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8 06:53
随着立冬的到来,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候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发生变化。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充足,对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的越冬,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一起探讨冬季养生的奥秘,让我们在冬天不再冷寂,而是充满温暖与能量。
一、冬季人体需要补充的营养
1、补充热量。冬季,人们在饮食方面,应以补充热量为主,适量摄取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为防止诱发老年人其他疾病,脂肪禁过量摄入。而蛋白质则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鱼类、豆类、瘦肉等,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
2、补充足量的糖。糖是主要和直接的能量来源,每日糖类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35%—45%,这样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3、补充维生素。冬天人们摄入的蔬菜种类和数量较少,所以,冬天一过,人体就会出现维生素不足现象,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或肿痛,便秘等症状,这都是缺乏维生素A、B、C等所致。因此,冬季可适量吃些甘薯、马铃薯、大白菜、胡萝卜、豆芽、绿豆芽、油菜等等。这些蔬菜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合理搭配,可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4、补充矿物质。寒冬季节容易缺乏矿物质,主要是钠和钙。适量的食盐可使人体产热能力加强,钙在体内含量多少,可影响心肌、血管和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含钙丰富的:有乳类、豆类、荠菜、苋菜、海带、虾皮和骨头汤等。
二、饮食调养,温补为主
冬季,人体代谢率下降,容易感到寒冷,此时,食物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寒冬饮食原则:一是要有丰富和足够的营养;二是食物应该是温热性的,有助保护人体的阴气。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抵御严寒,保持体温。
推荐食物如下:
1、肉类与豆制品:羊肉,牛肉,猪肉等红肉富含铁质和优质蛋白,是冬季温补的好选择;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则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蛋白,且易于消化。
2、根茎类蔬菜:胡萝卜、红薯、山药等,不仅热量较高,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身体御寒。
3、水果与坚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或苹果,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核桃,杏仁等坚果,则能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微量元素。
三、起居有常,保暖为要
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十八度至二十二度最为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
1、加强手脚保温,穿戴保暖内衣裤,使用帽子、围巾、手套等。尤其要保护好头部和脚部不受寒风侵袭。
2、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四,运动养生,激活生命力
尽管室外寒冷,适度的体育活动仍然不可或缺,推荐冬季运动包括:
1、有氧运动:冬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和气压的升高,毛细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变大,这种情况影响了人体氧的供应,对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等十分不利,及时改变血液对氧的携带能力,改变心肌供血供氧状况等。可以有效缓解冬季的天气对心脏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日常的有氧运动有:如快速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三、四次,持续30分钟以上,保持心跳加速,促进新陈代谢。
2、室内运动:舞蹈、瑜伽、太极等,可在家中或健身房进行,提高机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3、热水澡和桑拿:运动后洗个热水澡或桑拿,有助于肌肉放松,驱散疲劳。
五、心理调适,养护心灵
冬季日照时间变短,易于引发抑郁情绪,因此,保持好心态极为重要。
1、保持社交:与亲朋好友聚会,共享欢乐时光,交流心得,增进感情。
2、兴趣爱好:培养一项新的爱好,无论是阅读、绘画还是学习新的技能,都能让心灵得到滋养。
3、心理疏导:遇到困惑时,不要憋在心里,以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倾诉内心的烦恼。
六、保证睡眠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许多人以为这是年龄增长的必然现象,殊不知这实际是衰老的一种表现,是生物钟紊乱的不正常现象。
缺乏睡眠,常会产生倦怠、头疼、头昏、恶心、气短和心悸等莫名其妙的症状,时间久了,疾病就会趁虚而入,生活工作学习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尤其在冬季,而新鲜的氧气对促进大脑的功能,生物钟的恢复,改善睡眠有重要的作用。
七、中医养生小贴士
1、穴位保健:经常按摩关元穴(脐下三寸)、涌泉穴(脚掌前部1/3凹陷处,有助于固肾温阳。中药调理:适量饮用姜枣茶,桂圆红枣茶,可使人起到暖身驱寒的效果。
通过以上养生方法的实施,即使外面冰天雪地,我们依然可以在心中种下春天的种子,使身体和心灵在冬天绽放出不一样的温暖与光芒。让冬季不再是等待冬暖花开的过程,而是拥抱生命,展现活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