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他是谁?四个字的传世名言竟然出自汉奸之手!

发表时间: 2024-07-29 13:56

他是谁?四个字的传世名言竟然出自汉奸之手!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 方丈

编辑 | 方丈

前言:

一位臭名昭著的汉奸,却用他的笔墨留下了一个四字成语,成为后世人们口中的常用语。


这四个字不仅揭示了他背叛的本质,更因为其深刻的含义,被广泛传颂,甚至在今天的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

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字,让他在历史的灰暗一页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

天赋异禀,学贯中西

郑孝胥,1860年出生在江苏苏州一个书香世家。

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郑孝胥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醉心于诗词和书法艺术的研习。

年少的郑孝胥已经是满腹经纶,他曾在乡试中夺魁,后又傲视群雄,高中进士。

凭借着出众的才学,他很快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先后担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等要职。

慧眼识珠的李鸿章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年轻有为的俊杰,将他收入麾下。


郑孝胥不仅精通诗文,书法更是登峰造极。

他的书法作品气势恢宏,灵动飘逸,将魏碑与楷隶巧妙结合,自成一家。

时人盛赞其"北有于右任,南有郑孝胥",足见他在书坛的地位之高。

就连慈禧太后的一些圣旨,也出自郑孝胥之手。

交通银行一字千金

1908年,交通银行在上海成立。

作为中国最早的银行之一,这家银行急需一块醒目又大气的招牌。


交通银行的总经理李经楚慕名登门,希望郑孝胥能为银行题写招牌。

郑孝胥欣然应允。

他运笔如飞,写下了"交通银行"四个大字。

只见这四个字笔力雄厚,端庄典雅,让人过目难忘。

据说,郑孝胥开出的价格是每字一千两黄金!在当时,这简直是一个天价。

但李经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可见他对郑孝胥书法的欣赏和认可。

从那时起,郑孝胥笔下的"交通银行"四字就成为了这家银行的招牌。


时至今日,百年过去,这四个字依然在交通银行的各个网点熠熠生辉。

​它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成为了郑孝胥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艺术大师堕落汉奸

1912年,巍巍大清帝国轰然倒塌。

作为清朝遗老的郑孝胥,一度陷入迷茫。


他搬到上海,隐居在自己的"海藏楼"中,以卖字为生。

即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孝胥的书法造诣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每一幅字都炙手可热,据说当时他开价"每字十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数万元。

即便价格不菲,求字者仍然络绎不绝,可见郑孝胥在书法界的地位之高,名气之大。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郑孝胥并没有安心于书法艺术的创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吞并中国东北


而彼时的郑孝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齿的选择。

1932年,72岁高龄的郑孝胥在日本人的怂恿下,不顾众人反对,接受了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的职位。

他代表伪政权,与日本关东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日满议定书》,将东北的主权拱手相让。

至此,郑孝胥彻底沦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汉奸。

残阳将尽,遗臭万年

郑孝胥的所作所为,遭到国人的唾骂和谴责。

他的老友纷纷与他断交,其诗作"愧对林花一树春"成为了人们讽刺他的最佳注脚。


在伪满洲国期间,郑孝胥虽然身居高位,却并无实权。

日本人对他百般控制,言行举止都受到严密监视。

1935年,日本关东军以"养老"为名,将郑孝胥赶下台。

1938年3月28日,这位昔日声名显赫的书法大家兼令人不齿的汉奸,客死他乡,郁郁而终。

然而,郑孝胥留‫下的并不仅仅是骂名。

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是那"交通银行"四字,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艺术与人品,似乎从来都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正如有人评价:"郑孝胥以书法家的身份流芳百世,又以汉奸的面目遗臭万年。

虽死犹荣辱并存

郑孝胥的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悲剧。

他的两个儿子,长子郑垂和次子郑禹,也都追随父亲的脚步,投靠了日本人。

长子郑垂1935年病逝,次子郑禹则一直在伪满洲国任职,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新中国成立后,郑禹因汉奸罪被逮捕,于1954年被判处死刑。

郑孝胥满门落难,欲哭无泪。

然而,造化弄人,郑孝胥的书法作品,尤其是那"交通银行"四字,却依然经久不衰,广受赞誉。

郑孝胥的一生,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和人品,有时候并不能划等号。

优秀的作品,可能出自‍一个并不完美的灵魂。

而蹉跎岁月,误入歧途,则可能毁掉一个本可以光芒万丈的人生。


郑孝胥的经历,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悲歌。

他的书法,是艺术殿堂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而他的人生,则成为后人无尽的借鉴和警示。

正᠎如席慕蓉所言:"生命从来不像诗,生命从来就是倾斜的。

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古为鉴。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而有尊严的选择。

让才华在阳光下绽放,而不是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让"交通银行"的那四个字,不仅仅是一个银行的招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