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品鉴网

新白茶如何品鉴?专业高手的6步闻香法全解析

发表时间: 2023-05-23 09:44

新白茶如何品鉴?专业高手的6步闻香法全解析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近期新茶陆续上新中,分享了不少试茶品鉴。

有茶友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心生感慨。

“你太厉害了,怎样才能从白茶里闻出芦苇香、野草香、玉兰花香、洋槐花香、竹林香、草药香?喝了这么久白茶,我只能分出香与不香……”

类似的喝茶疑惑,很多新茶友都会有。

外出和朋友们一起喝茶,遇到品质特别好的白茶时,自己只能说出“好香”、“真香”、“特别香”等评价。

但在老茶客口中,却能分享出不少深度评价。

从香型层次,到落水香的馥郁程度,再到挂杯香的感知。

诸如此类的喝茶闻香细节,应该如何鉴赏?

这篇不妨从完整的品茶流程说起,手把手带你闻香辨茶。

《2》

一、初步闻干茶香

将白茶买到手؜后,开箱检查。

打开包装袋后,取出适量干茶。

取茶期间,不妨腾出一部分注意力,顺便闻一闻干茶。

烘干到位,里外干透的白茶,干茶闻着是一股舒服的干燥植物香气。

茶香清爽,没有任何杂味。

闻着没有任何酸味、闷‫味、灰尘味、霉味的迹象。

而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同时,整箱茶凑近去闻,茶香馥郁。

譬如,打开一箱白毫银针新茶后,刚一开箱,毫香立马直扑鼻端。

无需费劲细辨,满鼻子都是干燥的茶香。

初辨之下,第一印象良好。

干茶香气馥郁,清爽怡人,没有任何杂乱气味浮现。

一旦出现茶香淡寡,香气难以分辨,甚至怪味杂味的情形。

要多加当心,这款茶是不是已经跑气存坏,悄然变了味!?

《3》

二、温杯摇香

洗净双手,确保手部干燥洁净,再去开箱取茶。

取出干茶时,顺便粗略闻香。

初步闻过干茶香后,再下一步,要追加检查。

不过,在正式闻香前要先温杯。

烧开一壶水,用热水将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相应用具,仔细烫一遍。

烫碗烫杯过后,盖碗内壁保留一定热量。

这时候,趁热往里投入适量干茶。

投茶结束,合上盖,轻轻摇香。

对这种“摇一摇”的举动,茶友们千万别觉得奇怪。

这是为了摇香,借助温杯后的余温,促进干茶香气的释放。

趁热投入干茶,茶叶们好似进入桑拿房那样,干茶毛孔打开,茶香扬起。

将盖碗轻轻摇晃一番后,干茶香气充盈在整个盖碗内部。

仅需揭开盖子的一角,凑近去闻,完整舒适的干茶香型就能尽收眼底。

白毫银针的毫香、芦苇香、花香。

白牡丹的清雅花香,毫香,竹林香。

春寿眉的草药香、花香、毫香。

这些常见香型,可得到初步判断。

如果在直接闻干茶时,香气寡淡,微不可闻。

温杯摇香激发后,茶香气息依旧极度微弱淡寡。

这时能肯定,这款茶内质匮乏,品质不佳!

《4》

三、揭盖闻香

盖碗泡白茶,注水之后,快速合盖,倒出茶汤。

将热茶冲入公道杯内,实现茶水分离。

这时,茶水温度仍旧偏烫,暂时不宜饮用。

比起忍着烫去喝茶,不如暂时将茶汤放一放,转而揭盖闻香。

揭盖闻香时,要注意不少细节。

揭开盖,一手持⁢盖,凑近鼻端下方。

闻盖香时,以盖子中心附着的茶香为主,快速深嗅两下。

期间要避免开口交谈,尽量屏住呼吸。避免往外呼气,以免让盖上沾染浊味。

闻过一遍茶香后,如果感觉自己没有闻准香型,可以重复闻香。

将盖子移到一旁,先换一下气,再去闻香。

或者在合盖之后,再次揭盖闻香。

多次闻香,更能闻准盖香。

当你想要感受香型层次时,最好在不同温度下闻香。

刚泡出一冲茶汤,趁热揭盖闻香。

此时盖碗内部温度很高,盖香上附着的香型,以高沸点的茶香为主,毫香、花香的表现力尤为张扬。

随后,盖碗温度稍微降下去。

用指腹触碰碗身仅剩温热,但不至于烫手,揭盖去闻中调香型。

在最后,等一泡茶喝到最后,当盖碗彻底凉透,再去揭盖闻最后的冷香,分辨一泡茶的尾调香型。

多次闻香,在不同温度下揭盖闻香,才能闻出前调、中调、尾调的香型区分。

《5》

四、啜茶感受落水香

在外喝茶,经常能从老茶客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

“这款茶只是闻着香,喝茶时却没有落水香。”

“这款新茶的香气太轻飘了,啜茶时没有落水香……”

试问,上述点评里,落水香为何物?

从字面意思上,落水香,指落入茶汤当中的香气。

喝好茶,如果只是闻起来有着张扬茶香。

但在细啜品尝茶汤时,没有发现任何香气的痕迹,落水香无比淡薄。

这样的茶,香气表现轻飘,远非优质好茶。

喝白茶,感受茶汤当中的落水香,主要方法并非是“闻”,而是依靠“喝”。

快速啜吸一小口茶水后,茶汤与唇齿间发生碰撞,震荡出不少茶香分子,使得口腔当中盈满茶香。

喝完一杯茶,嘴巴里感觉香香的,甚至有几分“吐气如兰”状态,再惬意不过。

《6》

五、杯底留香

品尝葡萄酒时,能看到一个专业术语

即,⁩挂杯香。

将葡萄酒倒入特定的高脚玻璃杯,举杯轻轻摇晃,酒液当中附着的丝丝缕缕酒香,会趁机附着在杯底、杯壁。

凑‪近一闻,挂杯香很明显。

品鉴一款白茶,同样有挂杯香的说法。

茶圈内,挂杯香也叫杯底香、挂壁香。

为了分辨白茶的杯底香,喝茶之前,建议选对适合的品茗杯。

茶杯选窄口一些的,更利于聚香。

当你喝完杯中的茶水后,举起茶杯,凑近杯底去闻。

附着在茶⁦杯内壁的丝丝茶香,能轻盈扬起。

不过,为了确保喝茶卫生,闻杯底香时最好别用公道杯。

毕竟,公道杯是盛放茶水的公用物品。

相当于餐桌上的公筷母匙,多人喝茶场合下用公杯闻香,并不卫生。

《7》

六、叶底闻冷香

盖碗泡白茶,可供闻香分辨的环节有很多。

除了闻干茶,闻盖香,闻挂杯香,还可以闻叶底香。

连续冲泡多次,将一泡白᠎茶彻底泡淡后,进入看叶底这个环节。

优质白茶的叶底,要求软亮、鲜活、有弹性。

泡开的叶片表面,带有光润感。

用手轻捏叶片,能感受到叶片的柔软弹性,不是那种软趴趴的,一捏就彻底软烂的状态。

即便一泡茶被泡了10次、12次左右,绝大多数的茶味物质已经被消耗。

此时的叶底内,依旧能保留舒适的冷香。

凑近闻,茶香气息纯粹,没有任何杂味。

认真分辨起来,白茶叶底内保留的香气,以天然植物本味为主。

虽然闻起来,香气并非浓墨重彩,但这些恬淡的叶底冷香,别有一番风情!

《8》

鉴赏白茶的完整香型变化,方法思路并不难。

​主要是,多闻茶香。

盖碗泡茶全过程里,分阶段在不同地方去闻香。

逐次冲泡,逐道细品,逐冲闻香。

闻香识好茶,能更好地看清一款茶的真面目。

真正的优质好茶,除了表面闻起来茶香舒适外,更擅长从“汤里寻香”。

当你在喝茶时会发现,香气与味道是交织交融在一起的。

细品起来,又香又鲜又滑又润,特别好喝。

连喝几杯茶汤后,细细回味。

除了回甘生津外,喉间还能浮现阵阵茶香。

回味寻香,这种唇齿盈香的体会,再美好不过。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新人买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什么价格‬的白茶才能放心收藏?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长期储存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参照这2个细节,选出好白茶

白茶国标只约束新白茶,管不了老白茶?所以老白茶是三不管地带?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