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新年佳节宅家享茶时光:六大玻璃杯泡茶技巧分享

发表时间: 2023-01-01 14:21

新年佳节宅家享茶时光:六大玻璃杯泡茶技巧分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2023年的第一天,悄然而至。

元旦放假在家,悠闲喝茶才是打开假期的最佳方式。

喝茶,有不同场合之分。

按饮茶人数多少,分独饮、对饮、欢聚。

明代文人有言, “一人喝茶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

独自一人饮茶,状态最好。

新的一年开始了,坐在靠窗的地方。

手捧一杯茶,暖洋洋地晒太阳。

个中况味,再好不过。

提到玻璃杯泡茶,有人觉得,杯泡堪称零难度。

随便抓一把茶叶,放进洗干净的杯子里。

注入热水,就算泡茶。

然而,玻璃杯泡茶看似简单,但讲究起来也有不少细节。

《2》

一、别忘了⁣温杯。

盖碗泡茶也好,茶壶泡茶也罢,又或者追求“至简化”,用玻璃杯泡茶。

温杯这道步骤,不可或缺。

玻璃杯泡茶时,温杯的做法倒也不难⁡。

先将玻璃杯清洗干净,不留污渍,确保杯子本身清透明亮。

直筒型的杯子,杯底难以洗净的话,也别急于放弃。

准备专门的海绵杯刷,伸进去,往里旋转一圈。

新年新气象,将茶渍污垢彻底,不留下卫生死角,喝茶更安心。

用清水将杯子洗干净后,还要再用热水温杯。

往里倒入适量热水,不要过满,留下一定余地。

接着拿起杯子,晃荡一番。

热水流经之处,杯壁附着有一定热量,利于干茶香气氤氲。

同时,还能发散生水味,进一步确保卫生。

《3》

二、泡茶的玻璃杯,为何大多不设把手?

有北方茶友分享过,泡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找一个大把杯。

泡出一大杯茶水后,大口饮入,酣畅淋漓。

不过,这种老式的大茶缸、大把杯,现在已经不再流行。

即便是玻璃杯泡茶,泡绿茶、花茶、新白茶等,泡茶的玻璃杯多数不设把手。

不设把手,杯身整体线条更简洁、流畅。

泡上一杯龙井,望向杯中,干茶在热水里浮浮沉沉。

一目了然,一览无遗。

如果是加了把手,反而会失去这种全方位360度清透可视的好视野。

另外,泡一杯茶,常见的玻璃杯容量不过200-300毫升。

容量有限,哪怕不设把手,直接握在杯身也无妨。

当你刚往杯子里加入沸水泡茶时,伸手握向杯子,也能得到预警信息——面前杯中的茶水温度依旧偏高,不宜饮用。

等再过一会儿,再举杯喝茶也不迟。

泡茶喝,为了保持玻璃杯泡茶的透明可视优点,推荐选最基础、最简洁、最简单的纯透明玻璃杯。

不需加入太多花纹修饰。

添入太多花纹图案,反而不便于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的身姿!

《4》

三、玻璃杯泡茶的投茶顺序。

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就很另类,“玻璃杯泡绿茶,最忌先放茶叶,再倒水。”

奇怪,先投茶后注水,不是很常见的做法嘛。

点进去一看,文章大意是,原料细嫩的绿茶最好用上投法。

先注水七八分满,再将干茶洒在水面,静待茶叶缓缓浸润,泡出滋味……

且慢,这种说法有一定争议。

用玻璃杯泡茶喝,最常见的做法是下投法。

即,先投入干茶,再注入热水。

下投法的优势很明显,能快速打湿浸润干茶,促进茶味物质释放。

如果是上投法,将投茶注水的顺序掉反。先注水后投茶,轻飘飘的干茶难免会浮起在汤面。

泡上小半天时间,整杯茶的茶汤滋味依旧偏淡,对茶味的利用效率未免太低。

除了个别原料细嫩的绿茶外,大多数茶叶用玻璃杯泡茶时,直接下投法更好。

泡红茶、泡清香型铁观音、泡新白茶里面的白牡丹、春寿眉等,一概如此!

《5》

四、泡一杯茶,该放多少茶叶才合适?

之前在龙井村,当地茶农给我们泡了两杯龙井,他的泡茶手法比较随性。

打开茶叶罐,抓一小撮扁平状的龙井干茶,放进玻璃杯子里,再冲入沸水。

静置片刻,清新灵动的茶香便从杯子里,盈然而起。

考虑到玻璃杯泡茶的特殊性,它的投茶量不适合太多。

在茶水不分离,长时间浸泡过程中,投茶量一旦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会将整杯茶泡得特别浓重。

到最后,直接喝下去,茶味太浓太苦。

但是加水稀释一番,又会破坏好茶的灵动质感。

倒不如从一开始,就确定适宜的茶水比例。

原则上,玻璃杯泡茶,投茶量宁少勿多。

哪怕少放一些茶,喝清新淡雅一点的茶味,也不要将茶汤泡淡太浓。

玻璃杯泡白茶为例。

往杯里注入200毫升左右水量时,投茶量仅需1-1.5克。

不论是泡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春/秋寿眉,所需干茶用量不过一小撮,足矣泡出一杯鲜香醇爽的好滋味!

《6》

五、玻璃杯泡茶,要不要洗茶?

之前从网上听来这样的说法,头道茶不洗,待客不周。

但这背后,未免有道德绑架之嫌。

诚心待客,拿出一泡好茶,才能体现主人家的诚意。

这与洗茶与否,毫无关系。

退一步看,泡明前龙井碧螺春毛尖⁡、毛‎峰等绿茶时,用玻璃杯泡,第一杯茶汤风味至清至鲜至香。

再次续水泡第二杯,风味立马就减弱。

此时此刻,若是受到“不洗茶不能喝”的迂腐说法影响。

平白无故,将好茶倒掉不喝。

算下来,那就太可惜了。

盖碗泡茶,逐次冲泡时,尚且有一定洗茶条件。

但凡品质过得去的茶叶,在盖碗冲泡时,泡上七冲八冲也算正常。

快速润洗一遍,情况还好。

但玻璃杯泡茶则不然,在长时间浸泡下,茶味物质会一股脑儿释放。

在无法实现茶水分离前提下,再谈玻璃杯泡茶洗茶,压根不现实!

从喝茶本质看,产区、工艺、仓储到位的好茶,没有洗茶的必要。

不洗茶,直接喝,一点儿也没有影响。

《7》

六、玻璃杯泡茶,该泡多长时间?

固定限制,一般晾至适口温度,即可饮用。

玻璃杯泡茶,最好是用沸水。

将一壶水烧沸后,先温杯,再投入提前准备的干茶。

紧接着往里注水,注水量大约七八分满。

注水期间,干茶遇到倾泻而下的水柱,不断翻滚,释放着滋味。

借助沸水的高温帮助,茶香茶味能快速释放。

玻璃杯泡茶,不需等待太长时间。

等到杯中的温度晾至50-60℃,一杯热茶便能泡成。

浸泡时间太长,反而不是好事。

久泡之下,茶香大量飘散,会导致茶汤最终喝起来没那么香。

同时,长时间闷泡,将茶味一次性全部解锁。

原本可供支撑两、三杯茶水的茶味物质,一股脑儿浓缩在一杯茶里。

茶味分配不均匀,对好茶而言,也是一种浪费。

眼下正值三九隆冬,冬天气温低,热茶温度下降速度快。

玻璃杯泡出来的热茶,若是没有及时饮用,没一会儿工夫就彻底放凉。

人走茶凉,一杯冷透的茶水哪怕再好喝,也很难让人提起喝茶兴趣!

《8》

用玻璃杯泡茶喝,还有这样的隐藏彩蛋。

即,留根法。

泡出一杯茶后,无须当场全部喝完。

玻璃杯泡茶,视茶味物质积累的多寡,一般只泡2-3次。

第一杯热茶泡出来后,喝掉一大半。

剩余在杯中的茶水即便彻底凉透,也无妨。

再次加入沸水,添酒回灯重开宴,同样能泡出不错的滋味。

杯中留下部分底汤,再次续水浸泡时,茶味延续更完整。

从一杯茶到第二‬杯茶之间,茶味表现不至于大起大落。

不过,若是能一口气将一杯茶喝完,那也无妨。

再次续水浸泡时,第二杯茶稍微浸泡时间长一些,让茶味彻底泡出来。

如此,才能避免茶味偏淡。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时调整,更能泡出理想风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