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30 13:58
哲学的大乘和小乘
一,什么是大乘与小乘?
大乘与小乘,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借用这两个概念,是为了区分哲学爱好者对待哲学所持态度的不同。
什么是大乘与小乘呢?乘是乘载的意思。小乘,就好比自行车,只能载一个人,再多也就在后座上再加一人。大乘就好比大卡车,能够装载更多的人。所以小乘更强调追求个人的修行与精神的觉醒与解脱,注重于自度。而大乘,则认为解脱不应仅限于个人,而应包括拯救一切众生,即普渡众生。
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从这一比喻中可以看出:小乘偏于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乐),而大乘不只是为了自度,还为了度人,即自利利人。小乘是佛教最早形成的分支,而大乘佛教则在中国等地区有广泛地影响力。
二,提出这两个概念更有益于选择
爱好哲学是个人的事情,对于哲学作用的选择完全出自于个人。当然,越是正确地选择,于人于已都将更为有利。所以应予指出的是,选择的应是大乘之路。
什么是大乘之路呢?如前所说,包括如下两点:
其一,爱好哲学不应只是为已,还应惠及他人。
其二,哲学不只是个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群体的问题。哲学的影响涉及政治、文化、社会、法律、艺术、军事等。总之,哲学是奠基性的学科,应使其真正起到奠基的重要作用。
既然哲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出这两个概念,完全是为了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需要。
三,哲学应有更高的眼界与更灵动地悟性
要做出正确地选择,就需要深入地思考 ,思考就会重新认识哲学的重大作用,因而也将对哲学的把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有助于以更加认真地态度,克服许多爱好哲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不从总体予以把握的盲目、轻信他人的盲从、不求深解地草率,一隅之见的固执等等。只有去除弊病,才能轻装前进,才会以更高地眼界予以追求,以敏锐的目光发现问题,以聪颖的悟性突破难题,以不断求新地开拓走向哲学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