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3 10:29
出汗这个问题,单看好像不严重。
但你要是身体虚胖,动不动就大汗不止,或者平常出汗特别多,还伴随心慌心悸、浑身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那就要小心了,这是阳气受损的表现。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发汗多,若发重汗,亡其阳”。大汗淋漓,出汗特别多的人,那出的不仅是汗,还是大量的阳气。
如果你有类似的情况,那今天分享的中成药值得学习一下,它能帮你滋补损失的阴液,从而平衡阴阳,生化阳气。
借一个案例讲一讲。
宋先生40多岁,前段时间检查出了胃黏膜萎缩带肠化,有严重的胃绞痛,疼起来胃里好像着了火,总是打嗝,口干舌燥,也没什么食欲。
他晚上睡觉还老是出汗,有时候梦醒了,一摸床单都是潮的,这导致他失眠越来越严重,反反复复地做噩梦。
此外,他还有耳鸣头晕、腰腿酸软的毛病。
我给他看了舌脉,见他舌苔黄腻,脉象沉细(脉象细弱,重按才得),辩证为脾肾阳虚。
脾虚,运化无力,所以没胃口,不想吃饭,气血生化不足,脉象也虚软无力。
肾虚,无力蒸化津液,导致水液代谢失调,所以大量出汗,腰膝酸软,耳鸣头晕。
正因为大量津液都流失掉了,他才会有阴虚火旺的表现,比如胃灼痛,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舌苔黄腻。
所以治疗的时候就不能光想着补阳,还得补阴。
又因为他出汗出得很严重,治疗的时候就得用大补的药来调理,才能快速见效。
我用大补阴丸为基础,给他加减开方: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人参、白术、茯苓。
大补阴丸
组方: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遗精。
方中用熟地、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补阴液的同时清虚热;
用黄柏、知母苦寒泻火,火降则阴可保,改善盗汗严重的症状;
猪脊髓滋补精髓,是血肉甘润之品,还能制约黄柏的苦燥;
再用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改善脾虚。
全方补肾健脾,滋阴降火,平衡阴阳,帮他改善症状。
这么吃了半个月,患 者反馈胃痛减轻了,睡眠改善了,心没那么慌,身体也没之前那么难受了。
他这个病,其实大补阴丸的中成药挺适合他,但因为他的病因在脾肾阳虚,所以加减调整过的方子对他才是最有效的,调理的更全面,治疗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之后我给他调了两个多月,症状全部消失,基本上就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