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兰蕙图》 款识:南山献寿高千尺,劲节清风觉更高。积行人家天所佑,兰荪蕙种自能饶。乾隆丙子,写祝刘母卞太君八十《竹石图》 款识:两枝老干无多叶,让尔新篁正展翎。铁骨霜皮终有用,他时留取造柯亭。板桥郑燮写。乾隆甲申。《清风疏竹图》 款识: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他年过50才做了一个小官儿,到潍县当了一个知县,又遇到了连年灾荒,他迫使当地的地主平价卖粮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济灾民的措施,这些措施引起了当地贪官污吏和恶豪劣绅的不满,向朝廷诬告他,于是便辞官回家,他就是郑板桥,临走的时候只留下了一轮明月,两袖清风。
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曾在一幅《竹石图》中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了40年的竹子,终于悟出绘画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喜竹爱竹物我合一郑板桥的画中的竹子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其喜竹爱竹。
郑板桥画了幅竹子,徐悲鸿手痒补画几片竹叶,网友:画蛇添足他觉得郑板桥画的竹子不好,随手添了几笔,画完后:罪过罪过
由此可见,郑板桥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郑板桥三岁那年,母亲汪氏不幸去世,这对于郑家人无疑是雪上加霜。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在中国文化中,竹子一直被赋予着特殊的意义,不仅在画作中频频出现,还常常成为文人墨客们创作的题材。郑板桥(郑燮)是其中一位热衷于表达对竹的热爱的文人。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爱画竹。五代时,李夫人创墨竹法,传说她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
郑板桥墨竹画的美学意蕴探析■ 黄小舟郑板桥引言郑板桥的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的诗书画,史上称之为“三绝”,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消息,来自中国的新一对大熊猫“宝力”和“青宝”于当地时间1月24日上午首次与民众见面。
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攻城,连攻下18座城,险些翻盘。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养心殿内,一声哭泣打破了数九寒天的寂静。
北京时间12月13日,2024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继续进行,本站丁俊晖领衔16位中国选手跻身正赛,斯佳辉张安达先后出局,最终6人晋级16强。
中国的美食,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特别是面食,简直多到让人怀疑: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往面里加?虽然坊间流传“北方吃面,南方吃米”,但千万别被这句话骗了,南方人民在面条这件事上,一点都没落下风。要论全国范围内令人欲罢不能的面条,我给大家精挑细选了十碗。敢说自己是面条行家?
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健康。
近日,湖北武汉33岁的刘先生(化名)因流感出现了发烧症状他凭借以往的经验自行在家中服用了感冒药和退烧药没想到出了大事儿连吃8颗退烧药男子肾脏严重受损原来,刘先生在发烧第一天吃了4颗布洛芬,但服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于是第二天,他在白天又吃下2颗,这回体温开始逐渐下降。
在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没有忘记烧香这一传统习俗。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我们在烧香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烧三根香?
汉中交警发布端午假期“两公布一提示”,请广大交通参与者合理规划出行时间、线路、方式,避开拥堵路段,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中新网太原10月1日电 (杨杰英 张云)9月30日晚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称,30日18时29分,榆次区人...
规定了主要路段在省“十二运”期间部分时段、部分车型限行、禁行等,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针对安保线路跨度长且夜间市民、游客聚集的实际,支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