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文物魅力再现:红蓝撞色青花瓷大放异彩

发表时间: 2024-07-06 20:39

文物魅力再现:红蓝撞色青花瓷大放异彩

今日小暑

夏天里

你喜欢做什么?

吹空调、喝冷饮

游泳、夏夜吹风?

我喜欢

赏莲

今天,就一起去赏博物馆里的“莲”

本期《重生吧,文物》

带你了解

明万历

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重生自述

大家好,我是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我有鲜明的红蓝撞色,在一众青花瓷器中,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虽然我的名字叫“梅瓶”,但我“皮肤”上绘制的却是莲花图案。想了解我的故事吗?往下看吧。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收藏的这件

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口径6.5cm

底径⁩12.5cm

高35.2cm

小口,短颈,长圆腹,圈‬足

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此瓶外壁以青花矾红彩装饰

青料绘缠枝莲花

间饰矾红彩

一般青花瓷器

为白底青花

而该梅瓶作为琢器

在青花上

再低温覆烧一种

颜色为枣皮红的矾红图案

烧成难度大

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也非常惊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千百年来

莲以其清新脱俗的气质

和高尚的品德

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在陶瓷艺术中

莲花的形象更被广泛应用

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此瓶上的缠枝莲花

布局疏朗,空间⁡宽阔

是典型的明代莲纹风格

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不同时期

瓷器上的莲花纹饰

也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宋代的陶瓷中

莲瓣纹饰的使用非常普遍

这些莲瓣或隐露在莹润的釉下

或凸出在器身上

少则一层

多则可达四层

宋青白釉莲瓣纹盖碗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元代的青花瓷中

莲花纹是最为常见的纹饰之一

规范、整齐、庄严

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代

借助着广彩、粉彩等

装饰工艺的成熟

莲花纹展现出更丰富的样式

应用更加广泛

清康熙广彩莲纹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多样的莲花纹

也有着丰富的吉祥寓意

一枝莲花

一品清廉

莲花+鸳鸯

婚姻美满

莲花+鹭鸶+芦苇

⁣一路连科

莲蓬+莲子

连生贵子

为何有莲花纹

却称为梅瓶?

这就要从梅瓶的命名说起

《饮流斋说瓷》中写道:“口细而短项,肩极宽薄,至胫稍狭,折于足则未丰,因其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历代皆有斯制。”

所以

梅瓶之所以称“梅”

是因口径小

有梅之风骨

真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意趣

自诞生之初

梅瓶多用于盛酒或盛放其他液体

到了清朝

梅瓶发展出了花瓶的功能

也成为博古清供的陈设器物

清康熙素三彩梅瓶式烛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造型别致,绚丽多彩

实用与美观融合一体

梅花之瘦

瓶姿之曼妙

沽来酒之豪情

实用到风雅

​梅瓶都能兼顾

明万历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瓶与莲、梅的结合

引发人们对高雅的向往

仿佛可以饮酒对月

插花弄影

有机会的话

一定要去博物馆

一睹它的脱俗风貌

打开“海南发布”对话框

点击底部“遇见文物”菜单栏

即可预约

“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数千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落在海南各市县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发布联合海南省博物馆推出栏目《重生吧,文物》,将系统梳理海南文物家底资源,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让文物“重生”般“活”起来,带领大家穿过历史的迷雾,领略琼州古今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