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走进青岛方言的世界:探寻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

发表时间: 2024-11-01 15:20

走进青岛方言的世界:探寻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

我上次写了一篇关于青岛方言“”的文章,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打出“xi甓pēi”“zhēn”,这几个青岛方言中、打人的动词。

有的朋友说“”都有了,那“xi甓pēi”“zhēn”也应该有相对应的字吧。

我说应该有吧。于是我就查查字典。

这个“xiē”破头的“xiē”,我一直认为是楔子的楔,后来我查了查,楔字确实有击打的意思。用楔没错。

但是,我又发现,“楔”字还有一个异体字“”。我觉得,提手旁的“”,更符合描述手上的⁤动作。所以,我认为“xiē”破头的“xiē”,应该是“”。

这“”字,手机输入法打不出来。文章中,这个字我只能用复制粘贴来解决。

(xiē)的意思是,把楔子、钉子、橛子等尖锐的东西,捶打进别的物体里。

这个就很符合青岛话里这个“xiē”的意思。

破头,我的理解,应该是拿着带有尖儿的那种石头,砸脑袋。把脑袋上砸出一个血窟窿,咕嘟咕嘟地冒血,这才叫

如果有人拿的是砖头砸呢?在我认识当中,拿砖头砸应该叫做“pēi”。“pēi”了一砖头。

这个“pēi”字怎么写呢?其实就是拍,只不过拍,在青岛发音念(pēi)

拍有个异体字,[扌百]。

青岛话,通常会把那个ai音念成ei。

比如:⁢

白色,不叫白(bái)色,叫bēishēi。

麦子的麦(mài)‮,念(mèi)。

摘苹果的摘(zhāi),念(zhēi)。

北宅(地名)的宅(zhái),念(zhēi)。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扌百”的意思,就是拿片状的东西击打。

砖头属于片状了,符合的用法。

我一直觉‮得用石头,比用砖头[扌百]、用马扎子,更加⁧凶狠。

马扎子是木头的,感觉相对柔和点。而且使用者大都是老头,或者熟人,所以也未必用上全力下死手。

砖头,可‪不是现在铺马路的水泥砖,是粘土烧的红砖。红砖挺酥的,你看那些表演徒手开砖的,大都用红砖。

上初一时,我也模仿电影里的功夫大⁧侠劈石开砖,能一拳捣断一块红砖。

当然,我可没有什么硬功夫,全凭着头脑发热带来的勇气,和砖头的酥脆不结实。

红砖能够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也这说明它不是太坚硬。

我觉得[扌百]的特点不在于出血,而在于晕,一砖头[扌百]晕了。[扌百]的脑瓜子嗡嗡的,连满天的小星星都来不及看。

就凶狠的多了,石头多硬啊,还有棱有角,那一石头下去,脑袋绝对会被开了瓢儿。

有一次厂里开运动会,中午吃饭,有俩酒友喝大了,打了起来。那个瘦子从地上捞​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朝另一个面门就

的那伙计立马满嘴流血,还吐出两个小骨头。太狠了。


,揕

这个“zhēn”,我比较模糊。接触的不太多。当评论区打出来时,我使劲使劲地回忆,才回忆起有这种说法。但具体在哪儿听到的,我实在记不起来了。

“zhēn”在我印象中,也是属于手里拿石头、或者砖头打人,但是这个打,不是握在手上,好像是把要石头扔出去的,去击打远距离的人。

这个危险性似乎比起前两个,相对小点了。毕竟,距离远,他“zhēn”你,需要准头,而你还有足够的距离时间躲避。

一开始我以为是不是青岛话,把那个投掷的“掷”,念成了“zhēn”了。

最后,也没找到青岛话当中把“zhi”念成“zhēn”的例子。

我查了查字典吧,发现有个字,“”,可能符合这个意思。

但是这个(zhèn)又是四声,不是青岛话说的那种一声。

当然了,这也可能就是发音的问题,前面都说了,青岛话,通常会把ai念ei,那么声调有所不同,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比如说,姓王的那个王(wáng),是二声吧,但是青岛人都叫这么喊:老王(wàng),都是四声。

其实,不止王姓,几乎所有的姓,都会被青岛人念成四声。

这个字,有击打和捅刺的意思的,但是没有抛的意思,也没有投掷的意思。

那么,会不会是青岛人,将击打和捅刺,延伸成投掷的意思了?

或者,本来就是我对“zhēn”的意思的理解错误:“zhēn”不是抛出、投掷击打,而是跟、一样,拿在手里打。

如果这样,这个“”就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