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探寻慧剑寺水月庵剿匪战斗的历史真相

发表时间: 2024-08-25 16:21

探寻慧剑寺水月庵剿匪战斗的历史真相

口述历史人:黄兴成,男,1932年7月出生,195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92年7月在什邡税务局退休。

1949年12月什邡县解放,我17岁,参加了青年寒假学习团。

当时,什邡县境内有不仅有零星的土匪,还有国民政府的残余势力十六兵团四十七军302师,更有抗战时期,号称“游击之母”的赵洪文国率领千余武装人员,总数达到三千余人,数次围攻什邡县城。

抗战时期赵洪文国在重庆受到热烈欢迎

1950年1月,为了稳定社会,西南军区派来二野180师537团来针对赵洪文国这股势力,什邡县人民政府为了支援解放大军剿匪,积极开展征粮工作,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了什邡县龙桥乡征粮剿匪工作组。

龙桥乡征粮剿匪工作组由商大水同志任组长,组里有三名南下干部,还有两名什邡县本地干部和我,共七人,每人一支三八枪,吃住都在龙桥乡公所,白天下村开会宣传,晚饭后,练习步枪射击,时时提高警惕。

有一天,我们得到报告,慧剑寺附近有土匪抢劫杀人。商大水同志带领我们全组人员当即赶往慧剑寺,与当地民兵会合后,协商决定,在土匪经常活动的水月庵外围设下埋伏,以枪响为号令!

什邡水月庵

当晚,我们就在附近童家老院扎营,第二天白天无事,到了深夜,一阵枪声惊醒了我们,大家把立即起床,持枪冲出庭院,直奔枪响现场,到那时,民兵已经沿干河岸把土匪围在水月庵中,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把守住水月庵与外界联系的必经之路,等待黎明再发起进攻。

天亮的战斗中,在水月庵干河里击毙一名土匪,农民院后塘里溺死一名土匪,在油菜田活捉一名土匪,当时,商大水同志和民兵队长立即对其进行了审问,土匪招认是禾丰乡伪乡长徐克明的“枪架子”,审问后,由民兵押送俘虏交什邡县人民政府法办。

此次获胜有力地打击了龙桥乡土匪的嚣张气焰,并揭露了伪乡长是土匪后台这一事实,教育了当地群众。

赵洪文国被公审

1950年3月,解放军537团彻底消灭了赵洪文国集团,其残余力量转入暗地里和我们斗争。从此,什邡县境内治安开始好转,人心渐渐稳定。

那时候征税对象基本上都是私营商贩和出售农副产品的农民,征税场所大多依赖自发的镇场,为了减少集贸税收流失,急需组建税务管理机构;二是需要建设规范征税场、货栈。

云西乡

1951年,我调到云西乡税务所,什邡县的农户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叶、烟叶的历史,每到秋季烤烟叶上市,各地烟商云集云西乡和兴场收购烟叶,起运缴税,热闹非凡。

我和所里吴松盛同志编为一组,吃过早饭,我就肩背装税票的挎包,佩戴手枪,腰缠子弹带;吴松盛同志背一支冲锋枪,一起步行到和兴场征收烤菸货物产品税,中午不休息,忙于验单(收购单)、开票(大税票)、填证(准运证),午后护卫税款返回云西税务所,晚间还要与其他组的同志们核算当天征收的税款,汇统票照存根,清点税金,做到日清日结。

由于当时云西乡银行办事处没有办理税款收汇工作,必须按旬将现金清点整理成捆,步行送到什邡县税务局开缴款书,再到县银行办理税款入库手续。

湔底乡

1952年,县局又调我到湔底乡税务所稽征组工作,稽征组里三个人,需负责征管湔底、龙居两乡的税收。为了开展工作,我们利用闲场天早上召集全场镇商人学习时事和税法,每次约1小时。赶场日的晚上,稽征组的同志,要到各必经路口,布点缉查茶贩和农民出县境贩烟偷逃货物产品税,常常从晚上 8点,要一直守候到翌日早上6点,不放过一切可疑人员,不让一笔零散税款流失。

川西地区的税工干部

当时龙居乡政府正在筹建场镇,活跃当地烟叶和生猪交易。我主动去参加筹划,建议龙居乡政府吕书记动员新场附近闲散农民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经营;到永兴乡竹木市场,购买建设新场的竹木等建筑材料,雇佣修建工人;并请云西市管分会派员到龙居新场管理烟叶市场交易;还建议湔底镇场的商人到龙居新场建店经营。

由于政府支持,准备充分,设施完善,龙居新场刚建成,就吸引了近邻乡镇工商业户前去开店或摆摊经营,市场活跃,购销兴旺,增加了国家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