生动反映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央视频、央视网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平台,将于7月9日起与央视综合频道(CCTV-1)同步播出《寻古中国·玉石记》。
北京朝阳区新增5名阳性人员
1.
迎新春,享团圆:特色年夜饭家宴菜单大揭秘
2.
尾号限行轮换,北京交通新调整,一文读懂
3.
冬日养生秘诀:每天一碗姜茶,三大好处助力健康!
4.
别再为飘窗困扰,网友家装案例带你领略新风尚!
5.
除夕盛宴,这道凉拌猪肝让你回味无穷
6.
简单易学!家常豆皮五种做法大解析
7.
从正史出发: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战争策略比拼
8.
上海疫情最新动态:本土感染人数上升,医院核酸政策调整通知
9.
揭秘卡卡离婚真相:坦言单身一年,仍对过去心存遗憾
10.
探寻李淳罡的武功奥秘:排名与实力并存
草书字帖3500常用字对照表
1.
楠溪江畔的迁徙之歌:越冬候鸟如约而至的故事
2.
两会热点:南宁哪些路段将实施限行?
3.
石家庄疫情最新进展:河北新增确诊与无症状感染情况
4.
毛孩子新春指南:如何保障春节期间的幸福与安全
5.
冬日跑步服装推荐:打造舒适温暖的跑步装备清单
6.
国家辟谣:关于'垃圾食品',你了解真相吗?
7.
打造完美生活:最新流行的小面宽别墅设计欣赏
8.
奶粉冲泡大揭秘:正确比例是关键!
9.
吃出冬日团圆氛围:冬至传统食物大盘点
10.
嘉峪关联盟健康资讯:最新就诊公告发布!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
收心指南
王成喜国画梅花
小果核雕出大千世界
上海芙蓉石进口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