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入冬保暖新姿势:敷脚底,告别手脚冰凉

发表时间: 2024-12-02 15:35

入冬保暖新姿势:敷脚底,告别手脚冰凉

中医里,温阳散寒的方子众多,但要找一个简单有效的,肉桂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肉桂,这个药食同源的宝贝,源自肉桂树的干燥树皮,它在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中茁壮成长,因此自带一股辛热之气。

肉桂的温暖之力主要作用于我们的下焦,也就是肾脏。

在采集肉桂时,人们更偏爱靠近根部的部分,因为那里的肉桂品质更佳,药效也更显著。这样的肉桂,其温热之力集中在下焦,与肾脏相呼应,因为肾也位于人体的下焦部位。

如果不用树皮,而是选用肉桂树的枝条入药,通常会选择树顶较嫩的部分,这就变成了另一种中药——桂枝。桂枝擅长温通心阳,因为它更接近心脏所在的上焦部位。

肉桂不仅能温暖肾脏,还能通过肾阳的上升之力,给脾脏带去温暖。在中医理论中,脾脏被比作土地,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再输送到全身。

因此,中医常以“脾土”来称呼脾脏。

对于那些经常感到寒冷、手脚冰凉的人来说,他们的问题往往是脾阳和肾阳受损。肉桂能够同时滋养脾肾,增强阳气,驱散寒邪。对于因脾肾阳虚引起的腹痛、腹泻尿频、畏寒、手脚不温等症状,肉桂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肉桂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

可以将其打成粉末,用温水送服,每次1-3克,每天两次。或者在睡前将5-10克肉桂粉用水调和,敷在脚心,用胶布固定,第二天早上揭下。

古籍《本草新编》中提到:“肉桂治泄泻、奔豚,利水道,温筋暖脏。”而《冯氏锦囊秘录》则称:“肉桂救元阳之痼冷,扶脾胃之虚寒。”《本草求真》更是强调:“肉桂,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这表明肉桂不仅能引火下行,还能引导身体中的虚火回归肾脏,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泗洲志》记载了一个明朝的医案,一位患者因口腔溃疡久治不愈,后来在刘顺大夫的指导下,使用肉桂含在口中治疗,不久便痊愈了。刘大夫解释说,口腔溃疡并非体内有热,而是下焦寒气太重,导致虚火上冲。肉桂的温热性质和引导虚火下行的能力,正是治疗的关键。

这也告诉我们,对于阳虚体寒导致的上热下寒症状,肉桂同样具有益处。正如古书所言:“口疮久不愈,因服清凉之药过多也,非此肉桂不痊。”肉桂以其独特的温暖之力,成为温阳散寒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