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9 19:51
水银、铅、砒霜 ... 各位是不是认为在报什么化学材料,但实际上是古代y'xie帝王曾经拼命服用的“仙丹材料”。而刚刚所提到的材料并非全部,还有更惊人的。
汞、朱砂、铅等材料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古往今来,帝王们却仿若被长生的执念蒙蔽双眼。当他们坐拥天下,本应尽享荣华,却因死亡的阴影而陷入一场场与神秘仙丹的致命纠葛。
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讲述几位追求长生仙途的帝王以及他们所服用 “仙丹” 的成分材料。
★秦始皇★
长生路上的先驱 “冒险者”,秦始皇嬴政,他以气吞山河之势横扫六国,成就大一统之霸业。其功绩之卓著,仿若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统一度量衡,让天下交易有序;修筑万里长城,似巨龙横卧北疆御敌。然在功成名就之后,他的目光却飘向那云雾缭绕的长生仙境。
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上书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仙人居于此间。秦始皇心动不已,当即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徐福一行浩浩荡荡出发,那船队扬起的风帆似是秦始皇满心的期待。数年过去,徐福空手而归,可秦始皇的求药之火并未熄灭。卢生、韩终等方士又如潮水般涌来,皆拍着胸脯保证能求得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
彼时的仙丹多含汞、铅等重金属。在那科技懵懂的古代,这些却被视作能沟通神灵、重塑凡体的神物。可谁能想到,汞这玩意儿,现代在温度计里就有,可古代帝王们却把它当成了仙物。大把大把往肚子里塞,这可真是把生命当儿戏的 “神操作”!秦始皇满心欢喜服下丹药,不就更难长命了。
秦始皇求药期间,因 “亡秦者胡也” 之谶语,遣蒙恬北击匈奴,大兴土木修筑长城。长期的劳累奔波与对长生的炽热执念交织,让他的身躯渐渐不堪重负。最终,在巡游途中驾崩于沙丘。其驾崩之谜至今未解,或许是劳累过度与丹药毒性共同作用的恶果。而他如此执着于长生,或许是因对大秦帝国爱得深沉而纯粹,妄图亲眼见证其万世不朽的荣耀。
这一场求仙之旅,从始至终是盛大荒诞的闹剧,秦始皇便是那被命运捉弄之人。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位之时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威名远扬四海,令大汉成为当时世界瞩目的强国。其文治武功如巍峨高山,令人仰止。然岁月流转,晚年的他竟深陷长生不老的狂热泥沼。
史书记载汉武帝对李少君、栾大等方士宠信有加。李少君所言 “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仿若一道通往永生的曙光,让汉武帝深信不疑,赐予其高官厚禄,使其得以在宫廷之中肆意炼制丹药。
汉武帝和李少君、栾大等方士
那时的丹药含有丹砂、雄黄等物。如今看来,丹砂可提取汞用于化工,雄黄可制颜料、农药,用途明确。但在古代的丹药里,它们却如隐藏在暗处的毒刺,悄然刺向汉武帝的生命。汉武帝服丹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精神恍惚不定,晚年更因巫蛊之祸使朝廷陷入血雨腥风的动荡之中。
他的驾崩究竟是丹药毒性的肆虐,还是年老体衰的必然,亦或是政治斗争压力下的牺牲品?诸多疑云,如浓雾般笼罩在这段历史之上。后世史学家对李少君等方士的目的有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是单纯诈骗财富,可也有人提出背后可能涉及到宫廷权力争斗的隐秘布局,但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仍是历史长河中的未解之谜。
汉武帝刘彻对长生的执着追求,或因想长久沐浴在大汉盛世的光辉之下,让自己的英名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晋哀帝★
晋哀帝司马丕身处东晋,彼时东晋偏安江南一隅,内有世家大族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外有北方政权虎视眈眈,危机四伏。在这风雨飘摇的艰难局势下,司马丕登上皇位。
《晋书》记载司马丕对长生之术痴迷若狂,全然不顾侍中高崧的苦心劝谏,毅然决然地听从道士建议断谷、服丹药。他所服丹药成分繁杂,由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磺等矿物质与雄黄、雌黄精心炼制而成。现代化学研究表明,石钟乳主要成分碳酸钙常用于建筑材料领域,雄黄、雌黄含砷物质在工业方面亦有特殊用途。难以想象,把这些材料练成的“仙丹”怎么下咽 ......
司马丕服药之后,身体仿若被恶魔诅咒,重病缠身,往昔处理朝政的精力消逝殆尽,他的皇后王穆之亦因服丹而香消玉殒。这本应是敲响的警钟,可司马丕却如被蛊惑的行尸走肉,继续疯狂服食丹药,最终在兴宁三年,被丹药中的剧毒无情吞噬,生命戛然而止,年仅二十五岁。
司马丕或许曾心怀壮志,欲在这动荡不安的东晋王朝中寻觅一丝永恒的安宁,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改变王朝的命运,却不想被那看似神奇的丹药彻底摧毁,空余无尽的悲哀与叹息。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其虚怀若谷,纳谏如流,任人唯贤,使得大唐在其英明治理下繁荣昌盛,如日中天。然岁月无情,晚年的他却在长生的迷障中迷失了方向。
史书详实记录李世民因身体渐感不适,竟服用王玄策从遥远印度带回的方士那罗迩婆婆寐所炼制的丹药。彼时的丹药多以铅、汞、硫、砷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观之现代工业,铅在电池制造领域举足轻重,汞于化工合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人又不是蓄电池,这“仙丹”常吃,别说皇帝,仙人也得仙逝。
李世民服丹之后,命运陡然转折,不久便暴毙而亡。献丹一事其后是否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隐情?他亲手缔造了贞观盛世,或许是因对这盛世的眷恋不舍,妄图继续引领大唐走向更为辉煌的巅峰,才会鬼使神差地踏上这条糊涂的仙丹之路,却未曾料到,这竟是一条通往死亡的不归途,亲手终结了自己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唐太宗李世民
★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在位之际,大刀阔斧地致力于削藩大业,力挽狂澜。他精心整顿朝政,如能工巧匠修补破损大厦;加强中央集权,使大唐的统治根基渐趋稳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唐朝呈现出中兴之象,国力如枯木逢春,缓缓复苏。
然命运弄人,他却陷入长生不老的致命诱惑之中,开始大量服用丹药。虽正史未详尽记录丹药成分,但应和李世民服用的丹药类似含有有毒重金属。
唐宪宗长期沉迷丹药,身体被毒素悄然侵蚀,如大厦被白蚁蛀空,最终因中毒身亡,使唐朝刚刚起色的中兴局面瞬间化为泡影,政治局势再次陷入动荡与混乱深渊。
唐宪宗或许曾心怀壮志,欲彻底铲除唐朝根深蒂固的藩镇顽疾,让大唐重现昔日辉煌盛世,才如此执着于长生不老,却未料想被丹药无情断送锦绣前程,徒留千古遗憾。
★唐穆宗★
唐穆宗李恒身处唐朝晚期,此时的唐朝政治腐败如毒瘤扩散,藩镇割据似顽疾难愈。李恒就在这大厦将倾的危难之际登上皇位。
他在位期间,毫无明君风范,反而沉迷于丹药,妄图借丹药之力延年益寿。丹药主要成分依旧还是他们老李家之前祖辈服用的铅、汞等有毒重金属,唐朝皇室不曾质疑这些材料本就有毒,这点属实令人不解。
李恒因丹药中毒而一命呜呼,加速了唐朝衰败灭亡的进程,唐穆宗短暂而昏聩的统治也就此结束。
★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朱厚熜在位前期,似有明君之态,大力整顿朝纲,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欲使大明王朝焕发生机。然时光流转,后期的他却仿若被邪祟附身,陷入长生不老的疯狂追求无法自拔。
据诸多史料记载,他晚年对斋醮方术深信不疑,道士们在戒备森严的宫廷之中日夜忙碌,炼制含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等剧毒物质的丹药供其服食。虽然现代社会里,砒霜在医药研究领域于白血病治疗等方面有特殊用途,但同时是致命的毒药,朱砂可用于颜料制作,然在古代丹药中,它们竟然还能强强联合,化为致命毒药,虽然材料和唐朝有所不同,但毒性应并未减弱。
嘉靖皇帝长期服用这些丹药,身体如腐朽之木,每况愈下,最终在嘉靖四十五年,生命之火熄灭,龙御归天。他的崇道之举,使明朝政治腐败现象如野草疯长,国力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朱厚熜或许曾妄图永远统治大明,将自己的理念与权威如烙印般深深铭刻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子民心中,让大明永远遵循他的意志运转,却不想被丹药侵蚀梦想与健康,壮志未酬。
★雍正帝★
雍正皇帝在位之时,推行诸多改革,如巧妙的棋手布局棋局,加强中央集权,使清朝统治如磐石般稳固。然在他那威严冷酷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 —— 对炼丹的痴迷。
清宫档案与民间野史传闻皆有所暗示,早在他身为王爷之际,便对炼丹之事兴趣盎然,仿佛被神秘的魔力吸引。待其荣登皇位,更是动用举国之力,全力支持炼丹大业。
从 1730 年至 1735 年,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在奢华的圆明园内日夜操劳,为其炼制丹药,所消耗物资之巨,令人咋舌。他们所用的黑铅、硫磺等矿产品,含有汞、硒和铅等金属。
雍正不仅自身沉迷服食丹药,还颇为 “慷慨” 地将丹药赏赐给大臣。长期的丹药服食,使他体内毒素如雪球般越积越多。在他驾崩前十二天,仍有 200 斤黑铅被运进圆明园,用于炼制那夺命丹药。
雍正的突然离世,是否真如传闻所言,是因丹药中毒所致?还有,那些被赏赐“仙丹”的大臣是否真的服用?他们若是知道“仙丹”竟是毒药又会做何感想呢?
★★★
上述这些帝王曾居权力之巅,掌控历史走向,却在长生诱惑下迷失,被仙丹 “化学毒剂” 毁身乱国。他们的故事是悲歌,警示后人:长生如海市蜃楼,面对权力欲望当清醒,莫蹈覆辙。
★★★
金丹(恶搞)
正史参考:
《史记》《汉书》《晋书》《旧唐书・天竺传》《旧唐书・郝处俊传》《明史》、清宫档案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
编辑 | 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